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后减持的主要是三股东、四股东等小股东,并非董监高,这些小股东持股成本很低,而产业资本则更看重公司经营情况,公司预期变坏,或估值过高,才会考虑减持。
新三板市场三季度迎来限售股解禁潮。在融资愈发困难、流动性尚未改善的大环境下,大量解禁股票抛售潮来临对新三板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若干投资新三板市场的私募和券商新三板研究人士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均表达了对解禁潮冲击的担忧。
预期动力不足
或导致减持
记者整理数据发现,今年以来,新三板限售解禁股数量自2月份以来处于上升阶段,6月有所回落,但到了7、8月份便再度向上,两月解禁数量均达到90亿股以上,解禁股票市值总和超800亿元,超过一季度的706亿元和二季度的710亿元。具体来看,在总量上,今年至8月共解禁股票数为614亿股,总解禁市值为2233亿元,有研究人士表明,按照这个增长趋势,到今年下半年新三板市场限售解禁股数量超过800亿股,解禁市值将达到3500亿元以上。
安信证券诸海滨团队的研究数据显示,2015年9月后减持次数呈上扬趋势,而增持次数有所回落。今年9月面临178亿股限售股解禁的抛压,到年底有815亿股的限售股解禁,这将为市场进一步增加供给,9月份之后这一压力将逐渐减弱。限售股解禁给市场造成了抛售压力,如星立方、华索科技、食安科技等均在限售股解禁日当天及之后几个交易日出现明显下跌,以星立方为例,公司7月27日发布股票解除限售公告,本批次股票解除限售数量总额为89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3.78%,可转让日为8月1日,当天公司股价收盘大跌28.05%。
某华北大型券商新三板研究主管表示,解禁后减持的主要是三股东、四股东等小股东,并非董监高,这些小股东持股成本很低,而产业资本则更看重公司经营情况,公司预期变坏,或估值过高,才会考虑减持。
解禁潮在熊市中
表现更明显
北方某私募投资总监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最近新三板股票解禁带来的冲击明显,自己投资的某教育三板企业就遇到这个问题,中报显示其企业利润4000万,较同期翻了好几倍,最近刚刚解禁,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是一个老股东(某投资公司)在不断抛售,其拿票价格只有现在股票价格的十分之一,现在抛售已经赚了十几倍,再加上券商也未及时买入拉升股价,股价持续走低。如果这种基本面不错的企业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更别说大面积的解压会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了。
他同时表示,解禁后减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如果遇上好的市场环境,解禁并不会带来太多不良影响,如果遇到熊市,比如当前新三板交投低迷,如果大规模解禁,新三板指数可能持续走低。
新三板需鼓励增持
公募基金此时进场合理
某华北大型券商新三板研究主管指出,如今市场缺少像A股市场一样的公司股东增持制度,包括像A股大跌时的增持鼓励机制,去年7月在A股市场出现非理性下跌时,证监会针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和董监高需要增持公司股票稳定股价,做出了放宽增持的各项鼓励政策,A股这种制度上的灵活和成熟,也是新三板需要效仿的。“部分新三板企业大股东在股价有较大跌幅时,有增持的想法,但通常增持意味着延长解禁期限,给股东们带来困惑,所以如果新三板可以建立起自己的股东增持制度和鼓励机制,在面对解禁潮和市场信心不足时可以缓解阵痛,以防公司股价跌至非理性状态。”
对于增持问题,一家深圳创新层企业董秘告诉记者,除了鼓励政策外,企业最关心的还是增量资金在哪。有些新三板公司对于公司股价的态度基本是放弃,之前公司股东确实在其他股东减持影响股价时,做出增持动作,但是收效不大。“举个例子,在新三板市场股票供过于求时,卖出的影响远大于买入的影响,可能大股东增持100万股,股价涨0.8%,有股东卖100万股,股价可能会跌1.5%,大股东不可能一直增持下去,所以我们现在已经不把股价放在第一位,而是先搞好经营,静待进一步的政策鼓励和新进资金。”
北方某私募投资总监指出,如今确实是包括公募基金等长期资金进入的好时期,估值和股价受解禁影响逐渐探底,现在入场价位很低,有利于稳定市场正常值,但他认为,长期资金入场时间应在解禁高潮来临前,如果解禁潮之后进入,很可能市场会因过度悲观难再有起色。
该人士认为,当前市场信心不足和场外资金不敢进场,导致解禁潮来袭时市场担忧尤甚,但从股转系统近期密集发布的政策信息可以看出,相关举措正在进一步实施中,如今市场最需要解决的是时间成本问题,时间不等人,市场亟待进一步政策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