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港股市场正在经历“至暗时刻”,本周前两个交易日,恒生指数接连重挫,两日跌幅超10%,连续跌破20000点、19000点关口,科技互联网板块成为杀跌重灾区,恒生科技指数14日的跌幅达11%,创历史最大单日跌幅,腾讯控股2日重挫19%。2021年1月至今,恒生科技指数的30只成份股的总市值合计蒸发已经超过10万亿港元。
面对这一轮科技股的抛售潮,坚定看好中国新经济的投资者仍在抄底、补仓。3月14日、15日盘中,被称为“中国巴菲特”的段永平连续表态,计划卖出伯克希尔B股以及苹果,用来抄底腾讯;另外,多只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总份额逆势大增。
那么,站在当前时点看,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政策、经营与估值风险是否已经充分释放?市场是否反应过度?
单日暴跌11%,科技股再遭抛售潮
科技股的抛售潮,仍在继续。
3月15日,港股的科技互联网板块再遭重挫,截止收盘,跌幅达8.1%,再创历史最低收盘点位,其中腾讯控股股价跌破300港元/股,全天跌幅超10%;阿里巴巴亦大跌超10%,续创历史新低。前一天,港股的科技板块已经遭遇了一轮抛售,恒生科技指数单日跌幅高达11%,创历史最大单日跌幅。本周以来,恒生科技指数的30只成份股的总市值合计蒸发超2万亿港元。
其实,自2022年开年以来,全球科技股似乎集体进入“寒冬”,一直跌跌不休,恒生科技指数的年内跌幅已达到38.8%。
将时间周期的起点拉长至2021年1月,当时是香港科技板块的高光时刻,恒生科技指数一度突破1万点,腾讯、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巨头股价均创新高。随后的一年多时间,科技板块持续遭遇资金抛售,恒生科技指数较历史高点的累计跌幅已超68%。
具体到个股而言,2021年1月至今,阿里健康、哔哩哔哩、平安好医生、快手、京东健康等的最大回撤幅度超75%,美团、阿里巴巴港股的最大回撤幅度也超过70%,腾讯控股的最大跌幅也超过54%。
其中,在这一轮大跌前夕,美团一度是港股第五大市值公司,其总市值一度高达25202亿港元,仅次于腾讯、阿里、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截至3月15日收盘,美团市值已跌至6505亿港元,累计蒸发高达18697亿港元。
另外,据Wind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今,香港恒生科技指数的30只成份股的总市值合计蒸发已经超10万亿港元。
同样具备新经济科技属性的中概股,亦是同样的命运。
2021年初以来,大部分中概股跌幅巨大,甚至部分中概股累计跌幅已超过90%,粗略推算,中概公司从2021年高位的市值累计缩水超过1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6.3万亿元)。
其实,2022年以来,全球的科技股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抛售潮,美股的高估值科技股也未能幸免。据法国兴业银行的Andrew Lapthorne提供的数据显示,纳斯达克3000多只成分股中,近三分之二的股票较52周的高点至少下跌了25%,近43%的公司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市值,近五分之一的股票跌幅超过75%,成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跌幅。
以美元计算,自去年11月的峰值以来,以科技股为主的市场已累计损失超过5万亿美元的市值,这也导致全球大部分科技富豪的身价遭遇了不同程度地缩水。据彭博社统计,自2022年以来,全球最富有的500人总计损失一度超过8000亿美元。
谁在越跌越买?
面对这一轮科技股的抛售潮,坚定看好中国新经济的投资者仍在抄底、补仓。3月14日、15日盘中,被称为“中国巴菲特”的段永平连续表态,将卖伯克希尔,继续抄底加仓腾讯;另外,多只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总份额逆势大增。
就在前一天,段永平已经表态,将加仓腾讯,其表示:“这个礼拜五有一批145的苹果的put到期,很久以前卖的。这笔钱出来可以考虑放一半在腾讯上。”
近2日,腾讯股价连续遭遇大跌,2日累计跌幅接近19%,年内跌幅已高达32.8%,这在腾讯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其最新总市值已跌至2.86万亿港元。
此前,段永平曾公开披露了加仓腾讯的计划:“股价每掉10%,加一次仓。”但他解释称,当前腾讯占其仓位比重“非常低”,目前对他的吸引力不足以卖出其他仓位去换,因此只以9%-11%的下跌幅度为加仓标准,但股价若“再掉几次就要认真想想了”。
抄底腾讯、阿里巴巴的阵营中,不乏海外投资大佬、机构。第三大海外中国股票基金——瑞银(卢森堡)中国精选股票基金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该基金大幅加仓了腾讯控股,增持幅度达100%,持仓市值为7.37亿美元,网易、阿里巴巴等持仓未变。
另外,“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对阿里巴巴的配置也非常坚决。其在2021年第一、三、四季度连续抄底阿里巴巴,目前累计持有阿里巴巴60.2万份美国存托凭证(ADR)。
今年2月中旬,查理·芒格在 Daily Journal 年会上谈及为何选择投资中国时表示,在中国投的每一块钱都更有优势。他们所投资的公司相对于竞争对手更强,价格却更低。
另一股逆势抄底的资金,来自于基民,正在持续买入跟踪中国科技互联网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中概互联网ETF的总份额为354.4亿份,比年初时增加了85.6亿份,增幅超31.8%。按区间成交均价估算,今年以来约有102亿元资金净流入中概互联网ETF。
另外,华夏基金旗下恒生科技指数ETF、华泰柏瑞基金旗下恒生科技ETF的基金份额攀升也很快,今年以来,这2只ETF的基金总份额分别增加了70亿份、27.3亿份。
随着港股的持续大跌,南向资金也加入了抄底阵营。据Wind数据显示,3月145日,南向资金净流入93.84亿港元,创出年内单日净流入新高,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已超过880亿港元。其中,超跌的科技股是南向资金买入的重点,以腾讯为例,年初以来,港股通持有腾讯股票数量增加了2632万股;另外,港股通对美团的持仓也增加了1.09亿股。
至暗时刻何时过去?
相较于2021年1月的高点,恒生科技指数的累计跌幅已超过68%,30只成份股的总市值相比最高点已累计蒸发超10万亿港元,不可谓不惨烈。
站在当前时点看,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政策、经营与估值风险是否已经充分释放?市场是否反应过度?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灝表示,现在的交易,已经跟基本面没有关系了,大家都在准备一个最差的预期(有些资金在抛售),现在已经不是说基本面有多强或多弱,因为现在市场完全是被情绪左右的。
海通国际认为,互联网行业未来能否实现困境反转还需进一步观察政策的落实,不过目前互联网行业监管层面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积极信号。
3月15日,据彭博报道,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表示,该委员会正与中国监管部门保持积极沟通,近期已多次举行会谈,双方致力于达成一份合作协议,以便其能够检查在美注册的中国内地及部分从事内地业务的香港审计师事务所。
PCAOB进一步表示,愿意与中国政府部门保持合作关系,采用目前其与数十家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类似的合作方式开展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和调查。
另外,一位专注港股投资的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也表示,当前港股市场风险释放比较充分,恒生科技指数已经处于问世以来最低估值区域,市场对风险的反应或许过度了。
以腾讯为例,截至最新收盘,腾讯的PE(TTM)已降至12.35倍,已经是十年以来的最低估值,甚至是腾讯上市以来的最低水位。
除了政策、估值,互联网企业内生的增长动力也是决定股价走势的关键因素。
反观腾讯的业绩,由于腾讯尚未披露2021年年报,因为以其发布的2021年三季报为例,腾讯在去年第三季度营收1423.68亿元,市场预估1454.1亿元,同比增长13%;第三季度净利润395亿元,市场预估326亿元,同比增长2.5%。有机构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受监管等因素的影响,2021年腾讯的净利润增速有所下滑,但营收仍保持较高的增长,未来随着监管政策趋缓,腾讯逐渐适应监管环境,大概率仍将重新回归增长。
其实,对于中国新经济的监管政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是一次正常回归,互联网与新经济作为新兴业态,前期适当政策宽松有利于行业发展,目前行业已发展成熟,且监管层对于数字经济的理解亦进一步加深,近期互联网监管加强是此前监管缺位的正常回归,市场潜在的影响反应过于悲观。
华泰证券也认为,2021 年中国互联网板块监管趋严在短期内对板块估值及业绩产生了压力,但监管并非旨在限制互联网发展,而是为互联网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清晰指引。
反观大洋彼岸的美国,对科技互联网巨头的监管一直都非常严苛,在适应监管节奏之后,美股的科技互联网巨头的经营业绩,大部分都重新回归正增长。
因此,市场资金对中国科技互联网巨头的未来业绩增长的担忧,或许过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