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公告简述 - 正文

光峰科技: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英文版)内容摘要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英文版))

本报告为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愿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英文版)》,对本报告的中英文版本理解上发生歧义时,以中文版本为准。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382,026.25元,同比增长3.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59,576.96元,同比下降147.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974,913.50元,同比下降3,948.6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127,372.68元,同比增长424.57%;基本每股收益-0.05元,同比下降150.00%;稀释每股收益-0.05元,同比下降150.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78%,同比下降2.35个百分点;研发投入总额63,015,830.26元,同比增长16.6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3.66%,同比增加1.52个百分点;总资产4,091,205,356.58元,较上年末下降3.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719,899,594.77元,较上年末下降0.74%。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833,766.07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714,707.83元;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83,124.94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收益596,598.66元;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本期期初至合并日被合并方的净利润185,274.09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50,461.54元;减:所得税影响额375,024.46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173,572.13元;合计2,615,336.54元。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变动原因包括: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本期收入结构变化导致毛利减少以及研发费用增加、出售Gabrielle股票及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小,本期收入结构变化导致毛利减少以及研发费用增加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主要由于本期汽车业务应收款项增加所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下降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所致。在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坚持“核心技术+核心器件+应用场景”的战略,保持对上游核心器件和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重点布局和拓展AR/AI、机器人、汽车光学等创新领域。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461百万元,同比增长3.67%,其中汽车光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8.78百万元,同比增长64.03%。自2025年初以来,公司获得了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的3个高质量定点,并持续获得赛力斯汽车投影巨幕系统的订单,用于AITO M8和M9车型。在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Auto Shanghai 2025)上,公司正式发布了“灵镜”智能汽车光学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整车任意投影和AI语音控制智能交互,开创了“车内全息投影+任意投影”的全新汽车光学模式,全面提升车辆的光学特性和用户体验。在2025年大阪世博会(Expo 2025)上,公司的产品成功应用于中国馆、柬埔寨馆和加蓬馆,近百台激光大型场地投影设备突破了物理展览的界限,实施了数十项光影呈现任务,利用技术更生动地展示了各国文化,展现了中国科技实力和品牌形象。公司始终关注激光行业的新兴应用场景,积极探索与技术结合的产品布局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和延伸激光技术的应用场景边界。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上,公司发布了行业首款分体式光纤激光引擎,实现了激光光机在技术、产品形态和应用场景方面的创新,具备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同时,公司还发布了一款体积仅为0.8cc的超小全彩AR光机解决方案,具有高性价比、低功耗和出色的显示效果,能够满足AR眼镜的轻量化要求。在香港春季电子展上,公司首次向行业发布了一款新的激光雕刻机产品,该激光雕刻机是公司在上游核心器件方面取得的突破,也是公司首次开发的工业领域创新产品。得益于精密激光加工技术,公司发布的激光雕刻机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确保产品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满足高精度制造要求,适用于创意制作、零部件加工、工业标刻等场景。本次展出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具有高度实用性,预计将应用于更多场景。公司将持续创新激光应用场景,拓展产品的应用边界。利润分析方面,非经常性损益在报告期内减少了41.3050百万元,主要由于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Gabrielle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高;业务方面,应海外客户需求,公司推迟了部分海外影院光源订单的发货,减少了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尽管汽车光学业务占比增加,但由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特点,汽车光学业务的毛利率低于影院和专用显示业务,因此公司业务结构处于转型阶段,整体毛利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费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了近9百万元。股东信息方面,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222户。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如下:深圳市光峰控股有限公司持股79,762,679股,占比17.37%;深圳市远视激光工业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4,139,500股,占比5.26%;南通海峡光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8,381,208股,占比4.00%;深圳市光峰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7,056,167股,占比3.71%;深圳市光峰红叶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3,601,344股,占比2.96%;深圳市光峰成业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0,394,846股,占比2.26%;深圳市金乐京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9,892,706股,占比2.15%;罗晓斌持股8,979,004股,占比1.95%;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475,665股,占比1.63%;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6,866,571股,占比1.50%。其他重要事项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无其他需要投资者关注的重要信息。季度财务报表方面,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4,091,205,356.58元,其中流动资产2,744,764,200.42元,非流动资产1,346,441,156.16元;总负债1,448,778,867.54元,其中流动负债1,069,665,011.60元,非流动负债379,113,855.94元;所有者权益2,642,426,489.04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719,899,594.77元,少数股东权益-77,473,105.73元。利润表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61,382,026.25元,营业总成本485,731,424.15元,营业成本345,083,519.38元,税金及附加2,757,883.51元,销售费用38,636,068.43元,管理费用35,880,897.77元,研发费用63,015,830.26元,财务费用357,224.80元,其他收益6,839,682.12元,投资收益-508,740.55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83,124.94元,信用减值损失3,317,736.65元,资产减值损失-12,280,962.90元,资产处置收益884,133.99元,营业利润-25,314,423.65元,营业外收入180,945.64元,营业外支出180,852.02元,利润总额-25,314,330.03元,所得税费用-950,840.50元,净利润-24,363,489.53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359,576.96元,少数股东损益-3,003,912.57元,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113,660.21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180,825.57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67,165.36元,综合收益总额-24,477,149.74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21,540,402.53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2,936,747.21元,基本每股收益-0.05元,稀释每股收益-0.05元。现金流量表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127,372.68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4,807,332.40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665,664.05元,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1,024,105.48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518,038,401.15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326,535,771.86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808,497,370.71元。特此公告。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2025年4月30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光峰科技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