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财联社时评】柔宇科技到底做错了什么?

来源:财联社 2021-12-14 09:21:5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财联社时评】柔宇科技到底做错了什么?)

曾被IDG资本、中信资本、浦发银行等海内外风投共同看好的柔宇科技,日前不断曝出资金链紧张、全员欠薪的负面新闻。从跻身全球独角兽榜排行榜的高光,到千余员工声讨欠薪的窘境,不过短短的一年时间。为什么曾被广泛看好的独角兽企业,如今却陷入了困境?

”欠薪门“爆发后,外界对柔宇科技的冷嘲热讽不在少数,有人指责刘自鸿名为创业,实则骗补。但从这家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已发布的量产产品来看,笔者认为这些说法有失偏颇。柔性电子有没有市场前景?是不是一个具备发展潜力的行业?应该说,任何一个初创企业或者初创行业在早期都会遭遇类似的质疑,这不能证明公司本身没有价值。

那柔宇科技到底做错了什么?笔者以为,柔宇科技目前的处境与其独特的技术路线直接相关,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首先,柔宇科技在柔性显示屏上选择了不同于三星等厂家的独特技术路线,这导致市场对其量化生产的折叠手机接受程度不高,销量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和主流的LTPS技术路线比,柔宇科技选择了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从材料、电路设计、模组到生产设备都是原创。但遗憾的是,折叠手机的整体市场规模一直上不来,三星、小米的同类产品销量也不如预期,更不要提柔宇科技,尽管其技术比三星更有优势,良品率也更高。

其次,这项新技术需要投入的财务成本过大,让柔宇科技的现金流持续承压。公开资料显示,柔宇国际柔性显示基地及其全球首条类六代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总投资约110亿元,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这样的投资总额,对柔宇科技这样的初创型企业来说,显然负担过大。

最后,今年2月折戟科创板IPO,导致公司无法从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则是压垮柔宇科技现金流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同于互联网经济等轻资产企业,柔宇科技这样的重资产模式对资金的渴求显然更大。尽管前期获得不少融资,但不足以支撑公司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就是说,从财务角度去审视,这家被誉为“成长最快的独角兽”的科技创业公司,实则是不可持续的。当前的窘境,各路资本争相涌入之时应该多少也会有所预料,只不过风险最终变成了现实。最新的消息显示,一家曾经参与柔宇科技前期几轮投资的风投机构,正在牵头现有股东和有意向的投资方筹划可转债融资以解当下燃眉之急,但结果尚未可知。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笔者相信这段经历对创始人刘自鸿,以至于整个创业市场来说,也会是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市场对真正的创业者从来都是残酷的。假如柔宇科技最终折戟,这又是一个年轻、有抱负和理想的科学家,拥有领先且原创的技术,却无法最终征服市场的故事。据悉,2014年曾有国外企业出价3亿美元收购柔宇科技,但刘自鸿放弃了财务自由的诱惑选择继续创业。

对于这份创业情怀,我们理应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因为任何新技术的产业化,都会存在无法变现的风险,这需要创业者、投资人共担。事实上,抛开柔性电子产品市场需求不旺的背景不谈,任何一家初创企业,在没能依靠销售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之前,资金链紧张都属于正常现象。一如当年的李彦宏、张朝阳,当年在美国上市前一样也面临长期亏损,但他们的幸运在于上市成功,而更多的科创企业没能撑到上市融资的那一天而已。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浦发银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