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一季度合计净利润同比增长9.17% 沪市建筑公司业绩稳中有进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一季度合计净利润同比增长9.17% 沪市建筑公司业绩稳中有进)

2021年和刚刚结束的2022年一季度,受益于行业政策和经济形势,沪市建筑企业在年度业绩和经营数据上有不俗表现,同时,龙头企业在带动国民经济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统计,2021年,沪市建筑企业总体实现了营收利润双增长,合计营收7.68万亿元、净利润1774.8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593.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2%、5.53%、11.36%,营收和利润均占两市合计的九成以上。超八成实现盈利,近六成实现净利润增长。

2022年一季度,沪市建筑企业,乘着政策的东风顺利实现 “开门红”,合计营收1.86万亿元、净利润457.81亿元、扣非后净利润433.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12.46%、9.17%、7.41%。近八成公司盈利,近六成实现净利润增长。

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

目前,沪市聚集了一大批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中,建筑国企在行业中发挥了引领增长的带头作用。数据显示,2021年,沪市27家建筑国企合计实现营收7.04万亿元、净利润1725.9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556.33亿元,占沪市建筑行业合计金额分别达92%、97%、98%。2022年一季度,沪市建筑国企合计实现营收1.75万亿元、净利润430.07亿元、扣非后净利润403.38亿元,占沪市建筑行业合计金额分别达94%、94%、93%。其中,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的年度营收规模均突破万亿,净利润规模均突破200亿,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

稳定的业绩增长背后,充裕的在手及新签订单为沪市建筑企业提供持续动力。根据公司刚刚出炉的年报不完全统计,沪市十余家建筑央企2021年末在手订单合计达23.6万亿元,其中中国建筑突破6万亿,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突破4万亿。近日,在中国中铁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秘何文也向投资者表示,“公司2021年末在手订单45453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22%。在手订单余额占收入比例较高,约为2021年营业收入的4倍。

在新签订单方面,在政策端的大力推进下,沪市建筑企业也表现亮眼。根据统计,已披露一季度经营数据的沪市建筑央企新签订单金额合计达3.3万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中国化学一季度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达到90.5%。具体看企业新签合同的领域,也直接印证了政策加速发力。

公告显示,中国建筑一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近9,000亿元,成功推动广西从江-融安-荔浦公路(融安经永福至阳朔段)PPP项目等多个“百亿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落地。中国铁建一季度房建工程新签订单同比增长41.57%,主要来自公司在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对旧城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机遇的把握。中国交建一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再创新高,并已完成年度订单任务的30%,其中港口建设、道路与桥梁建设、基建设计业务等交通建设领域订单数均实现增长。中国能建也表示,公司主动融入和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加快优化区域布局,在贵州、大湾区等项目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带头服务国家战略

建筑企业的龙头效应突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双碳战略上亦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例如,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21年,沪市建筑企业发力重点区域,在投资金额和建设项目上都取得突破。

其中,中国中铁围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主动发力,高水平建成一大批重点工程;全面对接城市群、都市圈等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川渝经济圈、长三角区域、长江经济带累计中标 21,474亿元。

2021年,公司在长三角区域完成投资 105.9 亿元,长江中游区域完成投资 92.57 亿元,山东半岛区域完成投资86.81 亿元,京津冀区域完成投资 68.16 亿元,珠三角区域完成投资 15.25 亿元,投资占比分别为 24.45%、15.9%、13.9%、13.03%、10.23%、2.29%。

据介绍,中国交建在京津冀、雄安新区、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深耕发力,海河柳林“设计之都”核心区综合开发、雄安科创城、金华中央创新区南区综合开发、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创多项“第一”。贯彻新时代治疆治藏治边方略,乌尉高速等重大工程顺利推进,在川藏铁路市场连续5次中标,总合同额达200亿元。

此外,2021年,沪市建筑企业主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为建筑行业的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贡献力量。例如,中国能建投资建设的广西崇左2000MW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将于2022年底前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总装机规模200万千瓦,包含风电、光伏和配套建设的电化学储能等综合能源项目,总投资约117亿元,是中国能建打造的国家首个能源种类最齐全的“风光水火储”能源基地的重要子项。

中国中冶则在“以氢代碳”技术上不断探索,助力钢铁工业发展低碳、甚至“零碳”经济。2021年5月,中国中冶旗下中冶京诚承担的河钢宣钢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全球率先总体设计建设富氢气体直接还原示范工程,项目将协同区域间氢能产业链集群化发展,项目投用后将实现中国首台套氢冶金装备的国产化率达到60%以上,是全世界“氢冶金”从实验室走向实体工厂的第一步。项目将用氢能源代替传统的碳能源,实现降低炼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达70%以上。

稳发展之际流动性仍偏紧

值得注意的是,在稳定发展的同时,一些建筑业公司也提出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回款难问题持续存在。2021年末,沪市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和应收账款规模合计达到2.67万亿元,占总资产比重达到36.7%,六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一些公司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措施支持其融资需求,同时加速经营回款。

另外,自2020年境内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起步以来,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一直被视为盘活存量资产、降低债务风险、构建基建行业良性投资循环的良好探索。实践中,沪市建筑央企也有不少已经试水了REITs或类REITs产品。一些公司呼吁,希望适度放宽基建REITS的基础资产范围和发行条件,推动REITs盘活存量资产,加大社会资金支持基建投资的力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化学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