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简称:瀚蓝环境 股票代码:600323 编号:临 2016—026
债券简称:11 发展债 债券代码:122082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与瑞曼迪斯工业服务国际有限公司签署《合资经营协议》
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投资标的名称:佛山瀚蓝瑞曼迪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名称以工商部门核
准的名称为准)
投资金额:瀚蓝环境下属全资子公司出资 510 万元人民币,股权占比 51%
一、对外投资概述
(一)对外投资的基本情况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与瑞曼迪斯工业服务国际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瑞曼迪斯”)于 2015 年 12 月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以下简
称“备忘录”),详见公司于 2015 年 12 月 19 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 及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的《瀚蓝环境
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的公告》(临 2015-046)。根据备忘录,
公司与瑞曼迪斯将在佛山成立一个投资公司,在佛山共同开展危险废弃物的资源
再生以及终端处理业务。
近日,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佛山市南海瀚蓝固废处理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瀚蓝固废”)与瑞曼迪斯正式签订《合资经营协议》,双方协议共同成立一
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首期 1000 万
元人民币,其中瀚蓝固废以现金形式出资,金额 510 万人民币,股权占比 51%;瑞
曼迪斯以现汇形式出资,金额 490 万人民币或等值的欧元,股权占比 49%。
(二)决策程序:本次投资事项已经总经理会议通过,无需提交董事会审议。
(三)本次投资不属于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二、投资标的基本情况
1、名称:佛山瀚蓝瑞曼迪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名称以工商部门核准的名称
为准)
2、地址:中国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
3、注册资本:首期 1000 万元人民币。瀚蓝固废以现金形式出资,金额为 510
万元人民币,股权占比 51%;瑞曼迪斯以现汇形式出资,金额为 490 万元人民币
或等值的欧元,股权占比 49%。
4、经营范围: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再利用、安全处置;危险废物
项目的投资、运行与咨询,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以及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内的技
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
5、权力和管理机构:董事会为合资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由五名成员组成,
包括一名董事长及一名副董事长。 其中,瀚蓝固废委派三名成员,瑞曼迪斯委
派两名成员。董事长及法人代表由瀚蓝固废委派担任, 副董事长由瑞曼迪斯委
派担任。
三、对外投资合同的主要内容
1、出资安排
(1)在合资公司首份《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 3 个月内,瀚蓝固废以现金形
式出资,金额为 510 万元人民币;瑞曼迪斯以现汇形式出资,金额为 490 万元人
民币或等值的欧元。
(2)根据合资公司对资金的实际需要,经各方同意及合资公司董事会决议后,
出资时间可更改。
2、在合资公司经营期限内,双方及其子公司或关联公司均不得直接或间接地
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从事提供与合资公司开展的危险废物处置项目或与合资公司
提供相关服务相同、类似或相竞争的服务,或与开展上述服务的其他个人、公司
或实体进行合作从事提供与合资公司开展的危险废物处置项目或与合资公司提供
相关服务相同、类似或相竞争的服务。其他地区不限制。若违反以上条款,则违
约方应就各项及全部违约情形向合资公司及守约方支付一笔合计金额最高为 1000
万元人民币或等值的欧元的违约赔偿金。
四、对外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此次与瑞曼迪斯合作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及战略意义,将为公司未来增长带来
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润增长点:
1、通过布局危废处理领域,进一步完善固废处理业务链条并实现相关多元化
扩张,进一步推动资源及产业协同,提升公司固废处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
公司行业影响力。
2、通过与作为德国及欧洲最大的知名专业固废处理公司瑞曼迪斯的合作,有
利于公司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公司危废处理市场积累经验和基础。
3、目前,双方已着手推动首个实体项目佛山绿色工业服务中心的前期准备工
作,通过设立该合资公司并尽快推动佛山工业危废处理项目落地,有利于公司抢
先占领佛山工业危废处理市场。
五、对外投资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1、合资公司的设立需获得国家商务主管部门的批准。双方将密切沟通协调,
确保公司的设立满足国家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
2、合资公司的经营业务及未来的项目属于危废处理,需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
许可。双方将发挥各自所长,充分利用瑞曼迪斯拥有的技术优势、管理经验和公
司在佛山地区的市场优势和影响力,促成项目在佛山落地。
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6 年 5 月 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