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聚焦干细胞力促专精特新!蓝光董事局主席杨铿两会带来这些思考

来源:投资时报 2022-03-09 16:0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聚焦干细胞力促专精特新!蓝光董事局主席杨铿两会带来这些思考)

杨铿建议成立国家级、服务于干细胞全产业链的促进平台,解决核心“专利技术池”,着力于关键技术攻关和上中下游产业转化,有效促进干细胞产业链发展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

《投资时报》记者  李浥尘

干细胞产业在我国“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都是国家发展战略,也是医疗科技发展的必然方向。但由于干细胞产业生命周期长、技术难度高,从整体上看我国干细胞产业还不成熟,行业内绝大多数为处于研发早期的中小企业,没有市场化/医疗级产品,产业闭环还未真正形成,急待政府及行业建立国家产业促进机制并推动应用转化。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即围绕干细胞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他建议成立一个国家级、服务于干细胞全产业链的促进平台,解决核心“专利技术池”问题,着力于关键技术攻关和上中下游行业产业转化,有效促进干细胞产业链发展。

与此同时,杨铿还围绕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机制展开建言。他建议,政府可大力从资金、服务、人才方面,提供相关配套措施,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促进中小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深耕于细分领域的公司,或将受益于此,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为真正产业化的“小巨人”。

大力推动干细胞应用转化

干细胞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别是采集与存储、新药研发和医疗应用,整个产业链具有市场化周期长、研发投入高、风险高等明显特征。而我国干细胞医疗技术在临床试验层面,从申请数量、制剂种类、适应症、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等维度来看,均同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同时由于干细胞产业涉及到审评机构、科研机构、企业、医疗机构、供应商、患者各方的深度参与和协同,基于行业发展及地缘等因素,行业内已经形成企业、机构或技术“孤岛”。

比如,虽然我国干细胞领域年均申请超过一千件专利,仅次于美国,但却有以下问题存在:分散分布在各种类的干细胞,还未形成产业性趋势;申请人仍然是高校和医疗科研机构为主,还未形成专利产业化;高校和科研机构申请专利的转化率极低,平均仅5%。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杨铿在大力推动干细胞应用转化、大力发展国家干细胞产业促进机制的建言中,具体提出了三条建议。

其一是重点突破干细胞产业中关键“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构建“专利技术池”。

在他看来,基于目前干细胞产业技术的分散性,单个企业较难独立突破研发的技术难点。这时,如果能由政府投入专项资金牵头建立国家级干细胞专利技术运营机构,对全国各公立高校、医疗科研机构涉及的干细胞行业的优质专利技术进行评估筛选,整合高技术价值专利有偿授权至专利运营机构构建“专利技术池”,形成国家级的专利技术共享平台,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干细胞产业化中企业面临的分散性技术难题。

“专利技术池”形成之后,意向合作企业可以通过初期低价有偿获得专利授权进行专利技术的实施,以此稳固自身核心技术、解决技术难题,并且避免企业和国家资源浪费、重复投入。最终,利用平台的力量实现企业的技术产业化。

同时,在企业实现产业化后,产业化的部分收益以“专利技术池”产生的销售提成形式反补平台,实现平台运营良性发展、产业化资金深度反补到教育和基础研究、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协同构建国家在干细胞行业中的全球技术壁垒的三赢局面。

杨铿的第二点建议是,建立行业标准形成机制,加快干细胞项目转化。

在建立并完善“专利技术池”的基础上,杨铿建议,国家级干细胞产业促进平台应加快引导产业链前中后各阶段行业标准的形成,将相关行业底层专利技术汇总并形成行业“金标准”,如干细胞采集标准、干细胞存储标准、干细胞临床应用标准等。

这是因为,行业标准的完善,可以帮助各阶段企业快速借鉴已成熟的行业经验,同时,行业“金标准”又能从合规性上保证全行业的合规和健康发展,使企业能够将资源用于提升核心技术,有效加速干细胞应用的转化。

他强调,平台通过共享开放及运营机制,能够帮助拥有不同创新技术的干细胞机构和企业优势互补,实现取长补短,联合创新,形成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杨铿提出的第三点建议是,跨部门联动,共同大力建设干细胞发展产业环境。

在他看来,干细胞企业要实现产业化,需要产业链上、中、下游资源的整合配合,如果放纵自由扎堆竞争,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因为资源不足、缺乏经验、重复投入等原因,无法成功推进产业化。

因此,应建立全行业内跨多个部门的联动机制。比如建立流程及机制,联合审评审批、终端应用、信息化建设、环保等多个部门,对现有干细胞企业项目进行评估,对优质项目产业化所需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甚至可以进一步建立一站式辅导和孵化平台,从而覆盖干细胞全产业链生命周期,向干细胞企业提供产业化所需的商务、资本、人力、政策等资源,帮助企业聚焦提升自身的技术含量,尽快抢占市场高地,加快全行业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跨部门联动过程中,杨铿同时建议,应建立好项目、资金、资源、审评的评价体系和多方有效沟通机制,最终加速干细胞项目的及时评估转化,做到资源合理配置。

创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机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通过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来推动核心技术及领域国产化替代,是中国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可行路径之一。

同时,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专精特新”也是实现国内产业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关键主体,是国家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杨铿建议,政府可大力从资金、服务、人才方面,提供相关配套措施,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促进中小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对于深耕于细分领域的公司而言,或将受益于此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为真正产业化的“小巨人”。

在杨铿看来,“专精特新”产业化长周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根据不同领域及产业的不同生命周期,制定不同的“专精特新”配套政策,是如今步入产业发展后半段赛程应该关注的重点。在国家政策框架已经初步搭建完成的前提下,如何细化政策以及在地区落地,将是促进“专精特新”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他建议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在“专精特新”领域同样存在。虽然近年来针对高新科技领域创新企业的股权融资发展迅速,但银行信贷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要通道;同时,由于“专精特新”分布不同产业领域,资本往往又难以自行跨行业流动。

杨铿建议由政府牵头建立地区性甚至全国性的、分领域的融资信息沟通平台,加强企业与资本的对接、最大限度促进创新和创业的热情,便于中小企业的上规、上市培育。甚至可以考虑对精选的优质企业开发“专精特新”专属金融产品定向培育,创造“放足好水、养好活鱼”的健康生态。

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杨铿的第二点建议是,配套相关产业化公共技术平台服务。

他指出,中小企业在产业化之中,资金和管理水平有限,如何搭建完整的产线、扩大产能,成为制约产业化的关键短板。他建议地方政府能够联合行业具有技术标杆作用的“专精特新”企业,统一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实现行业共享,以此减少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为中小企业的工业化赋能。更进一步看,公共技术平台服务也可以辐射到政策培训、创新管理、以及产品推广等多方面,尽快将中小企业的创新产业带入产业化进程。

第三点建议聚焦于完善“小巨人”的准入和准出机制。杨铿表示,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和优惠,是宝贵的社会资源,但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动态。因此,应当同步完善“小巨人”企业的准入和准出机制,并配套相匹配的复核周期和复核标准,对已经失去创新驱动的企业,以及已经实现良性发展并脱离中小企业范畴的大型企业,及时移除并切换至其他相关的匹配支持。其最终目的,是将关键的“专精特新”支持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企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总目标。

第四点建议在于完善未来“专精特新”人才培养机制。在杨铿看来,应注重“专精特新”、特别是国家急需领域的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引导高校、科研单位培育专项领域的人才。

“未来的产业人才一定是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建议政府建立以关键产业技术突破为目标的培养和评价机制,实现立体化、多元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发现人才、鼓励人才,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实现‘专精特新’领域人才和企业的厚积薄发。”杨铿表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