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120 公司简称:浙江东方
浙江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同时刊载于上
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的年度报告全文。
1.2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浙江东方 600120 无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王俊 姬峰
电话 0571-87600383 0571-87600383
传真 0571-87600324 0571-87600324
电子信箱 invest@zjorient.com invest@zjorient.com
二 主要财务数据和股东情况
2.1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期末比上年同期
2014年末 2013年末 2012年末
末增减(%)
总资产 11,230,764,144.51 11,716,648,948.03 -4.15 9,817,592,865.1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4,141,197,110.74 4,354,545,689.58 -4.90 3,643,831,405.25
本期比上年同期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增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12,869,303.25 -1,037,895,428.81 79.49 -471,518,855.28
营业收入 10,522,354,995.01 10,827,754,636.74 -2.82 7,933,863,338.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16,744,428.63 608,329,544.16 1.38 399,847,732.4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70,665,699.59 21,440,306.85 -429.59 120,238,847.65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4.52 15.21 减少0.69个百分点 12.10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22 1.20 1.68 0.7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1.22 1.20 1.68 0.79
2.2 截止报告期末的股东总数、前十名股东、前十名流通股东(或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
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 27,453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第五个交易日末的股东总数(户) 21,578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有限
持股比 持股 质押或冻结的股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售条件的
例(%) 数量 份数量
股份数量
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45.16 228,253,122 0 无
中国建设银行-华夏红利混合型开放式 未知 1.13 5,733,180 0 未知证券投资基金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银河康乐 未知 0.79 3,999,681 0 未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董敏 未知 0.77 3,900,000 0 未知
中国工商银行-浦银安盛价值成长股票 未知 0.74 3,749,712 0 未知型证券投资基金
迪瑞资产管理(杭州)有限公司 未知 0.62 3,117,100 0 未知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圆信永丰 未知 0.51 2,580,991 0 未知双红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孙平 未知 0.48 2,441,857 0 未知
中国工商银行-南方稳健成长证券投资 未知 0.47 2,399,905 0 未知基金
中国工商银行-南方稳健成长贰号证券 未知 0.47 2,399,870 0 未知投资基金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未知上述股东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一致行动人。
2.3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本报告期公司无优先股事项。
2.4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三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3.1 董事会关于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14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带来的巨大压力,公司董事会按
照年初制定的预算目标和任务,紧紧依靠经营班子和全体员工,努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
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和预算指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5.22 亿元,同比下降
2.82%;实现利润总额 9.52 亿元,同比增长 0.04%;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6.17 亿元,同比增
长 1.38%;实现进出口总额 8.5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6%。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实现了持续平稳
发展。
报告期内董事会重点工作如下:
一、抓好战略层面的整合提升。
1、做好中期评估,推动战略规划提升。去年,《公司发展战略规划(2011-2015)》实施进入整合提升期,围绕规划提升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规划中期评估。邀请外部专家组开展专题研讨、进行面对面交流,对战略实施的总体情况以及各个板块的发展现状、盈利结构、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梳理,结合管理提升的目标要求提出各个板块的提升目标。二是开展对标学习,加强行业交流。董事会和经营班子成员前往标杆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交流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股权激励、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开展内部“头脑风暴学习会”,达到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的对接,学习发展经验。三是结合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的要求,对公司下一步发展做好方向性研究和总盘子规划。
2、明晰发展思路,加强对板块的鼓励扶持。出口板块业绩上半年缺口较大,董事会携同经营班子主要负责人深入业务一线开展调研,推出鼓励综合服务贸易的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推动产品和市场的转型、推动服务贸易创新,鼓舞士气,提振信心。制造业板块的狮丹努去年启动了海外产业链投资的整体规划,从方案设计、审批到项目逐个落地,协调资源,争取政策支持,为项目顺利推进创造的有利条件。内贸、融资租赁板块去年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风险频发,公司在全力抓好风险处置的同时,加强业务梳理,强化风控手段,调整规模,引导企业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正确把握规模效益关系。在基金板块,强化项目评审,强化项目管理,通过社会化募集资金稳步扩大资管规模,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推动了板块平稳起步,实现了较好产出。
3、加强沟通监督,强化母子公司规范治理。进一步健全控股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派遣职能部室管理层到控股子公司兼任董、监事,规范公司治理。在制度层面,修订了《公司股权代表工作暂行办法》,严格按工作流程履行审批手续,实施外派股权代表、董监事的定期报告制度。在上市公司层面,适应证监会有关信息披露直通车的新要求,做好与监管机构、社会媒体及投资者的沟通。2014 年度公司共计召开董事会 11 次,审议了各期定期报告、担保事项、利润分配、股权收购、坏账计提、会计估计及会计政策变更、董事会换届、日常关联交易等议案共计 34 项;完成了董事会和经营班子的换届工作。董事会全体成员均能够忠实、勤勉地履行职务,在公司各项重大经营决策以及管理工作中积极发挥了各自领域的专长。
二、推动产业板块的调整转型。
1、强化外贸扶持,积极引导传统主业转型。外贸是公司立身之本,特别在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出口竞争力下滑的大环境下,公司更加注重对外贸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撑,着力抓好主业发展。一方面是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平台的布局,加大“远程视频洽谈”、“客户订单跟踪”和“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的运用,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培训和技术应用,引导企业加快传统业务模式的转型。另一方面加大技术力量支持,推动研发设计中心的团队走出去,到业务一线为企业开展样衣定向设计和定制服务,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组织开展东南亚出口市场调研,筹备柬埔寨办事处,支持外贸企业“走出去”。在公司的政策引导下,各外贸企业结合自身优势,通过贸工结合,创办工厂、推行内部资源集成化管理、深度产品研发、内外销并进、着手专业设计打样等多种途径积极探索转型出路,出口主业在严峻的形势下实现了平稳发展。
2、调整业务结构,抓好内贸板块的风险应对。一是调整平台层级。将国安产融旗下浙江和仁(更名东方供应链)、东方燃料、宁波国鑫三家企业调整为二级公司,通过“汰旧扶新”,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提升业务发展能力。二是搭建了钢贸建材配供的新平台。三是优化经营模式。形成化工、煤炭、钢材、绒毛浆等主要产品线,以及引进由第三方物流监管的仓储金融贸易模式,增加安全性保障。四是全力抓好索日债权处置,排查内贸风险。去年 9 月,因台州索日新能源公司经营情况持续恶化,公司大额应收帐款出现逾期,引发重大债务风险。公司上下高度重视,成立专门小组,与索日方面多次协调沟通;对处置方案反复推演、比较利弊,争取债权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的方案,并随时做好诉讼准备。同时,根据当前国内贸易面临的严峻形势,立即开展了大宗内贸业务的风险排查,调高风险预警等级,主动压缩业务规模,稳定业务队伍,确保各项业务正常推进,稳定经营大局。
3、加快全球化战略,狮丹努集团拓宽新的发展空间。狮丹努集团去年在完成柬埔寨两家成衣工厂规模扩建的基础上,启动东南亚产业链的整体规划,在越南、缅甸分别投资印染、织造和成衣加工基地,打造相对完整的产业集群,总投资规模达到 7000 万美元。缅甸成衣厂已经完成注册,准备今年春季动工,越南的面料和印染基地正在加紧落实地块。目前,柬埔寨两家工厂年生产成衣 1200 万件,三年内可望达到年产 2000 万件、产值 1 亿美元的规模。越南、缅甸项目落成后将达到年产 6000 吨针织面料和 1820 万件成衣的生产规模。“走出去”战略的成功推进为狮丹努集团在全球化竞争中抢得了先机,在促进其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去年年初,“狮丹努”品牌通过了“中国驰名商标”认证,品牌估值达到 17.7亿元。报告期内,狮丹努集团实现出口 4.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79%;营业收入 30.76 亿元,同比增长 20.60%;实现利润总额 2.38 亿元,同比增长 32.28%,实现了五年规划的良好开局。
4、努力探索实践,推动类金融板块起步发展。类金融板块经过几年发展,产业板块的架构已经初步成形。2014 年,东方资本全年共新增 5 个 PIPE 基金,募集资金 13.11 亿元。完成先进制造业产业基金(兆富基金)二期募资及投资,目前基金投资项目基本到位,已签约项目12 个,投资总额 5.43 亿元,占募集规模的 95.7%;旗下首支定增基金“中海 1 号”当年实现收益(含浮盈)3 亿元,总收益率为 93%;中科大创投基金已经完成注册,正在募集中。国金租赁去年年完成了对五矿持有的 20%股份受让,全年完成项目投放 6.3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 9096万元。针对国金公司去年多次出现业务风险的状况,从去年 10 月份起公司要求国金业务进入全面调整,公司经营管理层要求国金公司在做好风险处置的同时,加强内部业务管理,加快业务转型和调整以应对“新常态”的考验。
投资板块去年开展了一些创新举措,利用国安产融投资平台尝试开展股权投资、资管增值服务、金融创新产品等方面的创新探索,作为 GP 管理人参与基金的直接管理,为今后独立开展资管业务积累了经验。开展了“贸融结合”、“跨境贸易”等贸易与金融相结合的研究工作。
5、控成本抓营销,房地产板块有序推进。2014 年国贸东方房产围绕“全力促营销、着力控成本”的中心任务,有序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湖州 3 号地块项目整体顺利结顶,于去年底完成了整体景观、工程验收。二是将 2 号地块从湖州项目公司分拆出来,单独设立新公司——“湖州仁皇房地产有限公司”独立运营。三是抓好新大楼项目建设进度,前期基础性工作基本完成。四是聚焦项目营销,加快资金回笼。去年湖州“国贸.仁皇”项目销售 139 套,截止 14 年 12 月底共计销售 182 套;转塘新帝项目去年共销售住宅 18 套。房地产全年共计实现销售收入 1 亿元,回笼资金 6213 万元。
三、扎实抓好基础管理提升。
1、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积极发挥公司资金结算中心平台作用,开拓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去年共取得 18 家银行授信(不含房产公司及狮丹努公司)61.82 亿元,其中母公司获得银行授信 34.59 亿元,子公司取得银行授信 18.6 亿元,支持了业务发展。
2、重视风险防控,强化制度建设。重点加强内贸业务的风险防控,开展业务排查、客户排查和制度排查,对存在偿付风险的大额客户及时收缩规模。对内贸业务项下的合同审批及授权、付款审批及授权、风控审批及授权进行梳理修订,从严从紧控制业务。先后修订了《业务审批授权规定》、《外贸子公司经营者年薪试行办法》,起草了《内贸管理制度》、《重大经营业务后续跟踪管理》、《外汇交易管理制度》等业务管理制度。去年还加强了新板块制度建设,出台了融资租赁和大宗贸易业务实施细则及考核制度,规范了新业务操作流程,健全了新业务板块的绩效考核体系。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手段。在系统建设方面,6 月份正式完成财务 NC 系统升级,
包括本部在共 26 家企业纳入新系统管理;完成了进口业务 ERP 系统开发的信息化管理,大宗
贸易和融资租赁的信息管理系统已提上议程,正在加紧设计调研;进一步推广办公信息化,完
成 HR 信息系统更新,扩大了办公 OA 系统的范围和功能,财务、人事、办公三大系统均实现
了升级,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密切做好外贸业务的风险监测,定期收集业务情况,利用信息
系统和数据模型开展大数据分析,为外贸子公司提供参考。
3.1.1 主营业务分析
1、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 10,522,354,995.01 10,827,754,636.74 -2.82%
营业成本 9,557,127,538.04 9,956,028,467.26 -4.01%
销售费用 318,357,764.64 283,791,101.74 12.18%
管理费用 283,225,842.37 291,704,968.37 -2.91%
财务费用 140,490,340.82 76,979,480.47 82.5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12,869,303.25 -1,037,895,428.81 79.49%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60,380,523.23 312,789,366.03 143.10%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05,297,497.49 913,395,446.83 -199.11%
2、 收入
(1) 主要销售客户的情况
公司销售客户前 5 名合计收入 318,539.33 万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 30.27%。
3、 成本
(1) 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
分行业情况
上年同期 本期金额较
成本构 本期占总成 情况
分行业 本期金额 上年同期金额 占总成本 上年同期变
成项目 本比例(%) 说明
比例(%) 动比例(%)
商品流通 8,105,544,988.69 84.89% 8,711,423,069.45 87.59% -6.95%
工业制造 1,308,227,598.67 13.70% 1,142,736,487.27 11.49% 14.48%
房地产 85,046,867.08 0.89% 49,953,572.66 0.50% 70.25%
货运代理及 22,213,576.37 0.23% 19,071,069.28 0.19% 16.48%其他
融资租赁 27,245,670.20 0.29% 22,587,678.91 0.23% 20.62%
4、 现金流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86.93 万元,同比增加 82502.61 万元,主要是购买商
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上期减少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6038.05 万元,同比增加了 44759.11 万元,主要是收回
投资收到的现金较上期增加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529.75 万元,同比减少了 181869.29 万元,主要是偿
还债务支付的现金较上期增加所致。
3.1.2 行业、产品或地区经营情况分析
1、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营业收 营业成
毛利率 入比上 本比上 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分行业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 年增减 年增减 (%)
(%) (%)
商品流通 8,586,839,444.16 8,105,544,988.69 5.61% -6.47% -6.95% 增加 0.5 个百分点
工业制造 1,705,748,714.82 1,308,227,598.67 23.30% 20.12% 14.48% 增加 3.77 个百分点
房地产 95,084,926.00 85,046,867.08 10.56% -16.43% 70.25% 减少 45.54 个百分点
货运代理及其他 24,469,470.29 22,213,576.37 9.22% 11.43% 16.48% 减少 3.93 个百分点
融资租赁 90,960,568.71 27,245,670.20 70.05% 29.16% 20.62% 增加 2.12 个百分点
2、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地区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自营出口 4,988,828,836.79 10.26%
国内销售 5,514,274,287.19 -12.22%
3.2 董事会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3.2.1 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2015年,我国外贸行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略有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从国际看,
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疲弱的态势还没有明显改观,影响外需增长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贸易摩
擦形势依然严峻。在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失业率总体偏高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了维护本国产
业的市场份额,仍在实行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发达国家层层设置贸易壁垒,一些发
展中国家也频频出台新的贸易限制措施。从国内看,新常态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国
内投资放缓和经济中低速增长已成定局。
然而,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常态伴随着新矛盾、新挑战,也蕴藏着新
变化和新机遇。公司既要看到新常态下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产业周期性更迭加速以及贸易、
金融产业不确定性风险增多等变化给企业带来新挑战,也要看到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带来的发展新空间,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动力。特别是国家积极推进新一轮扩大开
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取得的成功经验将推广到其他地区甚至全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
丝绸之路战略进入实施阶段,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都将为中国经济特别是对
外经济贸易创造新的增长空间;国务院出台的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加强进口等政策措施深入落
实,也将有利于保持外贸持续稳定增长。
因此,对公司来说,未来几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创新是最大的动力,市场化是最大的活力,只有敏锐把握发展大势,抓抢机遇、激发动力、增强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好的适应常态、引领常态,从而实现新的发展。
3.2.2 公司发展战略
2015 年,董事会确定公司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明晰战略定位,完善公司治理,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公司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3.3.3 经营计划
2015 年是公司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承前启后,意义重大。公司确定的 2015 年经营目标为:努力确保销售规模不低于 83 亿元,利润水平保持稳定,出口力争在 2014 年基础上增长 5%。上述目标的确定,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适应外部经济形势,体现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二是从企业实际来看,当前公司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处于消化处置重大经营风险的特殊时期,内外部不利因素叠加,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三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公司经过连续五年的高速增长,适度调低发展速度不仅有利于化解各种风险和隐患,也有利于为调整优化结构,为促进转型升级腾出更大空间。
董事会 2015 年将围绕上述要求,会同经营管理层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抓好战略规划层面的谋篇布局,推动新的组织变革和体制创新。
1、坚定信心,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2015 年,外部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内部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形势紧迫,消化处置经营风险的任务繁重。在这种形势下,公司上下更加要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公司管理层必须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凝聚发展共识,振奋精神,攻艰克难。围绕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主基调,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调整结构,培育优势,可持续地创造上市公司价值。
2、明确定位,做好新形势下的顶层设计。一是认真总结过去几年的经验,研究公司处于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变化,结合当前国企改革、推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大背景和企业的自身发展条件,谋划新一轮战略规划。明确新的历史时期、发展阶段和环境下新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明确新形势下的战略方向和产业定位。二是通过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积极培育能支持企业未来发展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板块。三是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研究探讨包括股权激励、管理层增持、引进战投、围绕转型升级开展并购整合等战略举措,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3、抢抓机遇,以改革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具体来说要抢抓“三大机遇”、推动“五个突破”。一是抢抓新常态下产业升级的战略机遇,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和营销模式;二是抢抓深化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机遇,推动企业内部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三是抢抓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创新金融手段,寻找产业整合和并购重组的契机。推动五个方面的创新突破:一是在战略方向目标的制定上有所突破;二是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有所突破;三是围绕平台建设,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有所突破;四是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在人才战略上有所突破;五是完善管理机制,调整充实内部管理职能,在组织变革上有所突破。
二、细化落实战略执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实施平台战略,加大扶持,推进外贸板块转型升级。外贸是公司发展的根基, 2015年公司将通过股权设计,培育所有者文化,推动体制创新,激发内生活力。结合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服务贸易,推动电子商务平台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打样设计中心建设和走出去战略,积极寻找合适的资源和机会开展行业并购重组,通过实施平台战略,打造供应商、客户、物流、金融机构、研发设计等多方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生态圈。研究出台支持政策,引导外贸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客户结构,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档次。支持外贸企业探索经营模式创新,鼓励企业通过服务增值、渠道增量、管理增效,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2、调整结构,多措并举,促进内贸板块提质增效。内贸板块将重点围绕“做什么,和谁做,谁来做,怎么做”,抓好“调整和转型”。一是调结构,把握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政策导向,规避景气度不高、产能过剩的行业,确保业务规模、经营模式与自身能力、业务发展方向相匹配。二是转模式,加快业务模式转型,引导大宗商品贸易向供应链集成服务、期现结合、产融结合等业务转型。三是控风险,做好业务梳理,对客户和产品进行风险排查和分类评估,完善担保、抵押手段,在全面详实的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基础上,择优汰劣。
3、围绕战略,全面提升狮丹努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5 年,公司将全力支持狮丹努集团抓好战略规划实施,加速全球布局。一是深入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筹备建立狮丹努服装设计院,借助与跨国公司合作经验,优化研发、设计、技术、生产、营销等多部门流程管理,为自主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作铺垫。二是优化市场、平衡结构。在巩固与大客户战略合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培育好第二梯次的战略客户,进一步拓展市场。三是提升生产制造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点推进老厂区的综合升级改造,加快推进狮丹努大楼的建设,稳步抓好海外投资,缅甸成衣项目争取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越南项目争取顺利落地。通过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实业与贸易的相互支撑,进一步增强狮丹努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4、强化管理,调整定位,提升类金融板块专业能力。
类金融板块要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完善公司治理,规范内部管理,优化激励考核,创新业务模式,增强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要落实好新设基金的项目运作,在项目设计、赢利模式和风险控制等方面,体现专业化和差异化服务价值,打造优秀资管品牌。国金租赁尤其要着眼于五方面工作:一是调整定位,走专业化路线;二是加强团队建设,通过外引内培,提升团队整体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风险管理,引进外部专家,提升协调运作和科学决策能力;四是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五是结合业务转型,择机引进战投,实施增资扩股。
投资板块一是围绕商贸流通主业的转型要求,拟设海外平台公司,开展进口、期货合约套期交易以及相对应的海外融资。二是继续夯实扩充主业和培育主业类战略性投资,提升公司资本市场价值和形象。三是利用东方产融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的资格,加强与专业投资机构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深化资管、基金投资业务。国贸房产要加快总部大楼建设,今年要完成±0 以下的全部结构工程。“国贸仁皇”项目 2 号地块“柏翠庄”今年五月争取交付,要想方设法结合现房销售提高去化率,加快资金回笼,同时做好 1 号地块规划设计方案的落地和项目启动工作。
三、抓好战略支撑层面的体系建设,保障各板块健康持续发展。
1、抓好团队建设,营造创新氛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团队建设和作风建设也要求进入新常态。公司董事会经营管理层要带头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体现善于学习、不断进取、敢做敢为、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理念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倡导“互联网思维”、“服务创新”、 “担当责任”等新理念,进一步形成创业创新、转型发展的共识和合力,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2、抓好统筹规划,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综合平衡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调整内部担保和借款,进一步向优势板块集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积极研究“贸融结合”、“内保外贷”等业务,进一步探索利用境外融资平台,拓展低成本融资渠道。抓住浙江省打造“金融强省”、打造“跨境电商试验区”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扩大资源优势,拓宽发展空间。
3、推动人才战略,强化人力支撑。一是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吸引商贸、金融、电子商务、投资管理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加盟,充实新业务板块的发展力量。二是制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完善岗位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人员配备计划,创新管理机制。三是优化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创新团队合作模式,鼓励支持有想法要做事的员工们去开拓新模式新领域,努力营造内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五是建立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4、完善风控体系,重点强化经营风险的防控。一是增强全员风险防控意识,做好风险案例的剖析和反思,及时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二是进一步完善风控体系建设,完善分项业务的操作和审核流程,健全财务、业务的监管机制,不定期开展检查落实。三是优化项目风控评价体系,引进第三方参与评审,出具独立评审意见。四是建立内部风控的联动机制,从业务、合同、付款、到后续评估逐项跟进;五是加快内贸业务信息系统开发,完善进口业务 ERP 系统,增强对业务的过程监督。在新的一年里,公司董事会将和经营班子一起,紧紧依靠广大干部员工,齐心协力、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力争在新的形势下,取得新的佳绩,实现新的发展。3.2.4 可能面对的风险
综合分析2015年国内、国际环境形势,以及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公司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如下:
1、外部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全球经济总体复苏疲软的态势难以有明显的改善,需要不旺仍是抑制外贸的重要因素,同时国际商品价格疲软,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严重,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等仍会加大进出口贸易风险。而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经济保持中低速增长已成定局,调结构、去杠杆、去产能压力仍将继续存在;国内外需求提升有限、传统比较优势丧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因素都将对我国外贸行业形成持续性压力。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努力引导外贸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客户结构,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档次。支持外贸企业探索经营模式创新,积极利用互联网渠道创新销售方式,拓展新市场。鼓励企业通过服务增值、渠道增量、管理增效,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针对汇率波动,公司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将密切跟踪汇率走势,洽谈业务时对汇率影响留有余地,采用各种金融工具,最大限度地对冲汇率风险。
2、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业务经营风险。公司内贸业务中涉及的钢材、铜、煤炭、纸浆等原辅材料,这些大宗商品价格随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地区情势的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加剧,对控制成本造成困难。此外,业务合作伙伴在疲软的经济形势下也可能存在经营情况恶化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密切跟踪大宗商品市场动态,尽量降低平均成本,通过合理约定业务合同条款规避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项目风险控制评审,对客户和产品进行风险排查和分类评估,在全面详实的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基础上,择优汰劣。
3、公司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才梯队不足的问题。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本厚度与管理效率将对企业整体竞争力形成重要影响。伴随着公司转型升级,对于人才素质与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上述问题,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继续积极吸引商贸、金融、电子商务、投资管理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加盟,充实新业务板块的发展力量。3.3 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2014 年度公司继续积极响应证监会、上交所的号召,在征询独立董事、投资者的意见后,拟继续以现金分红方式回报广大投资者,提出 201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公司 2014 年末总股本 505,473,454 股为基数,每 10 股分配现金红利 1.20 元(含税),合计分配利润 60,656,814.48元,剩余未分配的利润 1,772,267,139.85 元滚存至 2015 年。本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四 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4.1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说明情况、原因及其
影响。
1、2014 年 1 月 3 日,公司六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应收款项会计估计变更的议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以及公司实际情况,为了能提供更真实、更准确的会计信息,公司决定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估计进行变更。变更的具体内容详见 2014 年 1 月 4 日上海证券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司《关于会计估计变更的公告》。董事会认为,公司对应收款项会计估计进行调整,符合公司目前的实际经营情况,符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变更后的会计估计能够更真实、完整地反映公司应收款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会计信息更加客观、真实和公允。由于此次变更起始日期为2014 年 1 月 1 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此次会计估计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无需对已披露的财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不会对公司以往各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而对日后的财务状况有一定影响,可能导致公司净利润小幅的增加。
2、2014 年 10 月 31 日,公司七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议案》,公司依照财政部 2014 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公司原有的相关会计政策进行了变更。变更的具体内容详见 2014 年 11 月 1 日上海证券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司《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告》。董事会认为,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是根据财政部修订或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具体准则进行的合理变更和调整,是符合规定的,执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客观、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关决策程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依照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公司除对持有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按作为成本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并对其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调整外,其他由于新准则的实施而进行的会计政策变更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项目金额产生影响,也无需进行追溯调整。4.2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公司应当说明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
影响。
公司不存在本条所述事项。4.3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本公司将浙江国贸东方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国贸东方公司)、浙江国金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租赁公司)和浙江新帝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帝置业公司)等 53 家子公司纳入本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详见年度报告全文财务报表附注合并范围的变更和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之说明。
董事长:胡承江
浙江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 4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