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由种植模型拓展到农资服务,「爱科农」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致力于提供智慧种植服务和农业管理一体化综合平台的「爱科农」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线性资本和高瓴资本等。
「爱科农」正式成立于2018年,针对于中国农业体量大、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种植模型提供精确到天的耕作建议,利用软硬件进行种植数据化管理,并延展至供应链环节,为农户提供农资农险等服务。
众所周知,我国以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使用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化肥和一半的农药。这些数字表明,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低,需要用先进的科技工具来实现农业的变革。单纯提供硬件方案或水肥一体化等措施,是在整个农业操作链条的某些“点”上进行提效,「爱科农」则希望通过数字化种植管理系统为农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爱科农」的底层技术支撑是由数字化模型软件系统组成的:通过该软件系统结合预测的未来气象数据、土壤环境数据、作物生长模型算法和用户主动在APP中反馈的数据,为种植户/企业提供精确到天的耕作操作建议,实现“傻瓜种植”;还可通过软硬件系统收集农田操作数据和收成等数据。
公司提供的这套“智慧种植”操作系统流程可概括为:种植前,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获取未来半年的气象数据,并采用气象插值计算方法将数据推算到每个地块,然后通过算法寻找到最佳可种植作物品种并推荐给客户;在种植过程中,通过环境和作物数字化模型算法,实时监控光照、温度、降雨、土壤情况的变化并结合训练好的作物机理模型,指导客户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节点进行水肥、病虫害管理,达到提升作物质量和种植产量的目的。
目前,「爱科农」的盈利模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软件系统收取种植监控、托管种植的技术服务费,约占总营收的40%;二是通过提供农资推荐、保险贷款等服务收取农资交易服务费,占总营收的比重约60%。
在软件系统服务中,大企业客户最多,约占一半,政府客户不足三分之一、其余为种植户。在切入交易的服务中,主要有两种交易类型:一是通过独家代理或定制化产品采购的方式,与农资供应商合作获取更有效的产品和较低的采购价格并让利给客户,同时向供应商收取佣金;二是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为保险公司提供作物生长数据、受灾数据等帮助质量险、灾害险的监控,向保险公司收取数据服务费。
托管种植服务方面,「爱科农」与客户约定预期的产量目标,按照每亩地种植收取基础的托管服务费,并委派专业的技术服务人员进行现场监理收取种植管理费。如最终产量达到预期目标以上,则对预期产量之上的部分以固定比例收取额外的经营分成。
截至2020年,「爱科农」种植服务已累计服务千万余亩农田,主要覆盖区域为东北西北和黄淮海等地区,目前正在拓展浙江省和四川省的经济作物市场。在主要客户方面,爱科农的合作伙伴有拜耳集团、浙江物产、厦门象屿、太平洋保险、亿利集团、阿里巴巴等。爱科农与拜耳集团亚太区已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采用种植决策系统结合拜耳的农资产品进行柑橘种植,并与阿里巴巴签署区块链合作协议,对于整个种植流程实现可追溯,从而提高种植端价值。
公司目前员工共计60余人,研发人员占比超过半数。核心团队中,创始人兼CEO郭建明是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背景,深耕智慧农业领域超20年,曾任中种国际副总裁、孟山都中国区技术开发总监等职位;CTO张旭博博士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拥有近十年的作物模型开发经验;运营副总裁陈琳博士是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具备超十年的行业经验。
2019年「爱科农」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预计2020年营收可翻2番以上。「爱科农」的CEO郭建明告诉36氪,预计未来三年内公司营收将保持每年3-4倍的增长速度。在种植模型方面,「爱科农」将继续打磨算法,同时拓展玉米、水稻、棉花、大豆以外更多的作物模型,如小麦、马铃薯、柑橘、苹果等;在农资服务方面,也将拓展更多的合作伙伴。
36氪曾报道过的农业科技公司还有从硬件出发,提供植保无人机服务的极飞科技、农田管家、大地量子;从种植软件服务切入的孟山都、云洋数据、托普云农、科百科技等。
关于投资:
线性资本创始人王淮表示:我国种植业科技水平低,产出效率低下。爱科农团队通过基于机器学习与机理模型的植物-土壤-大气-人为管理这一整套闭环的分析模型,为种植户提供个性化的科学种植指导,能够有效帮助种植户降低投入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其采用的S2b2C的商业模式已经得到市场的初步验证,通过赋能经销商来服务最终用户,并借此来进行供应链行业的改革,为农业数字工具的落地与提高行业效率带来了最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