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龙虎榜上找牛股:机构席位打出口碑 这些股票受追捧)
27日上午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68%,报收2911.62点,北上资金净流入逾60亿元,行业板块全线飘红。
分析人士表示,外部事件反复,压制近期指数走势,但A股已逐渐“脱敏”,反脆弱性不断增强。从8月6日沪指金针探底以来走势看,A股正回归自身逻辑。
在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看来,A股主要指数对外围利空逐渐脱敏有三大支撑因素:
首先,政策面持续“放大招”,已形成相当强的累积效应;
其次,A股拥有政策对冲下的强韧基本面;
最后,海外长期资金流入可期。
九鼎新材7月18日以来大涨逾3倍。类比之前东方通信,“相同的市场环境——乍暖还寒之际,领先大盘走出独立行情”,有先行指标意义。
同时,机构介入强势股,也引导了市场赚钱效应。27日上午,华北制药、和而泰、中航善达等近期有机构介入的股票再度纷纷大涨。
机构逞强龙虎榜
此前,有一些龙虎榜上频频出现机构席位的个股在次日都有不错表现,在市场中逐渐具备溢价口碑效应,引发追捧。近期这一口碑效应的典型代表,则是今年6月上市的新股卓胜微。
7月4日,卓胜微开板第二日机构开始大举买入。当日龙虎榜数据显示,有四家机构席位上榜,买入金额最大的有14715.97万元,最少的也有4989.11万元。在随后的7月9日、15日、16日,龙虎榜显示机构席位仍有买入动作。
7月4日卓胜微龙虎榜
7月4日以来,卓胜微沿着10日线震荡攀升,即使在8月初指数下杀过程中,仍保持独立走势。
类似的还有德赛电池。7月25日,该股收出第二个涨停板。龙虎榜显示,当日有两家机构买入,一家机构卖出,机构净买入约2900万元。7月26日两家机构买入,合计约5800万元。从7月25日以来,该股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7月25日德赛电池龙虎榜
“机构席位逐渐在龙虎榜上打出口碑,成为个股加分项。”北京某私募人士表示。
26日,机构席位再度现身龙虎榜。华北制药、和而泰、中航善达、国药一致等近期强势股均有机构席位介入。
具体看,26日龙虎榜数据显示,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机构买入华北制药6475.38万元,该股今日开盘不到一分钟就封住涨停板。
8月26日华北制药龙虎榜
和而泰26日有两家机构买入,分别为11515.16万元、6154.24万元。在8月16日,机构已开始买入该股,共计逾70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8月21日有19家机构投资者现场调研和而泰。27日中午收盘该股上涨6.81%。
8月26日和而泰龙虎榜
中航善达26日有三家机构买入。截至27日午间收盘,该股上涨6.44%。
机构化大势所趋
今年上半年,沪股通、深股通席位高调在龙虎榜上密集亮相。频繁的短线操作,引来市场上的“真假外资”之争。有观点指出,部分机构席位有可能是其他资金的马甲,“暴力追涨不是机构的惯有风格”。
对于机构席位真假,眼下虽然面临“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局面,但毋庸置疑的是,A股正在经历机构化、国际化的过程。
“随着A股近年不断开放以及本土机构投资者的发展,A股投资者结构正在逐步国际化、机构化。这也在逐步改变A股的表现特征,值得所有参与者重视。”中金公司指出。
据中金公司估算,总市值中个人投资者持股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28%下降到2018年的21%,而“自由流通市值”中个人投资者持股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72%下降到2018年的53%。从持股结构来看,A股的“散户化”程度已经明显下降。
同时,总市值中机构投资持股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11%上升到2018年的19%。“自由流通市值”中,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28%上升到2018年的48%。
其中,私募基金、保险、公募基金(剔除保险、社保、年金等持股)是持股最多的国内机构投资者类别,分别约占自由流通市值的9.2%、9.0%、6.3%。外资通过QFII和互联互通的持股占到自由流通市值的约6.7%。外资、私募基金是2015年以来最重要的增量资金。
2018年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发布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筹建工作持续推进。这被视为A股机构化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基于净值化的要求,未来银行的权益资产配置占比将会逐步提升,A股长期增量资金可观。这也有助提高A股机构化水平,优化A股投资者结构。
申万宏源策略研究指出,长期而言,当居民理财资产通过理财子公司机构化之后,公募基金的资金来源也将呈现机构化特征,资金的期限结构、专业化程度及理性程度有助降低市场波动率,实现A股投资者的机构化水平提升。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