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640 公司简称:号百控股
号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号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
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
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15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 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
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
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
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
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
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
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
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1. 公司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有效 □无效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
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
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3. 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
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4.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适用 √不适用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
的因素。
5.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一致
√是 □否
6.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是否与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一致
√是 □否
三.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1.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2015 年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涵盖了公司及下属各级子公司。具体
包括:号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尊茂酒店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号百商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其子
公司、翼集分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国脉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国脉实验工厂、号百博宇(上
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私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 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占比:
指标 占比(%)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之比 100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之比 100
3.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
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五大要素开展,从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执
行有效性两个方面开展评价工作。主要业务和事项涵盖了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投融资项目管理、筹资管理、担保业务、关联
交易、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信息系统、产品开发、知识产权、税务及发票管理等方面。
4. 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主要包括:
重要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未经适当审批,导致会计政策使用不当;
对于非日常交易事项、交易和会计科目缺乏明确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或事项未根据公司最近信息
和管理层对企业运营的理解做出,记录、处理和汇报非日常交易和事项没有获得相关的、充分的可靠的
数据;
重大事项,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公允价值的计量、收购兼并、资产减值等的会计处理不合
理,会导致会计信息扭曲,无法如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
资产、负债账实不符,虚增或虚减资产、负债;资产计价方法随意变更;提前、推迟甚至不确认资
产、负债等;
对报表的调整未经适当授权,审核,监督,导致财务报告有舞弊的可能性;
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审核不严或审计不当,出现报告虚假和重大遗漏,可能误导投资人等报告使用
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
付款审核不严格、付款方式不恰当、付款金额控制不严,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由于筹融资方案制定不合理或决策不当,可能造成公司负债结构失衡,长短期借款结构不合理引发
偿债风险等;
未经授权对外订立担保合同,或者担保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可能导致企业诉讼失败、权
利追索被动、经济利益和形象信誉受损;
未经授权发货或发货不符合合同约定,可能导致货物损失或客户与企业的销售争议、销售款项不能
收回。
5. 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是否存
在重大遗漏
□是 √否
6. 是否存在法定豁免
□是 √否
7. 其他说明事项
无
(二).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相关制度规定,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1. 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是否与以前年度存在调整
□是 √否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
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
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
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潜在错报金额占 大于 5% 3%-5% 小于 3%
利润总额的百分
比
说明:
潜在错报金额占利润总额的百分比,如大于5%为重大缺陷、在3%-5%为重要缺陷、小于3%为一般缺陷。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造成现金流断裂,现金周转不灵,即使通过各方努力也无法解决
重要缺陷 对现金流造成较大影响,现金周转较大困难,需通过较大努力才可解决
一般缺陷 对现金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现金周转有一定的困难,但通过一定努力可以解决
说明:
具有以下特征的缺陷定义为重大缺陷: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公司更正已公布的财务报告、注册会计师发现的却未
被公司内部控制识别的当期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报、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的对外财务报告
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监督无效。
具有以下特征的缺陷定义为重要缺陷:
未依照公认会计准则选择和应用会计政策、未建立反舞弊程序和控制措施、对于非常规或特殊交易
的账务处理没有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或没有实施且没有相应的补偿性控制、对于期末财务报告过程的控
制存在一项或多项缺陷且不能合理保证编制的财务报表达到真实、准确的目标。
一般缺陷是指除上述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控制缺陷。
3.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财产损失占净资 财产损失达上年净资产的 财产损失达上年净资产的 发生财产损失为上年净资
产比例 0.25%以上 0.15%-0.25% 产的 0.15%以下
说明:
定量标准中所指的财务指标值均为公司上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数据。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1、战略影响:极大影响,导致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很难落实,或与国家经济发展趋
势严重偏离。
2、营运影响:公司治理架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无效;组织架构和职责定义非
常混乱;人员明显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安排而导致很严重的操作风险;资产安全遭
受难以挽回的损失;管理层或关键岗位员工大规模非正常流失。
3、业务影响:极大影响,导致一个或多个关键业绩指标无法达成(如资金流动性、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收入等),且偏离度极大,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造成灾难性影
响。
4、信息错报影响:公众信息(公开):错误信息可能会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截然相
反的决策,造成不可挽回的决策损失;合规信息(非公开):信息与法律法规要求
严重不符,造成公司遭受重大经济或行政处罚。
5、信息系统对数据完整性及业务运营的影响:对系统数据的完整性造成致命性威
胁,数据的非授权改动会对生产经营造成灾难性损失。对业务正常运营造成灾难性
影响,致使所有业务操作中断。
6、合规影响:重大舞弊或违法违规事件而被监管机构或司法机关勒令停业整顿、
吊销业务执照或取消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重大处罚等行政处罚措施或重
大法律诉讼;公司经营行为存在重大法律问题,面临极其严重的法律诉讼或重大的
财务损失。
7、声誉影响:在行业内产生重大负面消息并广为流传,甚至引起监管调查并导致
重大诉讼,而对公司声誉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重要缺陷 1、 战略影响:较大影响,导致一个或多个战略目标落实困难,或与国家经济发展
趋势不相符。
2、 营运影响:公司治理架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存在缺陷;组织架构和职责定
义不清晰;人员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安排而导致较严重的操作风险;资产质量
大幅下降,资产安全遭受较严重损失;一部分管理层或关键岗位员工非正常流
失。
3、 业务影响:较大影响,导致一个或多个关键业绩指标无法达成(如资金流动性、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收入等),但是偏离度较小,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产生一
定影响。
4、 信息错报影响:公众信息(公开):错误信息可能会导致使用者做出重大的错
误决策;合规信息(非公开):信息与法律法规要求不符,造成公司遭受较为
严重的经济或行政处罚。
5、 信息系统对数据完整性及业务运营的影响:对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具有重大影
响,数据的非授权改动会给生产经营带来重大损失或造成财务记录的重大错
误。对业务正常运营造成重大影响,致使业务操作大规模停滞和持续出错。
6、 合规影响:产生违法违规事件而被监管机构或司法机关调查和公开警告,处以
没收违法所得或责令整改等行政处罚措施或较严重的法律诉讼;公司经营行为
存在重要法律问题,面临重要法律诉讼或较大的财务损失。
7、 声誉影响:在行业内产生负面消息并可能进行诉讼,而对公司声誉带来较严重
的损失。
一般缺陷 1、 战略影响:有一定影响,影响公司一个或多个战略目标的落实效率或对经济环
境变化的应对效率,但是通过既有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妨碍整体战略目标的最
终实现。
2、 营运影响:人员对相应工作尚不熟悉或疏忽导致较轻微的工作失误;流程可以
达到既定目标,但是流程效率低下;对资产安全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常规应对
措施在短期内化解。
3、 业务影响:有一定影响,但是经过一定的弥补措施仍可达到关键业绩指标(如
资金流动性、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收入等)。
4、 信息错报影响:公众信息(公开):对信息使用者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影响
使用者对于事件性质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合规信息(非
公开):信息与法律法规要求不符,造成公司遭受轻微经济或行政处罚。
5、 信息系统对数据完整性及业务运营的影响:对系统数据完整性具有一定影响,
数据的非授权改动对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损失及对财务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产
生一定的影响。对业务正常运营造成一定影响,致使业务操作效率低下。
6、 合规影响:对监管机构动态跟进不及时或理解不充分,而导致应对效率低下,
但是不影响合规工作的效果;公司经营行为存在不规范性,可能面临法律纠纷
或导致一定损失。
7、 声誉影响:负面消息在行业内小规模流传,对声誉造成损害。
说明:
主要按照战略、运营、业务、信息错报、信息系统对数据完整性及业务经营的影响以及合规与声誉
等七方面的影响为定性标准的依据说明。
(三).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1. 重大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1.2. 重要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1.3. 一般缺陷
无
1.4.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
缺陷
□是 √否
1.5.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
缺陷
□是 √否
2.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2.1. 重大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否
2.2. 重要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2.3. 一般缺陷
无
2.4.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发现未完成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
大缺陷
□是 √否
2.5.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发现未完成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
要缺陷
□是 √否
四. 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1. 上一年度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本年度内部控制运行情况及下一年度改进方向
□适用 √不适用
3. 其他重大事项说明
□适用 √不适用
董事长(已经董事会授权):王玮
号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