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列控:2016年1-5月投资机构调研情况

来源:上交所 2016-06-01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思维列控 思维列控2016年1-5月投资机构调研情况

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 1-5 月投资机构调研情况

一、投资机构调研情况概述

1、现场调研情况

2016 年 1-5 月,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共

接待投资机构现场调研 31 家,电话调研 1 次,其中部分投资机构来公司现场调

研 2 次及以上。

2、参加投资机构组织的调研会情况

2016 年 4 月 21 日,公司参加了中信建投组织的上市公司投资者调研会,于

当日参加一对一调研一次、一对多调研两次,与 11 家投资机构进行了沟通交流。

3、参加机构调研的人员

公司董事会秘书刘冬梅女士、证券事务代表汪俊锋、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骆

开尚。

4、思维列控 1-5 月机构调研清单:

日期 投资机构 调研形式

2016 年 1 月 7 日 大成基金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7 日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7 日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21 日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21 日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21 日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21 日 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21 日 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21 日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21 日 润辉投资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21 日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21 日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21 日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21 日 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21 日 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1 月 21 日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2 月 17 日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思维列控 思维列控2016年1-5月投资机构调研情况

2016 年 3 月 9 日 祥鸣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3 月 10 日 台湾富邦综合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调研

2016 年 3 月 15 日 北京同创金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3 月 15 日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3 月 24 日 金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3 月 25 日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4 月 21 日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 4 月 21 日 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

2016 年 4 月 21 日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6 年 4 月 21 日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6 年 4 月 21 日 和璞(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建投组织的上市公司投资

2016 年 4 月 21 日 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者调研会

2016 年 4 月 21 日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 4 月 21 日 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6 年 4 月 21 日 建信基金管理公司

2016 年 4 月 21 日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6 年 4 月 21 日 深圳厚德广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6 年 4 月 22 日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4 月 22 日 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5 月 11 日 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5 月 19 日 华创证券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5 月 20 日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5 月 20 日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5 月 20 日 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5 月 20 日 深圳德威资本投产管理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5 月 20 日 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5 月 25 日 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5 月 25 日 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2016 年 5 月 26 日 兴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现场调研

二、调研主要内容概要

(一)董事会秘书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3 年,位于郑州市国家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注册资本 1.6 亿元,现有职工 800 余人。公司是我国最早致力于

列车运行安全控制、行车安全监测和铁路信息化等铁路行车安全控制整体解决方

案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国家规划布局

思维列控 思维列控2016年1-5月投资机构调研情况

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

2015 年 12 月 24 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思维列控,股

票代码 603508),是我国列控领域内首家主板上市公司。公司目前拥有三个全资

子公司。

二十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服务铁路运输安全。公司研制的具有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全国铁路 2 万余台机车和时速 250 公里

动车组上普及应用,为保障铁路行车安全和支撑相关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公司列控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40%。

未来,公司将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凭借在列车运行安全控制、行车安全监测

和铁路信息化方面积累的成熟经验和资源优势,专注于铁路运输安全与效率两大

主题,将公司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信息化系统提供商”。

(二)互动交流主要问题

1、公司的主要业务情况,主要产品的市场竞争情况如何?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研发、升级、产业化及技术支持,向

客户提供适用于我国铁路复杂运营条件和高负荷运输特点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行车安全监测系统、LKJ 安全管理及信息化系统等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 LKJ 系统和机务安防系统,代表产品有 LKJ2000、CMD

系统车载子系统、6A 音视频显示终端。近年来,公司 LKJ2000 的市场占有率持

续提升,到 2015 年末公司 LKJ2000 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43.7%;公司 6A 音视频显

示终端市场优势明显,目前该产品的供应商共 3 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作为最先成功研制出 CMD 系统车载子系统的单位之一,在 4 家 CMD 供应商中公司

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CMD 系统车载子系统的市场占有率约为 30%。

2、公司 2015 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5 年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研发了 LKJ2000 的新型主控插件

等核心部件,带动了 LKJ2000 单价提升;另外 CMD 系统车载子系统于 2015 年批

量推广,带动公司机务安防业务的收入增长。

3、公司的创业历程

上世纪 80 年代,我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主要通过地面信号向司机提供视觉

信号,由火车司机控制列车安全行驶。受地形、气候等条件影响,司机往往不能

思维列控 思维列控2016年1-5月投资机构调研情况

及时看到前方信号机的显示状态,存在冒进信号的危险,容易发生事故。为扭转

局面,80 年代,我国尝试引进国外的列控系统(如法国 TVM 系统),但是受到我

国既有闭塞制式的复杂多样性等基本国情限制,国外的列控系统在我国试验效果

并不理想。因此 80 年代后期,我国开始致力于立足基本国情、适应我国铁路运

输和管理体制特点的列控系统研究。

公司实际控制人作为铁路行业技术人员,看到了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迫

切需求和市场空白,发现了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可行途径。

90 年代初公司创立,公司创业团队正式启动了第一代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

研制。与此同时,全国多个铁路局开始组织开发车载列车运行控制装置,共有 7

种型号车载装置试验运行。在此背景下,公司研制的 JK-2H 装置以其特有的车载

线路数据预存储方式、较高的安全性、契合我国铁路管理需求等特点,扭转了长

期以来铁路列车运行安全管理的被动局面、产生了较好的安全效益,在各种列控

装置试验中使用数量最多,并最终实现了在全路推广,奠定了公司的行业地位。

4、公司 LKJ2000 与 ATP 的关系?

目前,我国国家铁路使用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主要有 LKJ2000 和 ATP 两种。

二者实现的主要功能基本相同,均是防止列车运行超速,防止列车闯信号等。其

中 LKJ2000 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列控系统,适用于所有铁路机车和时速 250 公里动

车组;ATP 适用于所有动车组。

5、公司新型列控与 LKJ2000 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公司在研的新型列控系统,是在总结既有列控系统技术经验和借鉴国际列控

行业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发的。新型列控系统采用了二乘二取二安全计算机技

术,安全完整度等级达到了国际交通行业最高级别 SIL4 等级,适应了我国铁路

运输安全领域不断发展的行车控制与管理需求。新型列控系统研制和试验完毕

后,将取代既有的 LKJ2000 系统在我国铁路行业进行换代推广。

根据我国铁路列控系统技术规范 CTCS 对不同列控系统应用领域的划分,新

型列控系统与 ATP 分别适用于不同的 CTCS 级别,互相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6、公司主要产品未来的毛利率变化情况?

2015 年,公司产品总体毛利率为 62.88%,较 2014 年减少 0.67 个百分点,

其中 LKJ 系统毛利率为 65.92%,同比增加 3.39 个百分点,机务安防产品毛利率

思维列控 思维列控2016年1-5月投资机构调研情况

为 53.67%,同比减少 13.63 个百分点。预计未来公司产品的总体毛利率变化不

大,但由于市场竞争程度和技术难度不一,不同产品的毛利率存在较大差异。

7、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驱动因素有哪些?

“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 3.5 万亿元至 3.8 万亿元,

建设新线 3 万公里,至 2020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5 万公里。全国铁路“十

三五”将延续“十二五”期间的积极发展态势。目前,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 LKJ

系统和机务安防系统,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铁路机车、动车组、铁路管理部门。

因此,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

1)轨道交通市场环境向好,较高的投资强度有利于市场成长。“十二五”期

间,轨道交通车载信息化平台持续完善,预计“十三五”期间,轨道交通信息化

应用将取得深入发展;

2)列控领域,公司 LKJ2000 存量进一步提升,既有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未来

面临升级换型;

3)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和城市群建设将进一步拉动新造车需求的增长,带

动 LKJ 设备的增长;

4)6A、CMD 等车载信息化平台产品持续推广;

5)机务、车务安防业务实现市场开拓,客户群体和产品应用范围进一步扩

大;

6)地铁等轨道交通领域的信息化产品的研发及推广。

8、未来公司业务的发展重点在哪些方面?

自公司成立以来,公司持续巩固列控业务的市场地位,并在列控业务的基础

上优化业务布局,开拓了机务安防业务,降低了公司业务及产品单一的经营风险。

截至 2015 年末,公司 LKJ 系统收入 5.52 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75.03%,

因此列控业务仍是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预计未来 3 至 5 年,列控相关业务仍将

是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

9、除既有产品外,公司是否有其他新产品、新项目?

长期以来,公司与铁路客户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公司在推进募投项目进

展的同时,开展基础技术研究,密切关注铁路客户需求,储备了一批新课题、新

项目。

思维列控 思维列控2016年1-5月投资机构调研情况

10、公司未来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抓住国家轨道交通发展机遇,围绕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公司

在铁路行车安全系统方面积累的成熟经验和资源优势,在城际铁路、市域铁路、

地铁等其它轨道交通领域进行业务拓展,实现基于铁路业务的多元化产业链延

伸,实现由产品经营向产业经营的战略转型,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轨道交通安

全控制与信息化系统提供商”。

1)强化铁路列控、机务安防等核心业务,加快培育电务安防、车务安防等

行车安全信息化支柱业务,巩固公司的行业优势地位。

2)顺应全球产业整合趋势,进军国际轨道交通市场。通过强化国际化业务

布局,拓展国际化业务渠道,以列控产品为依托持续开拓国际市场。

3)布局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地铁等其他轨道交通业务,在轨道交通各细

分领域努力培育新业务,开拓城市轨道交通市场。

4)培育轨道交通外业务,为公司长远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保证公司稳健

发展与成长。

5)坚持以产业为本、资本驱动、人才拉动的产融学互动发展模式,在公司

进一步做强实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资本平台,加快形成“实体经营+

资本运营”的双驱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格局。

11、公司未来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布局内生外延的“实体经营+资本运营”双驱模式,围绕轨道交通信息化进

行技术整合、市场整合、产业整合,以资本为工具优化公司产业布局,加快实现

在轨道交通各领域的产业扩张。

查看公告原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思维列控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