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观察】国产碳纤维景气度攀升!中简科技(300777.SZ)再获21.69亿元大单!

来源:财华社 作者:瓶子 2022-03-16 15:28: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3月14日,国内碳纤维供应商——中简科技(300777.SZ)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客户A签订《产品订货合同》,合同标的为碳纤维、碳纤维织物;合同金额为21.69亿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收的556.94%,合同履行期限为2022年至2023年。一单生意抵得上过去全年营收的五倍,如此大订单,自然引发市场热议。3月15日,中简科技股价高开高走,一度上涨11.25%,后震荡回落,收盘涨幅为3.44%,报收56.91元/股,市值为227.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2月14日以来,该股一路上扬,迄今累计涨幅25%。

(原标题:【观察】国产碳纤维景气度攀升!中简科技(300777.SZ)再获21.69亿元大单!)

3月14日,国内碳纤维供应商——中简科技(300777.SZ)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客户A签订《产品订货合同》,合同标的为碳纤维、碳纤维织物;合同金额为21.69亿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收的556.94%,合同履行期限为2022年至2023年。一单生意抵得上过去全年营收的五倍,如此大订单,自然引发市场热议。

3月15日,中简科技股价高开高走,一度上涨11.25%,后震荡回落,收盘涨幅为3.44%,报收56.91元/股,市值为227.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2月14日以来,该股一路上扬,迄今累计涨幅25%。

01率获大单,锁定高成长

公开资料显示,中简科技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核心的碳纤维供应商,主要产品为碳纤维及其织物。

事实上,客户A是中简科技第一大客户,2016-2020年中简科技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公司总营收比重分别为62.93%、77.38%、90.91%、76.06%、87%。

2021年7月14日,中简科技又与客户A签订6.36亿元的碳纤维及其织物的重大销售合同,相于当于2020年营业收入的163.40%,约定执行期限为2021至2022年。该订单的签订为公司的营收、业绩高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简科技表示,长期以来,公司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在我国航空航天高端领域应用良好,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并带来了较好的示范效应。此次订货合同的签订,将对公司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

碳纤维是航空航天必备的战略新兴材料。信达证券分析师指出,在航空航天装备生产过程中,一旦型号确定,因航空航天型号装备使用周期较长,所用原材料不会轻易更改,再加上我国航空航天行业高度集中,相应的企业客户集中、粘性较高。

因此,验证过程越早,就越能越早进入高性能碳纤维市场,越能先接到订单,以收入弥补前期巨大投入,扭亏为盈,维持高研发投入,强化技术优势,不断研制更高性能的碳纤维产品,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形成企业运营正循环。

信达证券表示,中简科技合同订单迎爆发式增长充分反映了产业链整体景气度持续爬坡向上,随着航空航天装备升级换代,高性能碳纤维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同时,中简科技锁定大客户,成长预期确定性增强。

02专注高性能碳纤维,业绩稳增

得益于系列核心产品稳定供货,近些年,中简科技营收、净利润均实现稳步增长。

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分别实现营收2.13亿元、2.34亿元、3.9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1亿元、1.37亿元、2.32亿元;销售毛利率分别约为79.61%、82.35%、83.89%。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亿元,同比增长15.43%;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10.29%。

从收入结构来看,碳纤维作为中简科技的主要产品,随着ZT7系列产品批量稳定应用,占营收比重不断提高;2021年上半年年,碳纤维收入贡献比重达77.58%,碳纤维织物收入贡献比重为22.4%;碳纤维毛利率为78.22%,碳纤维织物毛利率为81.28%。

从技术层面来看,中简科技在高性能碳纤维研发、生产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储备。以ZT7系列为例,中简科技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了ZT7稳定供应的碳纤维企业,且成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ZT7系列碳纤维产品的批量稳定供应商。

当下碳纤维行业主要参考日本东丽的牌号进行力学性能分类,一般情况下,T数越高代表碳纤维等级越高,产品品质越好。

公司的ZT7系列属于高强型碳纤维,在技术质量和工程化生产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同时,从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短梁剪切强度等指标均要优于东丽T700S级碳纤维。

从生产线铺设也能看出中简科技的聚焦高端碳纤维的技术优势。中简科技拥有百吨级高性能碳纤维柔性生产线,20吨级石墨纤维生产线,年产1000吨(12K)的碳纤维柔性化生产线。同时具备高强型ZT7系列、ZT8系列(T800级)、ZT9系列(T1000/T1100级)碳纤维和高模型ZM40J(M40J级)石墨纤维工程产业化能力。

就碳纤维下游应用市场而言,前景广阔。

碳纤维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光伏和氢能源等领域,其中航空航天占比最高。

根据公开的碳纤维市场报告资料显示,2020年全球碳纤维的市场需求量为10.69万吨;预计到2025年,需求量将达到20万吨,年复合增长为13.35%。而中简科技主攻的航空航天级碳纤维2020年全球总需求1.65万吨,预计到2025年的需求将达到2.63万吨,年复合增长为9.86%。

需要指出的是,得益于其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制造业的长期积累,全球碳纤维产能集中于美、日、匈等国家。中国的碳纤维对外依存度较高,2020年中国的碳纤维进口量约占总需求的62%。

德邦证券显示,当前我国先进战机无论是绝对量还是在服役战机中的占比都远低于世界军事强国,未来几年采购量有望持续增加。考虑到碳纤维复材在军机结构轻量化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碳纤维复材应用比例将逐步提升,我国第四代战机复合材料占比已达20%。伴随着特种航空装备的快速发展,高端碳纤维生产企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为应对市场需求爆发,2021年8月,公司公告披露拟募集不超过20亿元,用于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产品项目。

结语

技术高端、产能高端、客户高端是中简科技的特色,也是其在碳纤维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简科技还于2020年11月入选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高端碳纤维需求空间大,而国内碳纤维企业掌握高端碳纤维产业化技术的不多,这为中简科技赢得先发优势。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高性能碳纤维龙头,公司有望受益行业高增长的红利。

作者  瓶子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简科技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