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底迎旺季30余城发券促消费复苏 A股食品饮料等板块逆势走高)
“消费升级”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随着国民收入增加,消费形态面临全面转型升级。民以食为天!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食品消费从“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消费者也更愿意选择购买健康且颜值高的食品。与此同时,随着疫情后的“宅家”习惯与消费升级带来的效应,消费者对餐饮开始重新认知,健康潮席卷全网,高颜值分享装火爆“零食圈”……传统夫妻店、菜市场等小店逐渐被形象更好、食品安全更有保障的连锁品牌所淘汰。各路品牌八仙过海大显神通,如西贝打造贾国龙工夫菜、喜茶推出喜小茶、肯德基推出速溶咖啡甚至螺蛳粉等等,消费者不仅有了更多选择权,饮食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食品消费正越来越多元化。
消费复苏态势未变 加强食品消费品领域标准化建设
近年来,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消费者行为和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消费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和亮点。尤其是疫情带来的收入减少使国内外消费者在购物时态度更审慎。有数据显示,63%的中国消费者在2020年控制或减少不必要的花费,节省开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2019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下降3.8%至27007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则增长2.9%至13713元。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397元,增长5.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2%;2020年底,我国人均单日食品消费达17.42元,较2016年增长23.46%,其中城镇人均日食品消费达21.68元,农村平均为12.29元。可以看出农村食品消费增长较城镇增速快,是未来食品消费的主力市场。
此外,在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疫情推动了更多线下客流转向线上渠道,宅家消费成为新常态 ,电商宅配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长。去年全球快消品线上渠道的销售额增长高达46%,轻烹即食、食品疗愈、宅家庆祝等新的场景正从生理和心理上全方位慰劳消费者的居家生活,而这些新场景也催生了消费者对新品的新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旺盛的需求和商家的优质供应,也带动消费市场不断走好。最近,统计局发布数据,可以看到各地区各部门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保供稳价和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稳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11月份,受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市场销售增速有所回落,但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零售增势较好。从累计看,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线上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消费市场延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9%,增速比10月份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收入由增长转为下降。但市场销售总体保持复苏态势。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4.4%,与上月基本持平。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7%,仍保持较快增长,两年平均增速与1-10月份持平。11月份,疫情等因素对市场销售产生一定冲击,但消费品市场总体复苏态势没有改变。随着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消费环境不断改善,促消费政策逐步显效,消费市场发展韧性将持续显现,国内消费潜力有望继续释放。
另外,国家层面也是在想方设法希望大家增加收入,继续发展经济促进消费升级,让居民花钱消费更加积极。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其中《规划》也明确,在食品消费品领域,要重点建设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及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等;加强农兽药残留、污染物、微生物等有毒有害限量指标及检测方法,食品添加剂使用限量、特殊人群膳食食品营养等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工作。加快构建以基础通用、产品质量分级检测方法、食品加工质量控制管理和追溯规范、中国特色风味食品和传统食品产品质量标准为主体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大研制弘扬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的食品质量标准力度,持续开展我国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评估,及时转化先进适用国际标准;加强消费品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完善消费品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消费品安全标准水平;加强消费品制造装备等原材料、消费品质量检测设备等标准研制,提升消费品高质量发展基础能力。
年底30余城发券促消费 食品消费股逆势上扬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随着岁末消费旺季的到来,临近元旦和春节,食品饮料等上市公司纷纷开启线上线下备货工作,各地也纷纷举办各种节会促销活动,以及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提振消费。据不完全统计,12月以来,全国已经有重庆、成都、合肥、郑州、南京等30多个城市发放消费券,发放的消费券主要集中在餐饮、购物、旅游等领域,目的则是促进疫情之后的消费复苏以及冲刺年底消费旺季。市场分析,对于政府发消费券的行为,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加杠杆,用财力向居民进行转移支付。这对于居民可支配能力的提升,都具有正面的意义。
信达证券研报表示,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大众食品板块、休闲食品等渠道库存消化,终端价格将会提升。展望22年,若原材料、能源等价格下跌,则调味品企业可获得较大利润弹性。速冻食品:餐饮连锁化趋势明显,未来餐饮端对于速冻半成品的需求将日益旺盛。预制菜行业高速发展,在服务消费者的同时很好地为商家降本增效。随着人力和租金成本的持续上涨,冷冻烘焙产品需求加速增长,渠道下沉和品类延伸均有空间。东方证券也认为,明年宏观经济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社区零售和餐饮等在有效疫情管控下,有望实现边际改善,支撑消费升级趋势,建议重点关注业绩增长、估值性价比和股权激励三条逻辑线的消费股。
二级市场方面,12月24日,沪深两市震荡走低,行业板块多数下跌,A股食品饮料消费板块却逆势上扬。截止午间,绝味食品(603517.CN)拉升涨停,科拓生物(300858.CN)涨超6%,味知香(605089.CN)涨约6%,洽洽食品(002557.CN)、煌上煌(002695.CN)、日辰股份(603755.CN)、青海春天(600381.CN)等盘中涨近5%,良品铺子(603719.CN)、安井食品(603345.CN)、三只松鼠(300783.CN)等纷纷逆势冲高跟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