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傲慢的保时捷,正在失去中国车主

来源:鳌头财经 2023-02-06 16:4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傲慢的保时捷,正在失去中国车主)

作者丨李琳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售价百万的豪华汽车,不到两折的价格就能买到?这个问题如果要保时捷来回答,其答案可能是“乌龙”。

近日,保时捷再度成为某社交平台热门话题。起因是某主播晒出自己购买保时捷的订单,原来起售价接近百万的保时捷轿跑Panamera,该主播在保时捷小程序上仅以订金911元,月首付低至3万元,总价12.4万元的价格拿下。此后,有更多消费者进行了下单。

据了解,Panamera是保时捷推出的豪华轿车,其凭借独特的溜背轿跑造型,和突出的驾驶性能,深受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喜欢,市场指导价为99.8万-250.1万元。

登上热搜后,保时捷中国向媒体证实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并回复称,该车辆的实际库存仅一台,首单用户购买后,后续下单的用户会自动判定为无效订单,将于48小时内退还押金。

不过,事件到此并没有平息,反而进一步发酵。网友纷纷评论,“契约精神呢?”。当然也有网友猜测,这是保时捷自导自演的一场营销事件,“花了100多万,达到了花几亿元广告费的效果”。

事实真相或许还有待时间给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的2022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销售8年来首次出现了下滑。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共交付新车93286辆,较去年的95671辆,减少2385辆,下滑幅度为2%。

另据保时捷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保时捷在全球销售30.99万辆,同比增长3%。从地区销售情况看,德国及除德国外的欧洲市场,销量29512和62685辆,同比分别增长3%和7%,其他海外市场及新兴市场销量为45141辆,同比增长13%,美国销售为79260,同比增长为零。

也就是说,中国作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其销售地区中唯一销量下滑的市场。

从销售数据来看,作为曾颇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保时捷汽车,正在被消费者远离。原因或在于以傲慢的态度,不断忽视消费者需求。

2022年上半年,保时捷因“减配门”事件在中国市场被广大车主、行业分析人士维权和炮轰。部分车主购买时车辆标配的电动转向柱,到提车时被销售人员告知变成了手动调节转向柱,后续会免费补装。但最后,先是免费补装取消,换成2300+11500代金券,而后仅有2300代金券。

方案中无论是补偿方式,还是补偿额度,都较单独补装电子转向柱的3万元费用相比,差距太大,且对车主关心的问题回复缓慢,以至于引发大量车主维权。也受到官方媒体的批评。认证为人民网网络评论部官方微博的账号“人民网评”发文指出,保时捷解决问题缺乏诚意,“提车时单方面变更协议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如今,保时捷再度因“乌龙”价格引发广大消费者热议。不仅如此,保时捷对外宣称首单用户的订单有效之后,遭到了首单用户的公开炮轰。该用户称其已经退订,并炮轰保时捷的对外宣传“有美化自己品牌的嫌疑”。

不难看出,尽管中国市场作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保时捷还没有完全站在用户的角度,去优化和提升用户消费体验。如果保时捷不能及时调整,重新确立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那么,在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纷纷发力高端汽车的背景下,保时捷或将被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主抛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人民网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