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华泰: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关于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来源:巨灵信息 2020-11-16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关于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
    
    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
    
    审核问询函有关财务问题的专项回复
    
    大信备字【2020】第5-00060号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WUYIG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LLP.
    
    关于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审核问询函有关财务
    
    问题的专项回复
    
    大信备字【2020】第5-00060号
    
    上海证券交易所:
    
    贵所于2020年9月28日出具的上证科审(审核)[2020] 759号《关于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简称“审核问询函”)已收悉。作为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行人”或“公司”)的审计机构,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申报会计师”或“我们”)会同发行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本着勤勉尽责、诚实守信的原则,对贵所审核问询函中涉及申报会计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核查,现将有关问题回复如下:
    
    说明:1、除另有说明外,本回复报告中的简称或名词的释义与《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的含义相同。2、本回复中若出现总计数尾数与所列数值总和尾数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所致。
    
    问题2.关于发行人客户
    
    根据问询回复,(1)发行人对上海申茂销售方式同时有直接销售与通过代理商上海瑞桦销售的情形,且上海申茂实际控制人多名亲属间接入股发行人;(2)发行人在2014年市场开拓初期,经营规模、销售经验、市场资源等有限,通过专业代理商上海瑞桦开拓市场,使得公司的市场开拓更加顺利,上海瑞桦成立于2014年7月;(3)报告期各期耐电晕PI薄膜销售金额分别为585.13万元、1,774.11万元、3,356.94万元和1,282.24万元,均通过上海瑞桦进行销售;就耐电晕PI薄膜产品而言,公司授予上海瑞桦的独家代理权具有排他性。
    
    请发行人说明:(1)报告期内,直接及通过经销商与上海申茂的交易情况,交易内容、交易价格及公允性;(2)发行人通过两种方式向上海申茂进行销售的原因及合理性;(3)上海瑞桦实际控制人及管理层的业务经历,一经成立发行人即与其合作的背景及原因,上海瑞桦下游主要客户的开拓时间、开拓方式及开拓过程,报告期内,上海瑞桦向下游客户销售的具体情况,销售价格、销售内容及价格公允性,发行人是否具备自行开拓客户的能力,是否对上海瑞桦存在重大依赖;(4)上海申茂、上海瑞桦与发行人三方之间及三方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共同投资关系,除上述业务联系外,是否存在其他资金往来或利益安排。
    
    请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同时说明对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银行资金流水核查情况,是否存在与上海瑞桦、上海申茂的异常资金往来。
    
    【回复】
    
    一、直接及通过经销商与上海申茂的交易情况,交易内容、交易价格及公允性
    
    (一)直接交易的内容、价格及公允性
    
    公司与上海申茂直接交易的内容系为其提供PI薄膜分切加工,报告期各期的交易金额分别为4.80万元、20.39万元、20.46万元和0.72万元。制造绕包电磁线需使用数厘米宽的窄带状PI薄膜,并将带状薄膜进行塔盘式缠绕包装。上海申茂向其他供应商采购的部分PI薄膜为尚未分切、幅宽1米多的整卷PI薄膜,而其自身不具备窄带状分切、塔盘式缠绕的加工能力,因此交由公司分切加工并支付费用。
    
    公司的该等分切加工主要根据加工所需机器工时进行定价,发行人同类分切加工业务的客户为中山新高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山新高”)。由于上海申茂的分切加工工艺难度更高,同等重量产品的工作量是中山新高的2.5倍左右,因其加工要求为窄带状分切、塔盘式缠绕,需机台清洁、对切、切带、塔盘倒卷、包装等5道主要工序;中山新高的加工要求为宽幅分切,加工要求包括机台清洁、对切、包装等3道工序。剔除工作量差异的影响后,公司与上海申茂和同类业务其他客户的交易价格接近,交易价格公允。报告期内,公司同类业务的其他客户中山新高与上海申茂的交易价格对比如下:
    
    单位:元/kg
    
      客户名称     2020年1-6月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中山新高               11.50            11.28             9.49             8.78
      上海申茂               26.55            26.28            25.09            21.09
    
    
    (二)间接交易的内容、价格及公允性
    
    报告期各期,上海瑞桦向上海申茂的销售额分别185.60万元、522.53万元、1,199.02 万元和 372.58 万元,销售的产品主要为用于高铁领域的高等级耐电晕PI薄膜,平均销售单价略低于其他客户,主要系因上海申茂在耐电晕PI薄膜通过西门子、庞巴迪、ABB 等终端品牌的认证过程中提供了关键支持,故上海申茂向上海瑞桦采购耐电晕PI薄膜享受一定程度的价格优惠,交易价格具有商业合理性,是公允的。
    
    公司向上海瑞桦销售的产品以用于高速轨道交通电机的高等级耐电晕PI薄膜为主,占比超过70%,目前尚无其他国内厂商供应,公司向上海瑞桦的销售定价为1,000元/kg(含税),由于税率变化,报告期各期的价格约为850-900元/kg,上海瑞桦对外销售该产品的均价约为1,200元/kg。除了高等级耐电晕PI薄膜以外,公司向上海瑞桦销售的低等级耐电晕产品与国内其他厂商的价格接近,约为500元/kg。
    
    二、发行人通过两种方式向上海申茂进行销售的原因及合理性
    
    发行人通过两种方式向上海申茂进行销售的原因及合理性如下:
    
    (一)发行人通过两种方式向上海申茂进行销售的原因及合理性
    
    发行人与上海申茂直接交易的内容为分切加工服务,间接交易的内容为产品销售,由公司销售给上海瑞桦,再由上海瑞桦销售给上海申茂。发行人通过两种方式向上海申茂进行销售的原因及合理性如下:
    
    1、耐电晕产品推广初期,公司产品的市场推广和认证难度较大
    
    在2014年市场开拓初期,公司耐电晕PI薄膜的市场推广和认证难度较大,一方面,杜邦垄断耐电晕PI薄膜市场多年,产品成熟度和客户认可度高,若杜邦采取降价等方式阻碍公司进入该市场,则公司产品难以实现市场应用;另一方面,耐电晕PI薄膜系杜邦受托于西门子为轨道交通变频电机应用而专项开发的产品,以西门子、ABB为代表的终端品牌系耐电晕PI薄膜的主要用户,若要通过其严格认证,需将PI薄膜制成绕包电磁线后送予其检测,该过程需其电磁线供应商推动和配合。
    
    2、通过代理商向上海申茂销售耐电晕PI薄膜,可降低杜邦及市场关注度,降低上海申茂的原材料采购风险
    
    上海申茂作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电磁线厂商之一,与西门子、ABB 等终端品牌合作多年。公司与上海申茂多次沟通洽谈后,其表示同意使用公司产品制成绕包电磁线后向西门子等终端客户推荐,推动公司耐电晕PI薄膜产品的终端品牌认证,有利于获得国产价格优势,降低绕包电磁线的综合成本。但是,由于上海申茂的耐电晕PI薄膜多年仅有杜邦一家供应商具备供应能力,且由于采购量较大给予直销的价格优惠,采购公司产品可能导致其无法继续享受直销优惠价格,甚至被杜邦停止供应,导致其失去终端要求采用杜邦材料的电磁线订单;此时,公司产品尚未得到长期稳定的市场应用验证,杜邦涨价或停止供应将对其经营稳定和订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上海申茂向代理商采购;代理商模式作为PI薄膜行业的普遍销售模式,通过代理商采购可降低杜邦及市场的注意。
    
    3、上海瑞桦的市场开拓情况良好,且与公司合作良好
    
    在上海申茂的资源支持和推动下,公司产品通过西门子认证后,开始通过上海瑞桦实现市场销售和应用,2015 年,上海瑞桦与公司签署独家代理协议,开始独家代理销售公司的耐电晕PI薄膜,同时凭借来自上海申茂等的资源,推动和支持公司产品取得更多终端品牌的认证。2017年11月,其推动和支持公司产品通过了ABB的检测认证;2018年12月,通过了庞巴迪的认证;2020年,通过了中国中车的认证。随着庞巴迪、ABB 等新终端品牌的认证,上海瑞桦的下游客户数量进一步增加,对公司的采购规模上升较快,出于交易模式稳定性等因素的考虑,公司于2019年与其续签独家代理协议。
    
    (1)公司与上海瑞桦2015年签署的代理协议内容主要如下:公司授予上海瑞桦耐电晕PI薄膜的三年独家经销权,上海瑞桦需于2016年实现不低于4吨的年销量,2017年实现不低于8%的同比增长,三年内需实现海外两家以上(含两家)的主流品牌客户通过评测,国内一家主流品牌客户通过评测,且上海瑞桦需承担市场推广和销售所涉及的业务费用,不得代理销售其他品牌的耐电晕 PI薄膜。
    
    (2)公司与上海瑞桦2019年签署的代理协议内容主要如下:公司继续授予上海瑞桦耐电晕PI薄膜的五年独家经销权,上海瑞桦需每年实现耐电晕PI薄膜不低于15吨的年销量,成为海外三家以上(含三家)的主流品牌客户的主供应商,耐电晕PI薄膜成为国内一家或以上主流品牌的主供应商,且上海瑞桦需承担市场推广和销售所涉及的业务费用,不得代理销售其他品牌的耐电晕PI薄膜。目前,协议双方的履约情况良好,协议有效期截至2024年1月1日。
    
    综上所述,公司通过两种方式向上海申茂进行销售具有合理性。
    
    (二)上海申茂采购公司产品的潜在风险降低
    
    1、导致杜邦向上海申茂供应原材料的相关风险降低
    
    随着公司的耐电晕PI薄膜通过西门子、ABB、庞巴迪、中国中车等终端品牌的认证,在主要终端品牌的应用中,公司产品均已形成对杜邦的替代效应。杜邦涨价或停止供应对上海申茂的影响降低。
    
    但公司目前的产能规模仍有限,无法满足上海申茂等电磁线厂商的全部订单需求;且终端品牌在下达电磁线订单时,可能存在部分订单的指定耐电晕PI薄膜供应商为杜邦一家。若杜邦对上海申茂涨价或停止供应,上海申茂的原材料供应及经营情况仍可能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上海申茂一直通过代理商采购公司产品,降低杜邦及市场的注意。
    
    2、导致公司产品竞争加剧的相关风险降低
    
    终端品牌在向上海申茂等电磁线厂商下达电磁线订单时,会指定经认证的合格PI薄膜供应商,因此公司耐电晕PI薄膜的销售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高;且公司产品相较杜邦具有价格优势,其通过降价等方法对公司带来的竞争风险较低。
    
    三、上海瑞桦实际控制人及管理层的业务经历,一经成立发行人即与其合作的背景及原因,上海瑞桦下游主要客户的开拓时间、开拓方式及开拓过程,报告期内,上海瑞桦向下游客户销售的具体情况,销售价格、销售内容及价格公允性,发行人是否具备自行开拓客户的能力,是否对上海瑞桦存在重大依赖
    
    (一)上海瑞桦实际控制人及管理层的业务经历
    
    上海瑞桦实际控制人及管理层拥有耐电晕PI薄膜下游及终端应用领域的业务资源及丰富经验,对推动公司产品的市场开拓发挥了重要关键作用,具体情况详见信息披露豁免申请。
    
    (二)上海瑞桦一经成立发行人即与其合作的背景及原因
    
    上海瑞桦系为代理销售公司耐电晕PI薄膜而筹划设立的专业代理商,其拥有丰富的市场拓展经验及相关资源,因此上海瑞桦一经成立发行人即与其合作,具有合理性,详见信息披露豁免申请。
    
    (三)上海瑞桦下游主要客户的开拓时间、开拓方式及开拓过程
    
    上海瑞桦的客户开拓方式包括主动拜访、参加展会等,一方面协助公司产品通过西门子、庞巴迪、ABB 等国际终端品牌的认证;另一方面为下游直接客户的开拓和维护,终端品牌认证完成后,会指定电磁线厂商向通过其认证的一家或多家合格PI薄膜供应商采购,上海瑞桦需开拓和维护电磁线厂商客户,提升电磁线厂商对瑞华泰产品的用量。
    
    1、终端品牌的认证时间、认证方式及过程
    
    西门子系公司耐电晕PI薄膜通过认证的第一个终端品牌,对产品及公司综合能力严格考核。首先,上海申茂采用公司产品制成绕包电磁线后,对电磁线进行性能评测,公司根据上海申茂的反馈优化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电磁线性能达到申茂标准后,上海申茂将瑞华泰薄膜制成的电磁线向西门子送样检测,经过多轮评测,公司根据西门子的评测意见和上海申茂的应用要求持续改进,完成样品测试环节;在小批量测试、批量测试环节,上海申茂持续协助公司与西门子对接洽谈,完善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和一致性;最后经过对公司的生产场地、生产设备、工艺控制、生产规模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西门子对公司的资质及综合能力给予认可。经过2年多的周期,公司于2015年正式通过西门子认证。
    
    庞巴迪、ABB、中国中车对耐电晕PI薄膜的认证过程与西门子类似,均对供应商的产品及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上海申茂将绕包电磁线送予其检测,协助公司通过其认证。公司产品通过西门子认证后,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范例,庞巴迪、ABB等的认证周期随之缩短,均为1年左右,2017年、2018年、2020年,上海申茂分别协助公司通过了ABB、庞巴迪和中国中车的认证。
    
    2、下游直接客户的开拓时间、开拓方式及开拓过程
    
    通过终端品牌认证后,电磁线厂商根据终端品牌的指定,向一家或多家合格供应商下单,上海瑞桦需开拓和维护电磁线厂商客户,提高其对瑞华泰产品的使用量。主要下游客户的开拓时间、开拓方式及开拓过程如下:
    
     序       客户名称        注册地      开拓时间          开拓方式、开拓过程
     号
      1  PartzschSpezialdr?hte    德国        2015年       协助公司通过西门子认证后,客
         e.K.                                            户向指定合格供应商采购
                                                        采用公司产品制成绕包电磁线
      2  上海申茂              中国    2014年-2015年   后向西门子送样,公司产品通过
                                                        西门子认证后,向指定合格供应
                                                        商采购
         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                             上海瑞桦销售人员主动拜访,经
      3  公司                  中国        2016年       过初步洽谈、样品评测、批量应
                                                        用验证等环节后,建立合作
      4  ABDAHR?NTR?D     瑞典        2018年       协助公司通过 ABB认证后,客
                                                        户向指定合格供应商采购
      5  Gebauer&Griller       奥地利       2015年       协助公司通过西门子认证后,客
         Metallwerk GesmbH                              户向指定合格供应商采购
      6  COPPRROD            印度        2018年       协助公司通过 ABB认证后,客
         Industries PvtLtd                                 户向指定合格供应商采购
      7  VonRollFranceSA      法国        2018年       协助公司通过ABB、庞巴迪认证
                                                        后,客户向指定合格供应商采购
    
    
    (四)上海瑞桦向下游客户销售的具体情况,销售价格、销售内容及价格公允性
    
    报告期各期,公司耐电晕PI薄膜的销售毛利占各期销售毛利的比例分别为6.54%、10.64%、22.95%和16.60%。报告期各期,上海瑞桦代理销售的瑞华泰产品主要为高等级耐电晕PI薄膜,还包含带有一定耐电晕性能的低等级耐电晕PI薄膜、少量单价较低的涂氟C级电工PI薄膜等,其中高等级耐电晕PI薄膜的均价约为1,200元/kg。公司向上海瑞桦销售的高等级耐电晕PI薄膜的定价为1,000元/kg(含税)。根据公司销售人员了解的市场信息,公司产品作为国产化替代产品,具有一定价格优势,有利于提升市场份额。
    
    除了向上海申茂的销售价格较低外,上海瑞桦向各个下游客户销售价格的差异较小。上海瑞桦的销售价格具有公允性。各下游客户的销售金额及价格详见信息披露豁免申请。
    
    (五)发行人是否具备自行开拓客户的能力,是否对上海瑞桦存在重大依赖
    
    1、发行人具备自行开拓客户的能力
    
    (1)耐电晕PI薄膜的客户开拓能力
    
    发行人通过代理商销售耐电晕PI薄膜系产品应用特殊性、推广初期资源有限、细分市场的行业惯例等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在耐电晕PI薄膜逐渐获得市场认可后,公司基于维持与现有客户交易模式稳定性、利用上海瑞桦业务资源持续拓展终端客户、市场拓展结果符合公司策略目标、与代理商长期合作良好等因素的考虑,一直通过代理商销售耐电晕PI薄膜,在这一细分应用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目前,经过西门子、ABB、庞巴迪等终端品牌的评测和认证过程,公司已了解其技术要求及测试验证方法,且经过多年工艺技术积累和应用验证,已掌握较完善的耐电晕PI薄膜全套制备技术,达到高水平的工艺控制能力,具备自行开拓客户的技术基础。另外,公司产品已通过西门子等全球主要终端用户的认证,间接销售给包括上海申茂在内的多家电磁线厂商,产品品质得到市场认可,公司可增加在市场开拓方面的资源投入,通过多家电磁线厂商向终端客户推荐公司的耐电晕PI薄膜,具备自行开拓耐电晕PI薄膜客户的能力。
    
    (2)其他领域的客户开拓能力
    
    除耐电晕PI薄膜外,公司的下游应用规模较大的市场领域均系自行开拓,在电子PI薄膜领域开拓了艾利丹尼森、德莎、宝力昂尼、生益科技、台虹科技、联茂等多家知名客户,自行开拓客户的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发行人自2016年开始扭亏为盈,生产规模、盈利规模逐渐扩大,资金实力逐渐增强,综合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及市场开拓能力明显提升,如2016年高导热石墨膜前驱体PI薄膜量产成功后,公司自行开拓了碳元科技、中石科技、斯迪克等知名客户,市场拓展能力进一步得到验证。
    
    2、发行人对上海瑞桦不存在重大依赖
    
    随着公司耐电晕PI薄膜通过越来越多终端品牌的认可,市场份额提高,公司对上海瑞桦业务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且相比于与上海瑞桦建立合作之初,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已明显提升,可增加在市场开拓方面的资源投入,接洽新的终端品牌及电磁线厂商客户,具备自行开拓客户的能力,对上海瑞桦不存在重大依赖。目前,公司与上海瑞桦持续合作主要系出于交易模式稳定性、集中更多资源投入于技术研发和新兴应用市场的开拓等原因,公司遵守代理协议的约定,借助上海瑞桦的业务资源,同时在协议规定时限内授予其耐电晕PI薄膜的独家代理权,而非由于对上海瑞桦的依赖。
    
    综上所述,发行人具备自行开拓客户的能力,对上海瑞桦不存在重大依赖。
    
    四、上海申茂、上海瑞桦与发行人三方之间及三方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共同投资关系,除上述业务联系外,是否存在其他资金往来或利益安排
    
    经核查,上海申茂股东陆惠芳与发行人股东泰巨科技合伙人宋留发共同投资了上海孚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发行人股东泰巨科技合伙人顾奇军共同投资了上海胜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泰巨科技合伙人陆程良共同投资了江苏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其中顾奇军和陆程良系陆惠芳的亲属。此外,上海申茂、上海瑞桦、发行人及三方股东之间不存在共同投资关系。除代理销售瑞华泰PI薄膜的相关业务联系外,上海申茂、上海瑞桦与发行人之间及发行人股东之间不存在其他资金往来或利益安排。
    
    五、请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同时说明对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银行资金流水核查情况,是否存在与上海瑞桦、上海申茂的异常资金往来
    
    (一)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1、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我们主要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获取了发行人与上海瑞桦签订的代理协议,以及双方交易的销售订单、发货单、发票等,了解协议主要内容和关键条款、销售定价情况及销售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
    
    (2)获取了发行人与上海瑞桦、上海申茂的收入明细,以及上海瑞桦提供的主要客户销售情况统计资料,查阅了发行人与上海瑞桦、上海申茂的销售订单、发货单、客户签收单、发票等凭证资料,抽取了上海瑞桦向下游客户销售的部分凭证资料,核查其交易情况,包括交易内容、交易价格等;
    
    (3)访谈公司的销售和财务负责人,询问发行人与上海瑞桦、上海申茂的合作历史及背景、交易内容及定价情况等;
    
    (4)搜集相关行业资料,了解同行业企业的销售模式、定价情况等;
    
    (5)函证公司与上海瑞桦的交易金额及余额,实地走访上海瑞桦、上海申茂,访谈了解了公司与上海申茂、上海瑞桦的合作背景、合作模式、合作时间等;
    
    (6)网络查询工商资料,核查发行人与上海瑞桦、上海申茂及三方股东的投资情况,核查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情况;
    
    (7)获取了公司、上海瑞桦、上海申茂出具的关于股权、共同投资及其他利益安排情况的确认函。
    
    2、核查意见
    
    经核查,我们认为:
    
    (1)报告期内,公司与上海申茂直接交易的内容系为其提供PI薄膜分切加工,间接交易的内容系通过上海瑞桦销售耐电晕PI薄膜,通过两种方式与上海申茂交易具有商业合理性,交易真实合理,价格公允;
    
    (2)上海瑞桦实际控制人及管理层拥有电磁线及其下游终端品牌的业务资源;设立上海瑞桦代理销售公司耐电晕PI薄膜的背景及原因具有合理性;上海瑞桦下游客户的开拓过程主要系西门子等终端品牌认证的过程,对下游客户销售耐电晕PI薄膜的价格公允;发行人具备自行开拓客户的能力,对上海瑞桦不存在重大依赖;
    
    (3)上海申茂股东陆惠芳与发行人股东泰巨科技合伙人宋留发共同投资了上海孚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发行人股东泰巨科技合伙人顾奇军共同投资了上海胜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泰巨科技合伙人陆程良共同投资了江苏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其中顾奇军和陆程良系陆惠芳的亲属。此外,上海申茂、上海瑞桦、发行人及三方股东之间不存在共同投资关系。除代理销售瑞华泰PI薄膜的相关业务联系外,上海申茂、上海瑞桦与发行人之间及发行人股东之间不存在其他资金往来或利益安排。
    
    (二)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1、核查程序
    
    针对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银行资金流水核查,我们主要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查阅了发行人的内部任职董事、内部任职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销售人员、关键财务人员汤昌丹、袁舜齐、高海军、冯玉良、陈伟、陈建红、黄泽华报告期内个人银行账号及流水,获取其关于账户完整性的承诺;通过核查个人银行账户之间的交易记录和公司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人员之间的银行资金流水,核查个人账户的完整性;
    
    (2)核对银行流水中单笔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资金往来,并询问交易背景及原因;
    
    (3)关注银行流水中的交易对手方,核查是否存在上海瑞桦、上海申茂作为交易对手方的异常资金往来,并与公司关联方清单进行比对;
    
    (4)访谈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询问大额资金往来的交易背景。
    
    2、核查意见
    
    经核查,我们认为:
    
    发行人无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行人、内部任职董事、内部任职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与上海申茂、上海瑞桦不存在资金往来,不存在异常资金往来。
    
    问题3.关于热控PI薄膜
    
    根据问询回复:(1)公司的热控PI薄膜主要系高导热石墨膜前驱体PI薄膜,报告期各期,销售金额分别为5,571.21万元、12,241.84万元、11,632.08万元和6,992.99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09%、55.61%、50.22%和61.02%;(2)2018年公司对上海鸿若实业有限公司销售金额为1,118.94万元,2019年起,受贸易战、终端手机品牌销售增速下滑等多种因素影响,销售金额下降至61.59万元;(3)报告期各期,公司对嘉兴中易碳素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金额分别为788.79万元、2,572.35万元、1,629.24万元和69.76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2%、11.69%、7.01%和0.61%,嘉兴中易碳素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导热石墨膜产品主要供应华为、三星、vivo、OPPO、联想、信维通信等手机终端及部件厂商,销售金额波动主要系高导热石墨膜的下游客户和终端品牌采购需求变动所致;(4)发行人2017年、2018年对东莞市鸿亿导热材料有限公司的销售金额分别为968.73万元和1,863.03万元,2019年起未进入前五大客户;(5)发行人2019年、2020年1-6月对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262.55万元和1,382.94万元,2019年前未进入前五大客户;(6)发行人2019年、2020年1-6月对东莞市冬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420.72万元和1,084.96万元,2019年前未进入前五大客户;(7)世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6月进入前五大客户,苏州沛德导热材料有限公司、江西德思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晶华胶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曾为发行人前五大客户;(8)报告期各期热控PI薄膜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349.74元/kg、397.82元/kg、346.62元/kg和310.35元/kg。
    
    请发行人在“主要产品价格变动情况”部分补充披露热控PI薄膜价格变动的原因。
    
    请发行人说明:(1)报告期各期热控PI薄膜前五大客户采购产品的金额及终端应用领域,应用于手机终端的热控PI薄膜的销售金额及对应的终端手机品牌,终端品牌需求变动的原因,下游客户业务及销售的变化情况,是否为暂时性波动,对公司未来收入的影响;(2)发行人热控PI薄膜各期前五大客户在报告期内的销售额变动情况及原因,前五大客户变动较大的原因,报告期内客户新增、减少数量的变化情况及对应的终端应用领域,新客户的拓展情况,2020年1-6月对斯迪克、冬驭新材料销售金额大幅上升的原因,截至2020年6月末的在手订单情况,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3)热控PI薄膜的下游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销售收入是否受终端手机品牌销售情况影响较大,若是,请在“经营业绩波动”部分补充披露热控PI薄膜销售金额受终端手机品牌销售情况影响较大的风险。
    
    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说明对主要客户收入变化情况的核查方法、核查证据和核查结论。
    
    【回复】
    
    一、发行人补充披露
    
    发行人已于招股说明书“第六节 业务和技术”之“五、发行人销售和采购情况”之“(二)发行人销量收入及销售价格情况”之“2、主要产品价格变动情况”部分补充披露如下:
    
    “公司产品的平均价格于2018年上升,后于2019年、2020年回落,主要系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产品结构变化所致。其中,热控PI薄膜的价格变动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与原材料价格波动趋势一致;电工PI薄膜2018年的平均价格增幅较大,主要原因为价格较高的耐电晕PI薄膜销量占比增加;电子PI薄膜2020年1-6月的平均价格较2019年上升,主要原因为价格较高的超薄黑色电子PI薄膜销量占比增加;柔性显示用CPI薄膜处于样品销售阶段,2020年1-6月的平均价格较2019年增幅较大,主要原因为公司2019年销售的柔性显示用CPI薄膜主要用于柔性触控,2020年1-6月销售的柔性显示用CPI薄膜主要用于柔性显示屏幕盖板,对透光率和耐弯折次数等性能的要求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上升。”
    
    二、发行人说明
    
    (一)报告期各期热控PI薄膜前五大客户采购产品的金额及终端应用领域,应用于手机终端的热控PI薄膜的销售金额及对应的终端手机品牌,终端品牌需求变动的原因,下游客户业务及销售的变化情况,是否为暂时性波动,对公司未来收入的影响
    
    1、报告期各期热控 PI 薄膜前五大客户采购产品的金额及终端应用领域,应用于手机终端的热控PI薄膜的销售金额及对应的终端手机品牌
    
    热控PI薄膜产品前五大客户的终端应用领域以手机为主,除了安徽碳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终端应用以手机和电视为主、应用于手机终端的销售金额约为50%、上海鸿若实业有限公司的手机终端应用占比约为70%-80%以外,热控PI薄膜前五大客户的终端应用领域均有80%以上为手机。
    
    报告期各期,热控PI薄膜前五大客户采购金额、终端应用领域情况、客户对应的主要终端手机品牌如下:
    
     年度                客户名称                 销售额     对应的主要终端手机品牌
                                                 (万元)
     年度                客户名称                 销售额     对应的主要终端手机品牌
                                                 (万元)
           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82.94  小米、OPPO、传音
     2020  世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21.85  三星、华为、OPPO
      年   东莞市冬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084.96  VIVO、传音、HTC
      1-6   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780.34  三星、华为、VIVO、小米
      月   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729.06  华为、三星、OPPO、VIVO
                           合计                    5,199.15  -
           嘉兴中易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1,629.24  魅族
           东莞市冬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420.72  VIVO、传音、HTC
     2019  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345.76  三星、VIVO、小米、LG
     年度  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62.55  小米、OPPO、传音
           安徽碳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988.44  华为
                           合计                    6,646.72  -
           嘉兴中易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2,572.35  魅族
           东莞市鸿亿导热材料有限公司              1,863.03  VIVO、小米、锤子
     2018  上海晶华胶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419.20  小米、OPPO
     年度  上海鸿若实业有限公司                    1,118.94  苹果、VIVO、联想
           苏州沛德导热材料有限公司                1,063.85  OPPO
                           合计                    8,037.37  -
           江西德思恩科技有限公司                  1,188.99  三星
           东莞市鸿亿导热材料有限公司                968.73  VIVO、小米
     2017  嘉兴中易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788.79  魅族
     年度  苏州沛德导热材料有限公司                 786.20  OPPO
           镇江博昊科技有限公司                      510.25  乐视、酷派
                           合计                    4,242.95  -
    
    
    *注:“嘉兴中易碳素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导热石墨膜产品主要供应华为、三星、vivo、OPPO、联想、信维通信等手机终端及部件厂商”的表述来源于其公开介绍资料,魅族系其实际供应的主要终端手机品牌。
    
    2、终端品牌需求变动的原因,下游客户业务及销售的变化情况,是否为暂时性波动,对公司未来收入的影响
    
    报告期内,曾为公司热控PI薄膜前五大客户、后未再进入发行人前五大客户的为江西德思恩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鸿亿导热材料有限公司、嘉兴中易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沛德导热材料有限公司、镇江博昊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晶华胶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鸿若实业有限公司、安徽碳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上公司的业务变动情况及原因如下:
    
    (1)江西德思恩科技有限公司
    
    该客户对应的手机终端品牌主要为三星,2017 年曾为公司前五大客户,由于三星于2018年增加了新的高导热石墨膜供应商,该客户的业务受到影响,对公司热控PI薄膜的采购额相应减少,2018年下降为433.30万元,未再进入前五大客户。
    
    (2)东莞市鸿亿导热材料有限公司
    
    该客户对应的手机终端品牌主要为 VIVO、小米、锤子, 2017 年和 2018年曾为热控 PI 薄膜前五大客户,报告期各期的交易额分别为 968.73 万元、1,863.03万元、776.78万元和456.29万元。该客户未取得终端手机品牌的直接认证,主要向ODM组装厂供货,组装厂在终端品牌的授权下,针对每个机型进行原材料采购招标,导致该客户的订单稳定性较弱,2019 年起,公司在产能紧张的情况下主动减少与其交易额。
    
    (3)嘉兴中易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该客户对应的手机终端品牌主要为魅族,2020 年上半年不再为公司前五大客户,由于魅族手机出货量下降,该客户的业务受影响较大,对公司热控PI薄膜的采购额相应减少,2019 年起双方交易额逐渐下降,2020 年上半年为 69.76万元。
    
    (4)苏州沛德导热材料有限公司
    
    该客户对应的手机终端品牌主要为 OPPO,报告期各期的销售额分别为786.20万元、1,063.85万元、807.66万元和350.03万元,2019年起逐步下降,主要系OPPO于2018年底增加了新的高导热石墨膜供应商,对该客户的采购占比下降,发行人与该客户的交易额相应减少。目前,发行人已于2018年底进入OPPO供应链的新供应商建立合作,双方合作处于发展阶段。
    
    (5)镇江博昊科技有限公司
    
    该客户对应的手机终端品牌主要为乐视、酷派,随着乐视、酷派的经营业务状况恶化,该客户的生产经营也出现问题,发行人与其逐渐停止交易,2018 年该客户不再为前五大客户。
    
    (6)上海晶华胶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该客户对应的手机终端品牌主要为小米、OPPP,主要供货给模切加工厂商,模切加工厂商产品进一步分切加工后向品牌厂商销售。2019 年起,公司在产能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障优质客户的订单需求,主动减少与其交易规模,该客户不再为前五大客户。
    
    (7)上海鸿若实业有限公司
    
    该客户为经销商,采购的公司产品主要用于苹果等手机品牌,由于公司产品尚未与苹果供应链体系内的石墨膜厂商正式建立较大规模的合作,尚未进入苹果的石墨膜供应链体系,而该客户作为经销商,订单稳定性较弱,同时叠加 2019年苹果手机销售增速下滑、中美贸易战等影响,该客户向公司采购PI薄膜相应减少,2019年起不再为公司前五大客户。
    
    (8)安徽碳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该客户的终端应用有手机和电视两大领域,应用于手机终端的销售金额约为50%,对应的终端手机品牌主要为华为,整体业务规模较小。公司自2019年与其建立合作,2020 年上半年,在产能紧张的情况下,公司优先保障优质大客户的订单需求,主动减少与其交易规模,该客户不再为前五大客户。
    
    报告期内,新增的前五大客户主要为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冬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世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均系优质大客户,分别自2016年、2017年、2016年、2019年、2016年起与公司建立合作,对应的终端品牌主要为华为、小米、OPPO、vivo等安卓系手机品牌,随着对公司产品认可度提升,以及华为等国产手机品牌市场份额的扩大,上述客户对公司的采购金额逐渐增加,分别于2019年、2019年、2019年、2020年、2020年进入公司前五大客户。
    
    综上所述,下游客户业务及销售的变化主要系因手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其供应的终端品牌需求变动;个别情形下,还存在终端品牌新增合格供应商,导致下游客户业务变化等情况。该等情况非暂时性波动,但由于热控PI薄膜的通用性强,市场需求广阔,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华为、小米、OPPO、vivo等各个手机品牌,终端品牌市场份额的变动对市场总需求的影响较小,对公司未来收入的影响较小,但若手机行业总体需求出现放缓或下降,可能对公司未来收入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二)发行人热控PI薄膜各期前五大客户在报告期内的销售额变动情况及原因,前五大客户变动较大的原因,报告期内客户新增、减少数量的变化情况及对应的终端应用领域,新客户的拓展情况,2020年1-6月对斯迪克、冬驭新材料销售金额大幅上升的原因,截至2020年6月末的在手订单情况,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
    
    1、热控PI薄膜各期前五大客户在报告期内的销售额变动情况及原因
    
    关于热控PI薄膜各期前五大客户在报告期内的销售额变动情况及原因,详见本题目“(一)报告期各期热控……,对公司未来收入的影响”之“2、终端品牌需求变动的原因,下游客户业务及销售的变化情况,是否为暂时性波动,对公司未来收入的影响”。销售额变动的情况及原因基本如下:
    
      客户交易额           客户名称                   销售额变动的情况及原因
       变动方向
                   江西德思恩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品牌三星增加新的高导热石墨膜合格供
                                             应商,客户业务受到不利影响
                   东莞市鸿亿导热材料有限公  主要供应ODM组装厂,公司在产能紧张的情
                   司                        况下主动减少与其交易额
                   嘉兴中易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品牌魅族的市场份额下降,客户业务受
                                             到不利影响
                   苏州沛德导热材料有限公司  终端品牌 OPPO 增加新的高导热石墨膜合格
                                             供应商,对该客户的采购占比降低
                   镇江博昊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品牌乐视、酷派经营状况恶化,客户的
      不再为前五                             生产经营出现问题
        大客户     上海晶华胶粘新材料股份有  主要供应模切加工厂商,公司在产能紧张的
                   限公司                    情况下主动减少与其交易额
                                             主要用于苹果等手机品牌,由于公司产品尚
                                             未与苹果供应链体系内的石墨膜厂商正式建
                   上海鸿若实业有限公司      立较大规模的合作,而该客户作为经销商,
                                             订单稳定性较弱,同时叠加2019年苹果手机
                                             销售增速下滑、中美贸易战等影响,公司与
                                             其交易减少
                   安徽碳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  整体业务规模较小,公司在产能紧张的情况
                   司                        下主动减少与其交易额
                   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  对应的终端品牌主要为华为、小米、OPPO、
      报告期内新   有限公司                  vivo 等安卓系手机品牌,随着华为等国产品
      增的前五大   东莞市冬驭新材料股份有限  牌的市场份额增加,业务需求不断扩大。该
         客户      公司                      等客户均系优质大客户,公司优先保障其订
                   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  单需求。
                   司
                   世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前五大客户变动较大的原因
    
    公司热控PI薄膜前五大客户变动较大的原因主要系两个方面:
    
    第一,热控PI薄膜的客户需求变动主要系因手机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乐视、魅族、三星等品牌的市场份额下降,华为、小米、OPPO、VIVO 等品牌的市场份额上升,导致对应不同终端品牌的客户的采购需求发生变动;
    
    第二,公司的热控PI薄膜产能有限,产能相较于国际巨头明显较小,而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及订单需求不断提升,公司优先满足优质客户的需求,不断升级客户结构,在增加对优质客户供应的同时,减少与部分客户的交易。
    
    3、报告期内客户新增、减少数量的变化情况及对应的终端应用领域
    
    2016年系公司热控PI薄膜业务的发展初期,共有21家客户;2017年,客户新增14家,减少6家,客户数量达到29家;2018年,客户新增7家,减少6家,达到30家;2019年,新增11家,减少15家,达到26家;2020年上半年,新增2家,减少8家,达到20家。下游客户对应的终端应用领域主要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领域也存在部分需求。
    
    随着下游高导热石墨膜领域的行业整合,以及公司优先满足优质大客户,公司热控PI薄膜业务的客户集中度总体处于上升趋势。
    
      变化情况    2020年1-6月         2019年度         2018年度         2017年度
        新增           2                11                7                14
        减少           8                5                6                6
      客户数量         20               26               30               29
    
    
    4、新客户的拓展情况
    
    公司积极开展新客户的拓展工作,目前,公司已对全市场的高导热石墨膜客户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与各大主流厂商进行接洽并建立了初步联系,与江苏昶晶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世润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新客户已确定合作意向;此外,公司正在积极推动公司产品进入苹果的供应链体系。
    
    5、2020年1-6月对斯迪克、冬驭新材料销售金额大幅上升的原因
    
    2020年1-6月对斯迪克、冬驭新材料销售金额大幅上升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斯迪克、冬驭新材料对应的终端手机品牌主要为小米、OPPO、VIVO、传音等,随着其下游需求及自身业务规模扩大,不断增加对公司的采购金额;
    
    第二,随着合作时间的增长,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不断提升,采购公司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比例不断提高,2020 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该等进口替代效应尤其明显;
    
    第三,斯迪克、冬驭新材料均系优质大客户,回款情况良好,公司优先满足其订单需求。
    
    6、截至2020年6月末的在手订单情况,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
    
    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热控PI薄膜的在手订单较少,与公司订单小批量、多频次的特点有关。但由于产品通用性强,以及热控PI薄膜的市场空间广阔,前景良好,国产产品不断替代进口产品,该情形对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影响较小,2020年7-9月,公司热控PI薄膜的销售额为5286.49万元(未经审计数据)。随着公司与优质大客户的合作不断加深,并持续开拓新的战略客户,公司热控 PI薄膜的收入增长可持续性良好。
    
    (三)热控PI薄膜的下游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销售收入是否受终端手机品牌销售情况影响较大,若是,请在“经营业绩波动”部分补充披露热控PI薄膜销售金额受终端手机品牌销售情况影响较大的风险
    
    随着高导热石墨膜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由手机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更多领域渗透,以及高导热石墨膜逐渐由传统单层石墨膜向复合型石墨膜发展,热控PI薄膜的下游市场不断扩大,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目前,公司热控PI薄膜的终端应用领域以手机为主,销售收入受终端手机品牌销售情况的影响较大,针对该影响,发行人已于招股说明书补充披露“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和“客户结构变动风险”。
    
    发行人已于招股说明书“第四节 风险因素”之“二、经营风险”部分补充披露如下,并相应在招股说明书“重大事项提示”部分补充披露:
    
    “(二)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公司产能及经营规模扩大,营业收入由2017年度的12,106.65万元增长至2019年度的23,234.20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53%。公司的未来发展增速受到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下游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与公司的研发创新、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产能布局等内部因素密切相关,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如果上述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新产线投产后长期未达到满产运行,无法实现预期效益,公司业绩将受到影响或出现大幅波动。
    
    发行人热控PI薄膜下游客户对应的终端应用领域主要为手机,其次平板电脑、可穿戴电子设备等领域也存在部分需求,热控PI薄膜销售情况受终端手机品牌销售情况的影响较大,报告期各期的热控PI薄膜销售金额分别为5,571.21万元、12,241.84万元、11,632.08万元和6,992.99万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09%、55.61%、50.22%和61.02%。若未来手机行业总体需求出现放缓或下降,可能对公司的热控PI薄膜销售收入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三)客户结构变动风险
    
    发行人热控PI薄膜的下游客户主要为高导热石墨膜生产商,该等客户经过终端品牌厂商认证后向其供货,不同的高导热石墨膜生产商主要对应一家或多家终端品牌厂商。由于终端手机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等因素,高导热石墨膜厂商的业务规模存在波动,对发行人的采购需求也相应存在波动,导致发行人热控PI薄膜领域的客户结构变动较大。报告期内,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客户对发行人的采购金额增长较快,成为报告期内新增的热控PI薄膜前五大客户;江西德思恩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客户与发行人的合作金额减少,不再为发行人的前五大客户。若未来终端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发生较大变动,公司的热控PI薄膜客户结构可能发生新的变动。”
    
    三、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说明对主要客户收入变化情况的核查方法、核查证据和核查结论
    
    (一)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我们主要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查阅发行人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执行穿行测试和控制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合理性及执行情况;
    
    2、访谈发行人主要销售人员,询问热控PI薄膜的客户拓展情况及前五大客户变动的情况,了解下游客户的终端应用领域及品牌,以及热控PI薄膜业务的销售策略;
    
    3、查询研究报告等公开资料,了解发行人的下游市场需求变动情况,对比分析发行人客户变动情况的合理性;
    
    4、网络查询发行人主要客户的工商信息,并通过访谈询问,核查是否与发行人存在关联关系,;
    
    5、获取发行人报告期内的收入明细表,查阅热控PI薄膜的销售订单、发货单、客户签收单等凭证资料,并执行分析程序,对重要客户进行现场走访与函证;
    
    6、访谈发行人主要销售人员,询问发行人客户下达订单的特点和频率,了解报告期末在手订单情况、期后的新增订单情况及销售出货情况。
    
    (二)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我们认为:
    
    1、公司热控PI薄膜下游客户对应的终端应用领域以手机为主,其业务及销售的变化主要系因手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其供应的终端品牌需求变动。该等情况非暂时性波动,但由于热控PI薄膜的通用性强,市场需求广阔,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大知名手机品牌,终端品牌市场份额的变动对公司未来收入的影响较小,但若手机行业总体需求出现放缓或下降,可能对公司未来收入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2、发行人热控 PI 薄膜各期前五大客户在报告期内的销售额变动具有合理性,前五大客户变动较大主要系因终端手机行业竞争格局演变及公司优先满足优质大客户需求,报告期内,公司热控PI薄膜的客户集中度呈上升趋势;
    
    3、2020年1-6月,公司对斯迪克、冬驭新材料销售金额大幅上升的原因具有合理性;
    
    4、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的在手订单支持率较低,但产品通用性及市场前景良好,客户拓展情况良好,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较强;
    
    5、热控PI薄膜的下游市场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销售收入受终端手机品牌销售情况的影响较大,发行人已于招股说明书中提示相关风险。
    
    问题4.关于销售生产线
    
    根据问询回复,发行人于2019年6月完成主要设备的安装并开始调试,2019年末至2020年6月末生产线存货金额基本未增加,截至2020年6月末生产线仍存在部分待完善问题,公司累计收到合同约定价款的80%,于2020年9月完成生产线验收。根据申报材料,国风塑业与发行人于2020年6月28日签订PI薄膜生产线验收协议,约定协议签订后45天内支付合同金额15%款项,待协议所列问题点全部解决后支付合同金额5%款项,自验收协议签订之日起计算质保期。
    
    请发行人在“业务与技术”部分补充披露销售生产线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公司对该业务的规划,是否会持续发生等情况。
    
    请发行人说明:(1)结合新收入准则的规定说明收入确认时点的准确性;(2)自2019年6月完成设备安装开始调试后发生的费用金额及用途;(3)未计提质保金的原因,是否符合行业惯例;(4)项目收款进度是否与销售合同约定一致;截至目前的收款情况,与验收协议的约定是否相符。
    
    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说明对生产线收入确认时点准确性的核查方法、核查证据和核查结论。
    
    【回复】
    
    一、发行人补充披露
    
    发行人已于招股说明书“第六节 业务和技术”之“一、发行人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设立以来的变化情况”之“(四)主要经营模式”之“4、销售模式”中补充披露如下:
    
    “此外,公司存在向国风塑业销售生产线的情形,生产线由公司自主设计,由设备供应商加工生产,公司进行集成和安装调试等,生产线达到可连续生产合格产品的状态后,由客户对生产线进行验收。
    
    公司原计划通过向国风塑业销售生产线,同时授权相关技术给其使用并收取技术使用费,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随着公司自身产能扩大,对向他人授权技术的业务规划进行了调整,因此向国风塑业销售生产线仅获取了生产线设计、集成、安装调试相关的合理利润。
    
    销售生产线为公司偶发业务,公司未将该项业务作为长期业务,目前无其他销售生产线计划,该业务不会持续发生”。
    
    二、发行人说明
    
    (一)结合新收入准则的规定说明收入确认时点的准确性
    
    1、收入确认原则
    
    公司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按照分摊至该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确认收入。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履约义务是指合同中公司向客户转让可明确区分商品的承诺。交易价格是指公司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不包括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以及本公司预期将退还给客户的款项。
    
    履约义务是在某一时段内履行、还是在某一时点履行,取决于合同条款及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履约义务是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则公司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否则,公司于客户取得相关资产控制权的某一时点确认收入。
    
    2、收入确认时点的准确性
    
    公司向国风塑业销售的生产线于2020年9月完成验收,公司依据《关于PI薄膜生产线的验收报告》确认销售生产线收入7,692.31万元,以此作为收入确认的时点,具体依据如下:
    
    (1)根据生产线销售合同约定,“项目为交钥匙工程,即设备安装调试结束,卖方保证设备能立即投入使用,且能连续生产出合格产品”。与通常的销售商品相比,公司以“交钥匙工程”方式销售生产线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生产线达到能够连续生产合格产品的状态之前,卖方拥有生产线商品控制权,买方无法从生产线获得“购买生产线合同目的”之主要经济利益回报;只有在生产线达到能够连续生产合格产品的状态并经买方验收时,卖方完成合同主要履约义务,买方可从生产线获得主要经济利益回报,生产线控制权发生转移;
    
    (2)截至2020年6月末,生产线仍存在部分待完善问题,合同履约义务尚未履行完毕,国风塑业尚未对生产线进行验收确认,生产线控制权未发生转移;
    
    (3)根据2020年9月签署的《关于PI薄膜生产线的验收报告》(以下简称“验收报告”),国风塑业同意按照合同、2020年6月28日签订的《PI薄膜生产线验收协议》(以下简称“验收协议”)及生产线运行情况对生产线设备及安装予以验收。至此,合同履约义务已履行完毕,生产线控制权转移至国风塑业。
    
    综上所述,公司于2020年9月确认销售生产线收入,收入确认时点准确,符合新收入准则的规定。
    
    (二)自2019年6月完成设备安装开始调试后发生的费用金额及用途
    
    公司于2019年6月完成主要设备的安装并开始调试,开始调试后发生的费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0年1-9月                 2019年7-12月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机器设备                 2.65         9.95%        967.60        97.67%
            工资薪金                 5.93        22.21%         13.65         1.38%
            设备配件                14.23        53.34%          0.06         0.01%
              其他                   3.87        14.50%          9.42         0.95%
              合计                  26.69       100.00%        990.72       100.00%
    
    
    自2019年6月完成主要设备安装开始调试后至生产线验收,公司共发生生产线相关费用1,017.41万元,主要为机器设备成本、负责生产线调试及培训的人员工资、设备配件成本等;其中,机器设备主要为树脂合成及控制系统中的电控设备和软件,以及管道和设备安装费用。
    
    (三)未计提质保金的原因,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根据合同约定,公司销售生产线的质量保证期为18个月;根据公司于2020年6月28日签订的验收协议,公司销售生产线质保期自2020年6月开始计算,至2021年12月到期。公司已在2020年9月生产线实现销售时按生产线销售收入1%的比例计提质保金并计入“销售费用”,质保期内发生并承担质保支出时,冲减相应“预计负债”余额,待质保到期时,将剩余“预计负债”冲回。
    
    由于公司历史上未发生过其他销售生产线的业务,且公司自有生产线在质保期内出现因供应商原因导致设备出现故障而需要修理或更换部件的情形较少,因此公司在合理估计的前提下,参照科创板成套智能设备上市公司销售质保金与销售维修费平均水平,质保金按生产线销售收入1%的比例计提。公司销售生产线的质保金计提情况符合行业惯例。
    
    (四)项目收款进度是否与销售合同约定一致;截至目前的收款情况,与验收协议的约定是否相符
    
    公司向国风塑业销售生产线的项目收款进度与销售合同约定对照情况如下:
    
                             合同约定                             收款进度     是否
                                                                               一致
             合同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预付合同总额的25%          截至 2017 年 12
         完成技术方案设计并经买方确认后支付合同总额的15%     月31日,收款至    是
                                                            40%
                             合同约定                             收款进度     是否
                                                                               一致
     设备制作进度达到60%并经买方查验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  截至 2018 年 12
                           同总额的20%                       月31日,收款至    是
           买方支付合同总额的20%后5个工作日内卖方发货        80%
                                                              截至本问询函回
          生产线验收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15%       复出具之日,收款  否
                                                              至86.10%
     验收合格起开始计算,稳定运行18个月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5%   -                  -
    
    
    截至本问询函回复出具之日,公司共收取销售生产线合同总额 86.10%的款项。根据国风塑业与公司于2020年6月28日签订验收协议》,国风塑业同意验收协议签订后45天内,支付合同金额10%的款项(累计支付至90%);待附件所列问题点全部解决后,支付合同金额5%的款项(累计支付至95%)。验收协议签订后,公司实际共收到生产线合同总额6.10%的款项。
    
    综上所述、受客户办理结算付款手续流程较长或自身资金周转安排等原因影响,公司实际收款情况与验收协议约定存在差异。公司将积极安排货款催收,及时收回生产线项目相关款项。
    
    三、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说明对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核查方法、核查比例、核查证据和核查结论
    
    (一)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我们履行了如下核查程序:
    
    1、获取了发行人与国风塑业签订的合同、收款凭证、验收协议、验收报告等资料,了解了合同约定的业务内容、性质、金额、结算、验收和质保期等关键条款,以及项目实际收款、验收情况;
    
    2、于2018年12月28日、2019年5月11日、2019年5月28日和2020年8月20日四次实地走访国风塑业,对生产线的状态进行查看,并对国风塑业相关业务负责人进行访谈,确认生产线于访谈时尚处于试生产阶段,未达到合同约定的验收条件,并取得访谈提纲;
    
    3、查询了国风塑业关于发行人向其销售生产线的相关公告及定期报告,了解国风塑业对生产线试生产、转固等关键时间节点的披露情况;
    
    4、访谈了发行人管理层,了解了发行人向国风塑业销售生产线的原因、盈利模式,以及对销售生产线业务的规划;
    
    5、对发行人销售生产线业务的合同金额和收款情况进行了发函确认;
    
    6、获取了发行人生产线存货的成本明细,对报告期各期的成本发生及归集情况进行复核;
    
    7、查询了成套智能设备上市公司销售质保金与销售维修费情况,与发行人质保金计提比例进行对比分析。
    
    (二)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我们认为:
    
    1、销售生产线为发行人偶发业务,该业务不会持续发生;
    
    2、发行人销售生产线收入确认时点准确,符合新收入准则的规定;
    
    3、发行人销售生产线质保金计提比例为1%,质保金计提情况符合行业惯例;
    
    4、截至本问询函回复出具之日,发行人共收取销售生产线合同总额86.10%的款项。受客户办理结算付款手续流程较长或自身资金周转安排等原因影响,发行人实际收款情况与销售合同及验收协议约定存在差异。
    
    问题5.关于外销
    
    根据问询回复,报告期各期外销收入金额分别为1,567.87万元、1,428.78万元、1,440.73万元和363.11万元;根据客户销售合同或订单,将货物发运出库并完成出口报关时,根据合同订单、出库单、装箱单和出口报关单等凭据确认收入。
    
    请发行人结合境外销售的贸易方式,说明以报关单作为收入确认依据的合理性。
    
    请申报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请发行人结合境外销售的贸易方式,说明以报关单作为收入确认依据的合理性
    
    报告期内公司的境外销售全部为一般贸易方式,与客户的合同基本约定以FOB 或CIF作为贸易条款,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规定,在这两种交货条件下,货物均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即完成交付,控制权和风险报酬实现转移,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需要以客户验收作为控制权和风险报酬转移条件。
    
    公司外销货物在完成报关手续并取得报关单据时,货物也随即装船,在货物装船离港后由承运人出具提单。报关单是方便及时取得且记录交易信息完整准确的出口交易外部证据,是用于确认出口收入的主要依据之一。提单日期等于或者晚于报关单上出口日期,但间隔时间一般在24小时左右,间隔较短。鉴于此,货物报关出口后,即可视同控制权已转移,因此公司以报关单作为收入确认依据,以报关单上出口日期作为出口收入确认时点具有合理性,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二、请申报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申报会计师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我们主要履行了如下核查程序:
    
    1、获取了发行人与外销相关的内控制度文件,结合外销合同及订单核查外销收入确认政策的合理性;
    
    2、查询《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了解发行人出口业务模式下的货物交付、风险报酬转移的规定,与发行人的财务处理进行比对;
    
    3、获取发行人的外销订单、出口报关单、提单及海关电子口岸系统数据,比对货物报关单的出口时间、提单时间差异情况;
    
    4、获取发行人报告期内的收入明细表,对外销收入执行截止测试,确定是否存在收入跨期情况。
    
    (二)申报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我们认为:
    
    发行人以报关单作为收入确认依据具有合理性,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问题6.关于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
    
    根据问询回复:(1)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中逾期款项占比分别为35.50%、36.29%、29.43%和41.32%;坏账计提比例分别为14.31%、11.94%、9.54%和 10.61%;(2)报告期各期公司应收票据账面价值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0.17%、29.08%、20.55%和 41.50%;报告期各期票据结算比例分别为61.01%、71.52%、48.57%和64.96%;(3)2019年末公司基于历史损失率和前瞻性调整损失率计算出预期信用损失率,低于原金融工具准则的坏账备计提比例。基于谨慎性和一致性的会计原则,公司实际执行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与原金融工具准则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一致。
    
    请发行人说明:(1)2020年6月末逾期款项占比较高的原因,坏账计提是否充分,截至目前各期末逾期款项的还款情况;(2)票据结算比例较高及变动的原因;(3)未基于计算出的预期信用损失率计提信用损失准备的原因,基于谨慎性、一致性考虑对预期信用损失率进行调整是否符合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
    
    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说明对报告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核查方式、核查过程、核查比例、取得的核查证据,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发行人说明
    
    (一)2020年6月末逾期款项占比较高的原因,坏账计提是否充分,截至目前各期末逾期款项的还款情况
    
    1、2020年6月末逾期款项占比较高的原因,坏账计提是否充分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中逾期款项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0-06-30      2019-12-31      2018-12-31      2017-12-31
      期末应收款项余额        5,958.50         7,208.15        4,905.00         3,740.51
          逾期金额            2,462.02         2,121.38        1,779.79         1,327.72
          逾期占比             41.32%         29.43%         36.29%         35.50%
    
    
    公司会根据客户的经营规模、资本实力、财务状况、采购规模等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期末根据评定结果对客户应收账款超信用期的期限及信用额度进行管理,并据此安排货款催收及后续交易。报告期内,公司部分客户存在逾期的情况,公司应收账款回款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
    
    2020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中逾期款项占比上升,逾期应收账款金额较2019年末增长幅度较小,变动受主要客户收入月度波动的影响,以及少部分客户受疫情影响回款有所延缓,公司应收账款回款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
    
    根据以前年度情况来看,逾期应收账款绝大部分能够于期后收回,出现实质性坏账的情形较少。公司已于报告期各期末参考预期信用损失率对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坏账计提充分。
    
    2、截至目前各期末逾期款项的还款情况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各期末逾期款项的还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0-06-30      2019-12-31      2018-12-31      2017-12-31
          逾期金额            2,462.02         2,121.38        1,779.79         1,327.72
          还款金额            1,589.40         1,655.95        1,496.99         1,007.63
      还款金额/逾期金额         64.56%         78.06%         84.11%         75.89%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2017年末-2019年末逾期款项已基本收回,针对镇江博昊科技有限公司等个别客户的逾期未收回款项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或核销。
    
    除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镇江博昊科技有限公司应收账款外,公司2020年6月末逾期款项尚有24.61%未收回,主要为嘉兴中易碳素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泛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北恒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客户的逾期款项。公司与上述客户在合同中约定的信用期为月结30天或当月结,受疫情及客户自身资金周转安排等原因影响,上述客户存在货款逾期的情形。由于公司与该等客户历史合作情况良好,且历史上未发生过款项无法收回的情况,公司给予其一定的超合同信用期信用额度。上述客户的欠款金额均保持在公司制订的信用额度范围内,且处于持续回款中。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对上述客户的应收账款账龄均在1年以内,发生信用损失的风险较小,公司按照5%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结合公司给予该等客户的超信用期期限、信用额度及历史回款情况,预计该部分逾期款项将于2020年末收回。
    
    (二)票据结算比例较高及变动的原因
    
    报告期各期,公司票据结算金额分别为 8,483.26 万元、18,144.64 万元、12,698.41万元和8,427.06万元,占公司销售收入(含税)的比例分别为61.01%、71.52%、48.57%和 64.96%。公司于 2017 年和 2018 年分别收取国风塑业票据1,674.60万元和1,799.04万元,相关收入于收取票据当年尚未实现,若剔除该部分影响,报告期各期,公司票据结算金额占公司销售收入(含税)的比例分别为48.97%、64.43%、48.57%和64.96%。
    
    报告期内,公司票据结算比例较高。采用票据结算在境内同行业公司中较为常见,占比有所不同,主要受客户结构等因素影响。
    
    2018 年,公司票据结算金额及比例上升,主要原因系公司销售规模扩大,为了加快结算,公司逐渐接收风险较低、期限较短的银行承兑汇票回款。
    
    2019 年,公司票据结算金额及比例下降,主要原因系公司对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碳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益科技、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客户销售规模扩大,其主要采用银行转账方式进行结算。
    
    2020年1-6月,公司票据结算比例上升,主要原因系受收入月度波动的影响,上海瑞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冬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碳元科技等以票据结算为主的客户当期回款金额较大。
    
    综上所述,公司票据结算比例及变动合理。
    
    (三)未基于计算出的预期信用损失率计提信用损失准备的原因,基于谨慎性、一致性考虑对预期信用损失率进行调整是否符合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
    
    根据信用风险特征对应收账款进行划分,公司应收账款主要为以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的组合。公司在确定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公司参照历史经验信息、结合当前状况并考虑前瞻性因素,运用账龄迁徙法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率时,会存在前瞻性因子选取的完整性及权重设置的准确性等固有局限;(2)运用账龄迁徙法计算得出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均低于原金融工具准则下的坏账计提比例;(3)公司应收账款账龄主要集中在一年以内,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运用账龄迁徙法计算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4.50%,与原金融工具准则下的坏账计提比例5.00%接近。因此,基于谨慎性考虑,同时结合公司应收账款的实际情况对预期信用损失率进行调整,保持了财务数据的一致性与可比性,符合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
    
    二、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说明对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核查方法、核查比例、核查证据和核查结论
    
    (一)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我们主要履行了如下核查程序:
    
    1、访谈了发行人销售人员、财务人员,了解发行人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和管理制度及票据相关管理制度,并测试了相关内控制度是否持续有效执行;
    
    2、获取了发行人期末应收账款明细表及期后回款明细表,了解期末逾期款项是否仍在公司信用管理制度规定的期限及额度范围内,了解客户未按时回款的原因,检查其期后回款情况并评价管理层对相应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
    
    3、获取了发行人的票据备查簿和应收票据明细账,了解发行人票据收取与销售的匹配性;
    
    4、了解了发行人预期信用损失率的计算方法及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的合理性。
    
    (二)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我们认为:
    
    1、2020年6月末发行人逾期款项占比较高,主要受客户收入月度波动的影响,以及少部分客户受疫情影响回款有所延缓,坏账计提充分;
    
    2、截至目前,发行人2017年末-2019年末逾期款项已基本收回,2020年6月末逾期款项尚有部分未收回,预计将于2020年末收回;
    
    3、发行人票据结算比例较高,在境内同行业公司中较为常见。报告期内,发行人票据结算比例及变动合理;
    
    4、报告期内,发行人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合理,符合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
    
    问题7.关于存货
    
    根据问询回复:(1)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价值分别为849.09万元、2,883.44万元、2,170.54万元和1,621.84万元,在手订单覆盖率分别为60.26%、9.39%、10.25%和7.98%;(2)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原材料PMDA的库存数量分别为32.08吨、28.93吨、16.72吨和23.11吨;原材料ODA的库存数量分别为32.63吨、46.19吨、19.31吨和52.46吨;(3)报告期内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请发行人说明:(1)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库存商品金额逐年下降的原因;(2)在手订单覆盖率自2018年起大幅下降的原因,备货政策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在手订单覆盖率较低是否符合行业惯例,报告期各期末库存商品实现销售的时点,2020年6月末在手订单覆盖率较低的原因,视情况提示存货在手订单覆盖率较低的风险;(3)报告期各期末PI薄膜、C组分的库存情况及变动原因,PMDA与ODA库存数量变动较大的原因,各原材料的存货周转率情况,库存量与备货政策的匹配性;(4)结合发行人产品的生命周期说明对库龄为 1-2年的存货不计提减值准备的原因及合理性,后续是否均实现销售,报告期内是否存在存货报废的情况。
    
    请申报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发行人说明
    
    (一)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库存商品金额逐年下降的原因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价值分别为849.09万元、2,883.44万元、2,170.54万元和1,621.84万元,占存货账面价值的比重分别为46.86%、32.60%、21.73%和16.55%。
    
    2019年末,公司库存商品金额下降,主要原因系随着主要原材料PMDA和ODA采购价格下降,公司库存商品单位成本较2018年下降26.78%,库存商品数量较 2018年变动幅度较小。
    
    2020年6月末,公司库存商品金额下降,主要原因系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行业加速复工复产后,下游需求量增大,导致公司出货量高于生产量。
    
    (二)在手订单覆盖率自2018年起大幅下降的原因,备货政策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在手订单覆盖率较低是否符合行业惯例,报告期各期末库存商品实现销售的时点,2020年6月末在手订单覆盖率较低的原因,视情况提示存货在手订单覆盖率较低的风险
    
    1、在手订单覆盖率自 2018 年起大幅下降的原因,备货政策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在手订单覆盖率较低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库存商品的在手订单覆盖率分别为 60.26%、9.39%、10.25%和 7.98%。2017 年末,公司库存商品的在手订单覆盖率较高,主要原因系公司6、7号线于2017年底建设完成投产,产能尚未完全释放,期末库存商品金额较小。2018 年起,随着公司产能扩大,期末在手订单覆盖率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备货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订单具有小批量、多频次的特点,且产品的通用性较强,并须保证连续生产,因此公司实行以销定产和市场需求预测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期末库存商品的订单覆盖率相对较低,符合行业惯例。
    
    2、报告期各期末库存商品实现销售的时点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库存商品数量与期后产品销售数量的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吨
    
            项目          2020-06-30      2019-12-31      2018-12-31      2017-12-31
      期末库存商品数量           86.31          111.02          107.97           33.16
     期后三个月销售数量         248.82          159.09           62.34          120.94
     期后三个月销售比例       288.29%        143.29%         57.74%        364.71%
     期后五个月销售数量              -          248.92          131.97          201.52
     期后五个月销售比例              -        224.20%        122.23%        607.68%
    
    
    注:上表库存商品数量为热控PI薄膜、电子PI薄膜、电工PI薄膜三类产品的数量。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库存商品实现销售的时点如下:
    
                项目             2020-06-30    2019-12-31    2018-12-31    2017-12-31
          期末库存商品数量             86.31        111.02        107.97         33.16
         期后六个月销售数量               -         98.67        100.47         24.58
         期后六个月销售比例               -       88.88%       93.05%       74.13%
          期后一年销售数量                -             -        102.75         30.14
          期后一年销售比例                -             -       95.16%       90.89%
     截至2020年9月末销售数量           79.92        107.65        107.97         33.16
     截至2020年9月末销售比例         92.60%       96.96%      100.00%      100.00%
    
    
    注:上表库存商品数量为热控PI薄膜、电子PI薄膜、电工PI薄膜三类产品的数量。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2017年末和2018年末的库存商品均已实现对外销售;其中,约90%-95%的库存商品于1年内实现对外销售。公司实行以销定产和需求预测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产品的通用性较强,因此存在部分库存商品库龄较长的情况,公司会定期对库龄超过1年的存货进行优先发货处理,后续均实现对外销售。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月末库存商品分别实现96.96%和92.60%的对外销售,期后销售情况良好,尚未完成销售的产品处于正常待售状态。
    
    3、2020年6月末在手订单覆盖率较低的原因
    
    公司订单具有小批量、多频次的特点。2020年6月末,公司库存商品在手订单覆盖率较低,系公司根据订单获取及产品库存情况安排出货导致的正常波动。公司客户持续向公司下达订单,下达订单时间节点存在的一定差异,报告期内公司获取订单的批量、频次基本保持稳定。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共销售PI薄膜248.82吨,占2020年6月末库存商品数量的288.29%,期后销售情况良好。
    
    4、提示存货在手订单覆盖率较低的风险
    
    公司已在招股说明书“第四节 风险因素”部分补充披露如下:
    
    “(六)存货在手订单覆盖率较低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库存商品的在手订单覆盖率分别为60.26%、9.39%、10.25%和7.98%。公司订单具有小批量、多频次的特点,且产品的通用性较强,并须保证连续生产,因此公司实行以销定产和需求预测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期末库存商品的订单覆盖率相对较低。若公司无法根据产品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并通过不断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持续获取订单,可能会导致产品滞销,从而发生存货跌价的风险。”
    
    (三)报告期各期末 PI 薄膜、C 组分的库存情况及变动原因,PMDA 与ODA库存数量变动较大的原因,各原材料的存货周转率情况,库存量与备货政策的匹配性
    
    1、报告期各期末PI薄膜、C组分的库存情况及变动原因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对外采购PI薄膜、C组分的库存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吨
    
      项目      2020-06-30        2019-12-31        2018-12-31         2017-12-31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PI薄膜     66.23      2.99  110.51     4.81  105.41        4.05     79.49     4.46
     C组分     68.68     17.28   11.02     2.82   24.57        4.51     19.52     4.05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对外采购PI薄膜的库存金额分别为79.49万元、105.41万元、110.51万元和66.23万元。2017年末-2019年末,公司对外采购PI薄膜的库存数量变动幅度较小,库存金额变动主要受采购价格变动影响。2020年6月末,公司对外采购PI薄膜库存金额及数量较2019年末下降,主要原因系随着公司产能扩大,对外采购PI薄膜的情况逐渐减少。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C组分的库存金额分别为19.52万元、24.57万元、11.02万元和68.68万元。2017年末-2019年末,公司C组分的库存数量波动较小。2020年6月末,公司C组分库存金额及数量较高,主要原因系因疫情影响,公司在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市场预期下,为保证生产经营需求,适度增加原材料备货。
    
    2、PMDA与ODA库存数量变动较大的原因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PMDA和ODA的库存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吨
    
        项目      2020年1-6月         2019年度         2018年度         2017年度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项目      2020年1-6月         2019年度         2018年度         2017年度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PMDA      75.16    23.11    57.92    16.72   333.45    28.93  282.90    32.08
       ODA       348.20    52.46   128.14    19.31   372.39    46.19  218.54    32.63
    
    
    2018年末,公司PMDA和ODA库存数量较2017年末变动幅度较小。
    
    2019年末,公司PMDA和ODA库存数量较2018年末下降,主要原因系PMDA和ODA市场供应增加,采购价格呈下降趋势,公司适当降低了采购批量以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同时减少资金占用。
    
    2020年6月末,公司PMDA和ODA库存数量较2019年末上升,主要原因系因疫情影响,公司在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市场预期下,为保证生产经营需求,适度增加原材料备货。
    
    3、各原材料的存货周转率情况
    
    报告期各期,公司各原材料的存货周转率情况如下:
    
        项目        2020年1-6月          2019年度        2018年度       2017年度
       PMDA                   10.70           10.22           13.50           10.29
        ODA                    4.64           6.80            7.14           8.02
       PI薄膜                     4.91            8.80           10.80           26.42
       C组分                     4.65           12.25           13.85            8.16
    
    
    注:原材料周转率=原材料当期采购金额/原材料期初期末平均余额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材料的周转次数约为10次左右,原材料周转情况良好。
    
    4、库存量与备货政策的匹配性
    
    公司根据价格走势、库存情况进行原材料备货。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约为该等原材料的1-2个月耗用量。2020年6月末,公司C组分的期末库存量约为3个月的耗用量,主要原因系公司在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市场预期下适度增加原材料备货,符合公司备货政策。公司主要原材料库存量与公司备货政策相匹配。
    
    (四)结合发行人产品的生命周期说明对库龄为1-2年的存货不计提减值准备的原因及合理性,后续是否均实现销售,报告期内是否存在存货报废的情况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库龄1-2年存货占比约为3%,占比较小,公司对库龄为1-2年的存货未计提减值准备,主要原因如下:
    
    1、产品的生命周期较长
    
    公司PI薄膜等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较长,在干燥环境下正常储存,保质期为4-5年。库龄1-2年的产品仍属于合格产品,机械、电性能、耐热性等产品性能指标都处于正常状态,损坏变质与跌价的风险相对较小。
    
    2、库龄1-2年存货后续均实现销售,期末存货减值测试未发现存货跌价
    
    公司会定期对库龄超过1年的存货进行优先发货处理,截至本问询回复出具之日,2017年末-2019年期末库龄1-2年存货后续均实现对外销售,2020年6月末库龄1-2年存货预计将于2020年末实现对外销售。同时,公司每年末按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对账面存货进行减值测试,经测试,不存在存货减值情形。
    
    3、报告期内不存在存货报废的情况
    
    公司制定健全的存货进销存管理与存货入库检测等相关内控制度,并在报告期内严格执行。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存货报废的情况。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对存货实施全面盘点清查,未发现存货积压、毁损、需要报废的情形。
    
    综上所述,公司存货生命周期较长,2017年末-2019年期末库龄1-2年存货后续均实现对外销售,2020年6月末库龄1-2年存货预计将于2020年末实现对外销售,报告期内不存在存货报废的情况,不计提减值准备具有合理性。
    
    二、请申报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申报会计师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我们主要履行了如下核查程序:
    
    1、访谈了发行人采购人员、生产人员、仓储人员,了解发行人的采购周期、生产周期、备货政策及各类产品的保质期等;
    
    2、获取了发行人存货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测试了存货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持续有效执行;
    
    3、获取了报告期各期末存货余额明细表以及库龄明细表,分析了发行人存货的周转情况,实地查看存货是否存在呆滞、积压、坏损与过时等情况;
    
    4、获取了发行人报告期各期末的在手订单明细及销货明细,分析库存商品订单支持情况及期后销售情况;
    
    5、了解公司存货减值测试方法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
    
    6、获取了发行人存货明细账和存货盘点表,在报告期各期末盘点日对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存货进行实地抽盘、监盘。
    
    (二)申报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我们认为:
    
    1、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库存商品金额变动合理;
    
    2、发行人期末库存商品的订单覆盖率相对较低,符合行业惯例;报告期各期末的库存商品期后销售情况良好;
    
    3、发行人主要原材料期末库存量与备货政策相匹配,各原材料的存货周转率情况良好;
    
    4、公司存货生命周期较长,2017年末-2019年期末库龄1-2年存货后续均实现对外销售,2020年6月末库龄1-2年存货预计将于2020年末实现对外销售,报告期内不存在存货报废的情况,不计提减值准备具有合理性。
    
    (本页无正文,为《关于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审核问询函有关财务问题的专项回复》签章页)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注册会计师:
    
    凡章
    
    中国·北京 中国注册会计师:
    
    王金云
    
    2020年 月 日

查看公告原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瑞华泰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