导语:阿里肯定不能够仅仅是一家goddamn retailer,准确说她是一个平台公司,是艘航母,其平台(大中台)就是为了让前台业务自顾自翱翔,然后航母在后面不停奶他们。
首先对于一个复合业务的巨无霸公司而言, 在股东层面去解锁价值是个世纪难题; 比如百度的估值倍数为啥就不如寒武纪那么让人愤怒, 因为后者100%是在芯片/AI领域的, 而百度只有一部分是在AI/ChatGPT的辐射范围内。
虽然我们在估值的时候, 对大型控股集团, 常识是会用各业务分部加总法( sum-of-the-parts valuation) 。
但在市场行云流觞的时候对其不停调整预期与动态估值, 无非也就大体上感受一下市盈多少啊云云, 很整体也很粗糙, 而不同业务之间彼此拖累很藕断丝连。
阿里巴巴(BABA.US)也一样, 我经常开玩笑就是阿里肯定被低估, 因为阿里只有一块业务是芒格嘴巴里所说的goddamn retailer, 那么阿里云呢? 大文娱呢? 蚂蚁呢? 菜鸟呢?
阿里肯定不能够仅仅是一家goddamn retailer, 准确说她是一个平台公司, 是艘航母, 其平台( 大中台) 就是为了让前台业务自顾自翱翔, 然后航母在后面不停奶他们。
阿里曾经是大中台, 小前台; 而未来的思路应该是做强前台—— 大中台+快中台+ 强前台。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这次变革应该是阿里历史上最彻底最颠覆的一次, 一个集团=六大业务集团+N家业务公司。
六大业务集团是阿里云智能、 淘宝天猫商业、 本地生活、 菜鸟、 国际数字商业、 大文娱。
而且你看业务划分的边界就知道, 所有六个业务集团在各自领域几乎都是标杆与旗帜, 都保有独立上市的可能, 甚至这里都不用去算看起来是“ 股权投资” 的蚂蚁。
至于不同业务的估值方法, 由于时间关系, 我这里引用一下国金证券之前的一篇研报, 曾经将给阿里巴巴业务的分部估值做了如下梳理( 注意数字已经过时, 但就是看一个估值方法与逻辑) :
1. 核心商业交易市场( 淘宝天猫+国内批发) : 业务具备较强竞争力, 盈利能力较为成熟, 是公司现金牛, 因此采用EV/经调整EBITA进行估值。
预计FY2020核心商业交易市场经调整EBITA同比+20%, 给予FY2020E 20x估值, 得到估值38781亿元。
2. 新零售: 主要包括盒马、 银泰等, 业务处于培育期, 采用EV/Sales, 并参考高鑫零售、 永辉超市等估值, 给予1x EV/Sales, 得到估值842亿元。
3. Lazada( 国际数字商业) : 培育期国际零售, 根据公司最新投资得到持股估值377亿元。
4. 本地生活( 饿了么+口碑) : 投入期业务, 参考竞争对手美团估值, 给予4x EV/Sales, 得到估值1011亿元。
5. 菜鸟: 投入期业务, 根据公司最新投资得到阿里持股估值1223亿元。
6. 阿里云: 云计算行业高成长, 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参考云计算行业估值水平, 给予7x EV/Sales, 得到估值2836亿元。
7. 优酷&创新业务: 优酷为公司生态协同业务, 根据公司最新投资得到估值435亿元; 创新业务处于培育期, 参考竞争对手( Slack、 Zoom等) 估值给予2x EV/Sales, 得到估值118亿元。
8. 重要投资: 蚂蚁金服、 阿里健康、 阿里影业、 苏宁易购、 高鑫零售等, 按照最新一期融资和上市公司最新市值得到持有所有权部分的估值。
凭常识也知道如此使用分部式的SOTP估值方法, 阿里巴巴的内在价值( 实际应该等于以上各个板块价值总和) 会比现在市场给他的对价—— 市值要高出几个头。
目前阿里作为一家集团目前市值大概是拼多多两倍, 但我认为实际上阿里巴巴仅仅电商业务的价值就应该可以至少抵得1-2个拼多多的估值水平。
当然, 市场给了阿里一个硕大的 conglomerate discount ( 集团公司估值折扣) 。
比如阿里云, 很早之前给到的估值就是千亿美元以上。 早在2020年, 上半年阿里云营收245亿, 然后高盛、 摩根大通就直接给了1200亿美元的估值。 当然202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估值高点, 现在肯定要打折。
但多年后业务一直在成长、 膨胀的阿里云, 打个折能有个600亿美元不过分吧? —— 而阿里现在全部市值只有2200亿。
还有全球最大二手交易平台闲鱼, 还有全球最大企业通信平台钉钉, 还有蚂蚁的股权投资。 如果未来闲鱼、 盒马、 钉钉、 阿里云, 这些长大了的小都能单独上市, 阿里集团本身的价值解锁想象空间, 无远弗届。
阿里原来是怎么算都低估, 但市场就是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将其价值解锁, 眉头紧锁, 氤氲缭绕, 云山雾罩。 conglomerate discount 给得超大个。 而这个时候管理层送来了温暖。
而更重要的是, 除了资本市场的想象力, 各个业务板块独立运行之后, 本身也获得了更大的战略灵活性, 能根据各自需要响应市场变化和需求, 发展的空间与想象力直接升维突破。
我很欢迎这种把一个面团做成一碗碗面汤的做法。 回顾之前的组织架构变化, 我基本的判断是无论业务做得有多大, 阿里仍然是流动的、 不僵化的、 善于应对的、 可以变形的。
你别看他七年变形20下, 但除了淘系以外其他盘子也一直在膨胀, 作为一个年活跃买家数超13亿、 GMV超8万亿生态体, 还能折腾还能变形金刚, 我认为是个大利好, 股价也先别扯别的来个涨停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