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板块掘金 - 正文

首届中国航天大会举行 嫦娥四号探测器年底发射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8-04-24 13:34: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首届中国航天大会举行 嫦娥四号探测器年底发射)

4月24日是第三个“中国航天日”,今年我国首届中国航天大会也在4月23日-4月25日举行。从国防科工局获悉,在2018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吴艳华介绍,嫦娥四号是今年中国航天的重大任务之一,也是今年世界航天的关注点和亮点任务之一,计划执行两次发射。一是今年5月发射嫦娥四号中继星,将运行在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这将是人类首次;此次发射任务还将搭载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两颗小卫星,小卫星将实现月球轨道环绕编队飞行,并开展超长波天文观测等研究。二是计划年底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着陆探测。

吴艳华在开幕式上宣布,嫦娥四号中继星命名为“鹊桥”,两颗小卫星分别命名为“龙江一号”和“龙江二号”。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猛 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近几年,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发展迅猛。据人民网之前消息,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李国平表示,自去年第二个“中国航天日”以来,我国航天实现宇航发射25次,将53颗卫星送入太空,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取得一批重大成果。例如,科技创新方面,“天舟一号”发射升空,8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高分三号卫星投入使用,首颗硬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等;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在轨交付,实践十七号卫星高轨空间试验完成,高分五号、六号将发射。此外,在航天产业、航天国际合作方面也打开了新局面,取得了多项新成果。

李国平介绍,目前,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五号按计划稳步推进,嫦娥四号任务如期转入正样研制阶段,即将在今年实施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和探测器发射,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巡视探测。嫦娥四号任务已确定搭载荷兰、德国等国家的4台国外科学载荷。

商业航天发展初见端倪 “新势力”崛起

据之前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商业航天被顶层设计视为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推动科技创新和“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发布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鼓励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信息产品服务、卫星运营等活动,发展商业航天。这算是给商业航天奠定了基调。新兴的民营航天企业,被寄望于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航程增添新的动力。

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一司司长李国平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国家建设航天强国今后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商业航天发展。李国平在4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针对商业航天,国家层面可以简单用四个字描述,一是“鼓励”,一是“有序”,将积极制定政策、通过有序管理引导商业航天有序发展。

此前,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过航天商业化的尝试,真正意义上的民营航天企业参与不多,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一批民营航天企业注册成立。长光卫星、零壹空间、蓝箭空间、天仪研究院等小有名气的中国版“Space X”,均注册创立于2015年前后。以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为代表的“国家队”,首先摆出了贯彻国家政策、进入商业航天的姿态。包括今年推出中国史上最密集的火箭发射计划,还计划推进卫星互联网工程“鸿雁星座”与“虹云工程”。

令人关注的是,蓝箭空间、零壹空间等明星企业,不约而同将商业火箭的首秀定在2018年。尽管民营企业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一号 S”已成功发射进入亚轨道,但这只是一次技术验证的试射,距离成为真正的民营商业火箭还有距离,中国第一枚民营火箭花落谁家尚不可知。而以天仪研究院、九天微星、零重力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造星新势力,在已有卫星在轨运营的基础上,正计划在2018在谋求更多卫星上天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投资人的反应非常迅速,4月11日,蓝箭空间宣布完成总额为2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这不过是一个缩影,近两三年至少已有20家国内民营航天项目释放过单笔5000万以上的融资信息。

这是全新的航天产业格局,民营企业作为新势力,终于有机会和传统航天活动的主导力量国家队,共同站在商业航天的新赛道上。

据报道,在此次首届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上,中国一家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在此间提出“半天覆盖地球”的计划,即“灵鹊”遥感星座计划。

“灵鹊”星座初期计划由132颗6U立方星构成,光学分辨率优于4米,分别运行在500千米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SSO)与低地球轨道(LEO)上。星座部署完成后,将形成覆盖全球的高时间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实现12小时全球覆盖,并对重点区域实现30分钟重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灵鹊”星座由华讯方舟集团、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零重力实验室”)和火箭军工程大学联合设计及研制生产。每颗卫星均为6U立方体结构,重约8公斤,配备RGB全彩空间相机。与一般立方星发射入轨后几乎无法调整轨道的情况不同,零重力实验室为卫星配置了全自主的先进电推和星间通信设备,卫星可在轨实行姿态、轨道机动和星间数据传输,这使得卫星具备较高的机动和协同工作能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