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津港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天津港(600717)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对经济发展形成的严重冲击,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各项工作持续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2022年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4.43亿吨,较上年增长0.17%,完成年度预算4.49亿吨的98.67%。收入实现108.22亿元,较上年下降25.20%,完成年度预算110亿元的98.38%;利润总额14.93亿元,较上年下降17.49%,完成年度预算16.70亿元的89.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40亿元,较上年下降23.90%。
1.夯基垒台固根基,齐抓共管安环工作筑防线
压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防线。持续强化“三基”,层层压实安全管理责任。扎实推进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开展多层级、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全面提升各级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素质能力。深化“四查”联动机制,打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推动安全生产领域科技创新。
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项目,不断创新装卸设备,优化作业工艺。积极推进环保管理体系建设,融汇绿色港口等级评价理念。建成天津港能源管控平台系统,能源全过程管控能力显著提升。积极推动岸电建设全覆盖,全力推广岸电使用,做到岸电应接尽接。
2.攻坚克难拼市场,全力以赴抢抓生产稳增长
深化“四千行动”(即: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倾听千言万语,服务千家万户),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紧盯重点开发区域,实施多层级立体化营销方式。持续深化港航合作,巩固与大型班轮公司战略合作。持续优化升级个性化、标准化、便捷化的港航服务产品,树立港航服务新标杆。全面发挥环渤海港口群优势,进一步优化环渤海内支线航线。
持续优化生产布局,着力打造高效便捷港口。不断完善柔性港口建设方案,切实发挥港口生产资源潜力,进一步拓宽生产组织格局和市场发展空间。优化口岸服务环境,着力提升港口服务品质。深化口岸共建,开展集装箱业务受理中心窗口服务水平再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服务窗口数字化建设。强化客服功能,锻造“四千热线”服务品牌,全方位输出贴心服务。
3.科技创新见实效,数字赋能智慧港口新动力(300152)
抓好关键信息化项目,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努力打造新一代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梳理能源管控架构,建设天津港能源管控平台系统。持续发力设备自动化改造,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加快推动集装箱设备自动化改造。积极推动门座式起重机自动化改造,助力传统设备革新升级。全力推动做好连续设备作业线全流程改造提升,全面提高散货作业自动化水平。
4.精益运营优管理,全面提升治理质效促发展
加强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流程,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全面评审现存制度适应性,推进制度的“废改立”工作。提升上市公司治理,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荣誉称号。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稳妥推进内控风控管理工作,开展主要风险重新识别评价及管控。加强财务管控力度,多角度、全方位加强成本管控。
不断优化股权管理,强化投资企业管控,优化“三会”管理,提升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管理水平。
5.初心如磐筑根魂,凝心聚力开创党建新局面坚持以政治建设为根本,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思想建设为引领,推动学思践悟新思想走深走实。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石,推进“融入式”党建工程取得新成效。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推进执纪监督向纵深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从事的港口行业属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与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从世界整体经济形势上看,国际政治经济错综复杂,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经济变化与市场波动跌宕起伏,全球经济增速因受多重负面冲击而整体处于下降态势。从航运市场来看,整体航运市场呈现快速降温的趋势,表明外需继续凸显疲软态势,港口集装箱进出口量亦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就我国而言,报告期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背靠国家新设立的雄安新区,是京津冀的海上门户,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重要节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近年一直居于我国港口前列。公司作为天津港装卸物流产业运营主体,是集货物装卸、港口物流及其它相关港口服务为一体的大型港口综合服务商。公司积极适应外部政策、环境变化,抢抓“一带一路”、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特别是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提出“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殷切嘱托以来,天津港再次迎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企业经营质量效益实现新提升,全面深化改革迸发新活力,向市场和社会交出满意答卷。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前身为天津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是1992年由天津港务局独家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6月14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公司业务主要包括装卸、销售、物流和港口综合配套服务等。公司主要货类包括散杂货、集装箱等。
公司经营范围:商品储存;中转联运、汽车运输;装卸搬运;集装箱搬运、拆装箱及相关业务;货运代理;劳务服务;商业及各类物资的批发、零售;经济信息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自有房屋、货场、机械、设备的租赁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业绩主要驱动因素:一是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国际贸易形势对港口行业和公司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二是国家相关行业政策调整对公司经营产生直接影响。三是腹地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公司各类货源的业务量。四是公司港口等级、泊位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直接决定着公司货源招揽和作业能力。五是港口智慧化水平对码头作业效率和人力成本产生深远影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优越的地理区位
天津港位于京津城市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与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是世界级人工深港,是连接东北亚和辐射中西亚的纽带。
2.广阔的腹地面积
天津港对内辐射力强,背靠雄安新区,辐射东北、华北、西北等内陆腹地。腹地经济的发展对公司的业务提供了支撑,腹地经济的发展潜力为公司未来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
3.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带一路”建设、雄安新区建设、国家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重大战略的实施、天津自贸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全面开发开放,为公司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独特的经营优势
天津港是世界级人工深水港,拥有可同时满足四艘船舶双向进出港的复式航道,30万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港口。天津港是综合性港口,港口功能齐全,拥有多个先进的集装箱、散杂货等现代化、专业化码头。公司围绕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为客户提供高端高质的增值服务,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与产品服务类型,在集装箱和滚装汽车等业务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面对经济形势、行业环境、安全生产和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公司坚持港口转型升级、企业提质增效不动摇,在智慧港口、枢纽港口、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上持续用力,在服务国家战略和转型升级中谋求新的突破,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2年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4.43亿吨,较上年增长0.17%,完成年度预算4.49亿吨的98.67%。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983万TEU,较上年下降1.83%,完成年度预算2,040万TEU的97.20%。
2022年公司收入实现108.22亿元,较同期下降25.20%,完成年度预算110亿元的98.38%;利润总额14.93亿元,较同期下降17.49%,完成年度预算16.70亿元的89.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0亿元,较同期下降23.90%。
六、可能面对的风险
1.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从事的港口行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整个行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宏观经济形势对本公司的经营业绩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港口货物吞吐量与辐射服务的腹地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腹地经济增长速度、贸易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等都会对公司业务产生重要影响。
2.国家产业政策变动风险
港口运输作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行业,长期以来受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公司也由此获得了快速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国家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及相应法律法规整体调整,将会对公司经营带来较大影响。
3.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的竞争风险
从全球经济、贸易及航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集装箱海运正在向船舶大型化、经营联盟化和运输干线化方向发展,因此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作用就显得日益重要。
公司所处的环渤海港口群,各主要竞争港口发展势头均较为迅猛,积极扩建产能,使得该地区枢纽港地位竞争激烈。
面对经济形势、政策环境、行业竞争等外部环境变化,公司将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紧密结合北方国际(000065)航运核心区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信息化建设,强化天津港集装箱干线枢纽港地位,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七、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3年,全球经济发展异常严峻复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需要深刻把握国际格局“变乱交织”之势,深刻把握国内经济“稳中求进”之势,深刻把握行业演变“转型升级”之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随着《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各地将把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诸多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将会逐步推出,各项政策效果也将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也为港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作为天津港装卸物流业务的运营主体,核心竞争力凸显。公司将大力发展港口装卸业务,坚持市场与功能开发并举,做强做精做优主业,形成装卸物流业务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公司将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政策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科学分析形势,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公司将深入推进资源整合,提升资本运作能力,持续深化精细管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加大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提升盈利水平,努力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为全体股东创造价值。
(三)经营计划
2023年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4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2,008万TEU。预计实现营业收入92.00亿元,利润总额15.80亿元。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6.16亿元。上述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投资者对此需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公司将全力以赴抓重点、拓市场、优服务、增效益,深化“四千行动”,提升文明生产水平,持续提高作业效率;不断优化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扎实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奋发有为、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推动天津港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夯实安全基础,多措并举扎实抓好安全工作
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大现场安全管控力度,规范作业现场秩序。推进隐患治理,加大隐患问题整治力度。推进科技兴安,持续优化完善本质安全综合管控平台功能。
2.深化“四千行动”,践行“五个提升”
巩固“市场年”“四千行动”成果,持续扩大“四千行动”影响力。提升“四千行动”策划水平,提升“四千行动”闭环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市场机会挖掘能力,提升“四千数据”管理力度。
3.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提升生产组织能力
统筹全港生产,提升生产能力。加强资源整合共享,推进柔性港口、敏捷码头建设,充分发挥资源效能。强化考核激励,发挥效率品牌引领作用。紧盯生产关键指标,夯实“津港效率”品牌。
4.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智慧港口建设取得新突破
加快推动港口数字化转型。加快设备自动化改造和工艺提升,继续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港口深入融合,进一步加快自动化码头建设进程。
5.紧盯“双碳”目标,全力推动低碳绿色发展
深入推进股份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推进环保科技项目探索应用。科学有序推进双碳体系建设和能源绿色升级。加快推进港口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推动能源管理信息化提升。紧盯装备制造前沿科技,加大新能源设备推广应用。
6.强化党的领导,政治引领筑牢优势
聚焦党的领导,进一步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建设。聚焦六大行动,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水平。聚焦问题导向,进一步发挥党建考核指挥棒作用。聚焦能力提升,进一步打造高素质党建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