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股份:2015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来源:深交所 2016-04-06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本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

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

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

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

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

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

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

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

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

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

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公司基本情况

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系由原浙江开山通

用机械有限公司采用整体变更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2 年 7 月 11 日在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总部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公司现持有注册号为

330800000002684 的营业执照,注册资本 85,800 万元,股份总数 85,800 万股(每

股面值 1 元)。其中,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份 A 股 43,665,080 股;无限售条件的

流通股份 A 股 814,334,920 股。公司股票于 2011 年 8 月 19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第 1 页 共 10 页

挂牌交易。

本公司属于压缩机制造行业。经营范围:压缩机、真空泵、膨胀机、鼓风机、

增压机及配件生产、销售及租赁服务;空气压缩机站工程施工,货物及技术进出

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主要产品或

提供的劳务:压缩机系列产品等。

三、公司建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一)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

1.规范公司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公

司资产的安全、完整。

3. 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遵循的基本原则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

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和公司的实际情况。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约束公司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

不得拥有超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权力。

3.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涵盖公司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

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

个环节。

4.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保证公司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

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

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5.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

制效果。

6.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

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四、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情况

第 2 页 共 10 页

公司于 2015 年 12 月 31 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设置和执行情况如下:

(一) 公司的内部控制要素

1. 控制环境

(1) 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

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公司重要业务流程

的设计和运行。公司一贯重视这方面氛围的营造和保持,建立了《员工手册》等

一系列的内部规范,并通过严厉的处罚制度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身体力行将这些多

渠道、全方位地得到有效地落实。

(2) 对胜任能力的重视

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特定工作岗位所需的用途能力水平的设定,以及对达到

该水平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全公司目前共同 2,769 员工,其中具有高级

职称的 24 人,具有中级职称的 127 人,具有初级职称的 65 人;其中博士 4 人,

硕士研究生 14 人,本科生 181 人,大专生 461 人。公司还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

针对不同岗位展开多种形式的后期培训教育,使员工都能胜任目前所处的工作岗

位。

(3) 治理层的参与程序

治理层的职责在公司的章程和政策中已经予以明确规定。治理层通过其自身

的活动并在审计委员会的支持下,监督公司会计政策以及内部、外部的审计工作

和结果。治理层的职责还包括了监督用于复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政策和程序设计

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

(4) 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

公司由管理层负责企业的运作以及经营策略和程序的制定、执行与监督。董

事会、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对其实施有效地监督。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包括信息

技术控制、信息管理人员以及财会人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对收到的有关内部控

制弱点及违规事件报告都及时作出了适当处理。本公司秉承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品牌是企业的发展的经营理论,稳健发展的经营风格,诚实守信、合法经营。

(5) 组织结构

公司为有效地计划、协调和控制经营活动,已合理地确定了组织单位的形式

和性质,并贯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比较科学地划分了每个组织单位内部

第 3 页 共 10 页

的责任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同时,切实做到与公司的控股股东“五独立”。

公司已指定专门的人员具体负责内部的稽核,保证相关会计控制制度的贯彻实

施。

(6) 职权与责任的分配

公司采用向个人或小组分配控制职责的方法,建立了一整套执行特定职能

(包括交易授权)的授权机制,并确保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报告关系和责任。为

对授权使用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及对公司的活动实行监督,公司逐步建立了预算控

制制度,能较及时地按照情况的变化修改会计系统的控制政策。财务部门通过各

种措施较合理地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较合理地保证交易和事项能

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较及时地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使财务报表的

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7) 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

公司已建立和实施了较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惩、晋升和淘汰

等人事管理制度,并聘用足够的人员,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务。

2.风险评估过程

公司制定了为振兴民族工业努力打造空气动力中国“芯”的长远整体目标,

并辅以具体策略和业务流程层面的计划将企业经营目标明确地传达到每一位员

工。公司建立了有效的风险评估过程,以识别和应对对公司可能遇到的包括经营

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等重大且普遍影响的变化。

3.信息系统与沟通

公司为向管理层及时有效地提供业绩报告建立了强大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

人员(包括财务人员)恪尽职守、勤勉工作,能够有效地履行赋予的职责。公司

管理层也提供了适当的人力、财力以保障整个信息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

公司针对可疑的不恰当事项和行为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机制,使管理层

就员工职责和控制责任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组织内部沟通的充分性使员工能够有

效地履行其职责,与客户、供应商、监管者和其他外部人士的有效沟通,使管理

层面对各种变化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进一步行动。

4.控制活动

公司主要经营活动都有必要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管理层在预算、利润、其他

第 4 页 共 10 页

财务和经营业绩都有清晰的目标,公司内部对这些目标都有清晰的记录和沟通,

并且积极地对其加以监控。财务部门建立了适当的保护措施较合理地保证对资产

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较合理地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

核对相符。

为合理保证各项目标的实现,公司建立了相关的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交易

授权控制、责任分工控制、凭证与记录控制、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控制、独立稽

查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等。

(1) 交易授权控制:明确了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相关内容,

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的职权,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

权范围内办理经济业务。

(2) 责任分工控制:合理设置分工,科学划分职责权限,贯彻不相容职务相

分离及每一个人工作能自动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工作的原则,形成相互制衡机

制。不相容的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

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

(3) 凭证与记录控制:合理制定了凭证流转程序,经营人员在执行交易时能

及时编制有关凭证,编妥的凭证及早送交会计部门以便记录,已登账凭证依序归

档。各种交易必须作相关记录(如:员工工资记录、永续存货记录、销售发票等),

并且将记录同相应的分录独立比较。

(4) 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控制: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

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以使各种财产安全

完整。

(5) 独立稽查控制:公司专门设立内审机构,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凭证

和账簿记录、物资采购、消耗定额、付款、工资管理、委托加工材料、账实相符

的真实性、准确性、手续的完备程度进行审查、考核。

(6) 公司已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电子信息系统控制制度,在电子信息系统开发

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等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

5.对控制的监督

公司定期对各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同时一方面建立各种机制使相关人员在

履行正常岗位职责时,就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获得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证据;另一

第 5 页 共 10 页

方面通过外部沟通来证实内部产生的信息或者指出存在的问题。公司管理层高度

重视内部控制的各职能部门和监管机构的报告及建议,并采取各种措施及时纠正

控制运行中产生的偏差。

(二) 公司主要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本公司已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估,现对

公司主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一并说明如下:

1. 公司已对货币资金的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了较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办

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已作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公

司已按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明确了现金的使用范围及办理现金收支业

务时应遵守的规定。已按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了银行

存款的结算程序。公司规定严禁进行期货交易、严禁擅自向外单位出借多余资金、

严禁向职工集资、严禁私设银行账户等。公司没有影响货币资金安全的重大不适

当之处。

2.公司已形成了筹资业务的管理制度,能较合理地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

构,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较严格地控制财务风险,以降低资金成本。公司筹措

的资金没有严重背离原计划使用的情况。

3.公司已较合理地规划和设立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明确了存

货的请购、审批、采购、验收程序,特别对委托加工物资加强了管理。应付账款

和预付账款的支付必须在相关手续齐备后才能办理。公司在采购与付款的控制方

面没有重大漏洞。

4.公司已建立了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能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

领用发出、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采取了职责分工、实物定期盘点、

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能够较有效地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

偷拿、毁损和重大流失。

5.公司已建立了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及全面的预算体系,能做好成本费用管

理和预算的各项基础工作,明确了费用的开支标准。但在及时对比实际业绩和计

划目标,并将比较结果作用于实际工作方面还欠深入和及时。

6.公司已制定了比较可行的销售政策,已对定价原则、信用标准和条件、

收款方式以及涉及销售业务的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等相关内容作了明确规定。

第 6 页 共 10 页

实行催款回笼责任制,对账款回收的管理力度较强,公司一律将收款责任落实到

销售部门,并将销售货款回收率列作主要考核指标之一。

7.公司已建立了较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及工程项目决策程序。固定资

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分级使用、分级核算”的办法。对工程项目的预

算、决算、工程质量监督等环节的管理较强。固定资产及工程项目的款项必须在

相关资产已经落实,手续齐备下才能支付。工程项目中不存在造价管理失控和重

大舞弊行为。

8.为严格控制投资风险,公司建立了较科学的对外投资决策程序,实行重

大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相应对外投资采用不同的投资额分别由公司不同层次的

权力机构决策的机制。公司没有严重偏离公司投资政策和程序的行为。

9.公司能够较严格地控制担保行为,建立了担保决策程度和责任制度,对

担保原则、担保标准和条件、担保责任等相关内容已作了明确规定,对担保合同

订立的管理较为严格,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被担保人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以防范

潜在的风险,避免和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

10.公司能严格按照关联交易决策程序控制关联交易行为,与关联方之间发

生的交易均能签订合同或协议,并按权限审批制度进行审批,但公司仍需通过细

化完善关联交易决策制度,进一步规定规范关联交易行为。

五、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深交所

《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

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

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分别财务

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

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公司确定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如下: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财务指标均为 2015 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数据。

第 7 页 共 10 页

重要程度 一般缺陷 重要缺陷 重大缺陷

营业收入潜在 错报≤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 0.5%< 错报>营业收入

错报 0.5% 错报≤营业收 2%

入 2%

资产总额潜在 错报≤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 0.5%< 错报>资产总额

错报 0.5% 错报≤资产总 1%

额 1%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1)重大缺陷的认定标准:

①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及舞弊。

②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

③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

未能发现该错报。

④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2)重要缺陷的认定标准:

①未依照公认会计准则选择和应用会计政策;

②未建立反舞弊程序和控制措施;

③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告存在一般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

未能发现该错报;

④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存在重要缺陷。

(3)一般缺陷的认定标准:

不构成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的其他内部控制缺陷,如:

①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告存在小额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

未能发现该错报;

②公司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存在一般缺陷等。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与公司确定的财务报

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一致,参见上文所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

的定量标准。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第 8 页 共 10 页

(1)重大缺陷的认定标准

①公司经营活动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②决策程序导致重大失误,持续性经营受到挑战;

③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严重流失;

④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系统性失效,且缺乏有效的补偿性控制;

⑤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未得到整改;

⑥其他对公司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情形。

(2)重要缺陷的认定标准:

①公司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受到轻微处罚;

②决策程序出现一般性失误;

③关键岗位业务人员流失严重;

④重要业务制度控制或系统存在缺陷;

⑤内部控制重要缺陷未得到整改;

⑥其他对公司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情形。

(3)一般缺陷的认定标准

①违反企业内部规章,但未形成损失;

②决策程序导致出现一般性失误;

③一般岗位业务人员流失严重;

④一般业务制度或系统存在缺陷;

⑤内部控制一般缺陷未得到整改。

六、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非财务

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

公司董事会在对上述所有方面进行认真的核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公司

内部控制是有效的。但由于任何内部控制制度均有其固有的局限性,设计完整合

第 9 页 共 10 页

理并得到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也只能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且随着

环境、情况的改变,内部控制的完善与有效性也可能随之改变,公司将在以后的

经营期间内持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规范运作意识,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并使

其得到有效执行,以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发展。

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二〇一六年四月五日

第 10 页 共 10 页

查看公告原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开山股份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