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财华聚焦|新能源“战事”:哪些汽车电子概念股被机构看好?

来源:财华社 作者:许螣垚 2021-11-30 20:25: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上涨,其增长速度超出了业内预期,也在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中有所体现,锂矿、电池、原材料等细分领域的龙头股股价迭创新高,新能源行业上上下下几乎都炒了一遍。而被誉为“宁王”的宁德时代(300750.SZ)在近日又创了历史新高,总市值接近了1.6万亿。

(原标题:财华聚焦|新能源“战事”:哪些汽车电子概念股被机构看好?)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上涨,其增长速度超出了业内预期,也在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中有所体现,锂矿、电池、原材料等细分领域的龙头股股价迭创新高,新能源行业上上下下几乎都炒了一遍。而被誉为“宁王”的宁德时代(300750.SZ)在近日又创了历史新高,总市值接近了1.6万亿。

从资金流入情况来看,近两周(11月16日起)共有344只个股上榜龙虎榜,其中208股龙虎榜上出现了机构的身影。根据披露情况,机构资金近两周净买入龙虎榜个股合计49.63亿元,其中共有21股获机构资金净买入1亿元以上。

分行业来看,机构资金近期明显青睐电气设备、汽车、机械设备行业个股,分别净买入14亿元、12.1亿元、9.24亿元。细分领域中,机构更加青睐汽车关键零部件个股,净买入居前的包括保隆科技、巨一科技、泉峰汽车等。

分个股来看,自11月以来,汽车电子作为汽车零部件的细分领域(按申万2021版行业分类),在元宇宙个股疯涨的“掩护”下,汽车电子板块“悄悄”上涨:上声电子(688533.SH)、腾景科技(688195.SH)等多只股月内实现翻番。永贵电器(300351.SZ)、瑞可达(688800.SH)等股的涨幅亦大幅跑赢主要股指。

机构也流露出对汽车电子股的兴趣。据Wind统计,机构上周共调研了105只个股,有17只个股获得超过20家机构调研。从调研内容来看,汽车电子行业相关问题最受关注。

电动车牛市的下半场是智能化,且这个智能化已经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从刚刚结束的2021年广州车展看,智能化功能已成为汽车厂商关注的重点,智能化零配件成为汽车豪华化的重要抓手。

年内新能源汽车各细分领域的不断提升,为汽车电子板块中长期向上发展奠定基础,相关个股2022年盈利预期改善能否令相关板块成为2022年掘金“宝地”?

市场规模巨大

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正在重塑传统汽车产业链格局,汽车电子成为推动变革的核心要素。笔者在11月初的文章《国内的新能源厂商和特斯拉差距到底在哪?》中写道,“新能源车,硬件是载体,软件是灵魂。软硬结合,缺一不可”。

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特斯拉(TSLA.O)来说,在汽车电子、智能化系统这一领域就远远超过同行。按照博世(Bosch,德国工业企业,世界500强之一)提出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进化层级,特斯拉目前至少已经处于车载电脑阶段,而绝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现在还处于基础的从模块化到集成化阶段(见下图每阶段情况)。

按照目前新能源车的行业情况来看,汽车电子的发展还有广阔空间。

根据IDC,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驱动下,将在未来5年迎来强劲增长,2020至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36.1%,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约54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将由2020年的80.3%提升至2025年的90.9%。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9月单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量与零售量渗透率已经同时突破20%。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13%,较2020年5.8%的渗透率大幅度提升,带动一大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市值大涨。

“按照保守估计,明年(2022)年初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以达到20%,明年年底预计可以达到35%,远远超过原本的规划。”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11月19日的一次会议上这样判断。机构则预计到2030年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到4690亿美元。在巨大的产业规模面前,产业链条上的龙头公司将率先受益。

在节能减排、“双碳”目标的大环境下,汽车电动化对整个汽车电子产业链的重塑无疑是颠覆性的。新时期下,汽车“含硅量”显著提升,能源半导体逐步成为把握未来半导体发展的核心关键,“新能源+”对供应链的重构也给汽车电子带来了全方位的机会。

投资逻辑

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革命性”不仅仅体现在汽车的电动化,更在于智能化与网联化。

电动化的范畴下,主要体现在新能源汽车对功率半导体需求激增,单车价值量在传统燃油车单车约400美元提升了一倍左右。主要由于新能源车普遍采用高压电路,当电池输出高压时,需要频繁进行电压变化,因此在主传动/逆变器、车载充电器等领域,对IGBT、MOSFET等器件需求大幅增长。

智能化、网联化范畴下,新能源汽车对于信息的感知、处理与交互需求增强,体现在对于摄像头、传感器、激光雷达等需求激增,尤其在自动驾驶进入到相对高阶的L4/L5级别,超声波传感器和雷达模组的需求更是爆发时增长。

除半导体以外,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还会带来很多细分非半导体零部件需求的大幅增长,如逆变器中的薄膜电容器、车内高频高速传输数据线束等等。总而言之,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给汽车电子行业带来全方位机会。

有行业人士指出,电动化带来整车动力系统架构颠覆性革命,功率电子成为增速最高的细分市场,高功率器件需求带动第三代半导体快速增长。智能化带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革命,零部件智能化带动微控制芯片需求快速增长,自动驾驶相关的传感器和高性能计算芯片迎来创新发展机遇。

根据中信建投近日发布的2022年投资策略,该机构表示:

未来汽车将成为最大的智能终端,其产品与服务体系将共同组成一个新型的场景和商业模式,成为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从硬件层面看,整车电子电气相关价值量将大幅提升。新能源车BOM成本中,现阶段汽车电子(含电控电驱)合计占比20%,除电池以外最大,预计未来占比进一步提升。受益于本土新能源车品牌崛起、锂电池产业链向中国转移以及汽车供应链的国产化需求,功率半导体、车载摄像头、汽车连接器、动力电池结构件及FPC等相关厂商将深度受益。

投资机会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上涨,其增长速度超出了业内预期,也在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中有所体现,锂矿、电池、原材料等细分领域的龙头股股价迭创新高。

受个股估值快速拔高、机构落袋为安等因素影响,以锂电股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持续性上涨暂告一段落。另一边,汽车的电动智能化加速演绎,汽车零部件子板块随着下游景气度恢复,产能利用率回升,以及原材料、运费等成本下降,11月以来板块表现持续活跃。

11月29日,资金继续追捧汽车零部件股,合兴股份、中鼎股份(000887.SZ)、保隆科技(603197.SH)等10只股录得涨停。

汽车零部件子板块中最受市场关注的,无疑是能受益智能化趋势并迎来全方位发展机会的电动智能化转型标的。

下表为截至11月29日,笔者提取的汽车电子行业(申万行业分类2021版)个股数据,按持股机构家数降序排列如下,可以看到,行业平均市盈率为72.82倍,中位数市盈率为51.69倍;行业平均ROE为5.54%,中位数ROE为5.68%。持股机构家数前三名分别为:星宇股份(90家)、新泉股份(30家)、华阳集团(18家)。

当前电动智能车处于发展早期阶段,技术架构处于迭代进化阶段,汽车电子板块的表现是否具备基本面支撑?

以瑞可达、合兴股份、胜蓝股份3家连接器企业为例。今年前三季度,3家公司整体增速普遍较快,主要系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市场和消费电子连接器市场带来的增长。报告期内,3家公司的营收分别为6亿元、10.11亿元、9.4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93%、30%、61.62%。

在这轮汽车电子板块上涨中,上声电子的涨幅高居第一,却也是最不具备基本面的标的。进入11月,上市前半年股价毫无表现的上声电子突然开启大涨,期间累计涨幅一度达300%,连续出现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的情形。

此后,上声电子发布公告称,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上声电子的营收贡献是有限的。上声电子的产品主要为车载扬声器系统。根据公告(11月15日公告:2021-007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1-11-12):前三季度,公司供应产品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销售额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还不超过20%;功放产品贡献的收入不足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0%;客户特斯拉贡献的收入不足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

小结

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汽车电子前景广阔,占整车成本比重逐渐提高,而汽车电子作为实现整车功能控制的关键器件,潜在市场空间巨大。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与网联化将大幅提升相关半导体和非半导体零部件需求的大幅增长,给国产汽车电子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会。

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来看,国泰基金的基金经理林小聪近日表示:2022年值得挖掘的第一部分是整车环节,第二是零部件厂商,第三是汽车电子和汽车智能化。

“就汽车智能化相关的板块4、5年前就有被较多的探讨和研究,由于彼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比较低,没有足够的电动车体量来作为实现智能化的载体。”林小聪说,“现在已有足够的量支撑汽车智能化,带动汽车电子渗透率提升,如激光雷达、空气悬架等等。我们觉得可能会在2022年不断上调板块中很多公司的盈利预测。”

而目前按申万行业分类,在汽车电子领域,持股机构家数前三名分别为:星宇股份(90家)、新泉股份(30家)、华阳集团(18家)。

作者:许螣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鼎股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