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短线策略 - 正文

A股市场横向扩底进入最后阶段 增量破茧而涨

来源:投资快报 2018-09-06 08:29: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本栏要再度强调,从1月29日10日均额量达到2828亿元高峰值后回落下跌到周三降低到1125亿元,压缩比率39.78%,即将接近0.382倍的1080亿元,差距1.59%,显示10日均额量的压缩即将见“底”。20日均额量在2月9日达到2735亿元高峰值,到周三降低到1163亿元,比率42.52%,距离0.382倍的1044亿元尚有119亿元差距,4.35%比率,是最后压缩阶段,确实可以进入低位周期。

(原标题:A股市场横向扩底进入最后阶段 增量破茧而涨)

周三A股市场从一开盘就一副弱不禁风的形象,最后收盘2704点仅下跌46.24点,跌幅1.68%已经算是非常客气啦!依据麦氏理论“三点一项”的统计,87个板块中收盘时只有3个板块红盘,有84个板块下跌,跌幅超过1%以上有68个,这是绝对偏向的跌势,空方掌握了下跌的绝对优势,是绝对杀盘的特征。这样偏向不仅是绝对下跌,而且是要“重挫”才对,以周三的跌幅1.68%算轻微。

周二上涨1.10%,周三下跌1.68%,周三将周二的涨势全部跌完而且还多跌一些,跌破周一收盘2720点又再度创新低,恐怕周四又将不乐观,还要继续扩大跌幅。主趋势下跌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在完全没有看到明显有效的扭转条件之下,再下跌也是趋势的自然演变。回归“资金与筹码”的供需解读,没有明显增量资金投入,资金不足无法消化上方存在的筹码压力,当然无法期待有效的上涨。

倒过来看,任何在这个时候的拉高上涨就是反弹,任何反弹是为了再下跌,周二的拉高上涨又正好落入麦氏理论谈到的概念:“线下红K卖股票”,周三下跌是顺理成章的事。

所谓“线下”是指在主要助跌的均线之下,目前主要压制下跌的均线是20及40日均线,周二分别在2743点及2782点。周二收盘2750点,在横向区域整理没有出现“均量线及均价线”“第3圈”之前,多方的任何上涨都是不稳定的,视为短线反弹,是一闪而过的反击动作而已。不具备有效突破、越过、站稳,都不会有扭转后助涨的优势出现,周三的下跌就是自然运行弱势反弹后再跌的演变结果。

本栏一再谈到从低位“反转”的条件必须是:“第二及第三个小时增量大于第一个小时”,而且要持续形成明显增量推升,至少需要3-5-8-11天增量才可以确认低位底部周期的反转,没有这个特征都只是昙花一现的反击而已,只能视为多方试图在短期区域内反击,可以是跌深后的反击,也可以是尝试性的拔高动作,效果不可能延续或出现改变。

本栏要再度强调,从1月29日10日均额量达到2828亿元高峰值后回落下跌到周三降低到1125亿元,压缩比率39.78%,即将接近0.382倍的1080亿元,差距1.59%,显示10日均额量的压缩即将见“底”。前后148天换手率66.748%,超过61.8%的有效换手率,意谓筹码将进入稳定修复阶段。

20日均额量在2月9日达到2735亿元高峰值,到周三降低到1163亿元,比率42.52%,距离0.382倍的1044亿元尚有119亿元差距,4.35%比率,是最后压缩阶段,确实可以进入低位周期。换手率60.42%,还有1.38%的差距,预计还需要4-5天的累积。一旦满足这样的比率换手后,筹码的锁定效果将逐日发挥效应,再下压的动作也会逐日减缩。

当然也可以再次横向扩底后进入更低位量周期的萎缩,例如从目前日成交额千亿再降低,均额线压低更低的0.236%比率,那么10及20日均额量分别在667及645亿元,到时候市场状况将更低迷,是否会再度压缩到接近“窒息”程度呢?目前还未可知。

每一个股票市场都有自身最低的“生存保障量”,麦论将它称为“基本生存量”,没有这个量能水平会活不下去。一旦进入到这个水平阶段,等于全行业陷入低迷到亏损阶段,此时行业的经营压力大增,势必会有一大波淘汰赛,市场悲观氛围会更重,整个行业处在风雨飘摇阶段,要看谁可以熬到最后阶段。熬过这段不景气之后,往往是另一个景气循环的开始,也是另一段行情的重生。

每一次下跌我都会想起2015年7月6日“政策护盘救市”的承诺“4500点以下不减持”,这话言犹在耳,可指数都已经在2700点。当时券商纷纷解囊参与救市投入巨大资金,如果真没减持如今是亏得一塌糊涂。券商一股脑热情参与救市情何以堪呀!

本栏认为本周是最后的测试,就如前面周期谈到,周K线会力守2737点,以这个点位观察至今也只有短暂的跌破而已。对比沪深300指数、上证180及50指数的变动,显然它们的支撑还是相当稳固,目前巍然不动的优势会持续发挥,当整个市场都陷入哀鸿遍野的时候,有理由相信A股市场会从大盘权值权重股撑起一片天,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