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转债上市首日破发 蓝思科技称基本面没有变化)
1月17日,蓝思转债上市首日开盘下跌4.99%,盘中一度小幅拉升,最终收盘下跌4.29%,报95.71元,上市首日即告破发。对此,蓝思科技董秘彭孟武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对2018年保持较高增速充满信心,看好蓝思转债的后市走势。
多因素导致破发
“蓝思转债的转股价为36.59元/股,蓝思科技1月16日的收盘价为26.79元/股,较转股价下折约25%,导致蓝思可转债首日破发。”开源证券证券投资总部总经理助理荣苹果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事实上,近期可转债市场迎来一波“破发潮”。去年12月以来,可转债市场人气下滑,多只可转债上市首日盘中破发。
对此,荣苹果表示,可转债票面利率较低,而近期债市收益率上行,导致可转债债券面值下降;同时,近期可转债发行较多,可转债品种的稀缺性下降。“正股价格低于转股价格,如果这些公司的基本面没有突出表现,可转债自然会破发。”
也有市场人士指出,蓝思转债首日破发,与大股东低比例认购有关。2017年5月,蓝思科技发布预案,拟发行48亿元规模的可转债。彼时,可转债属于资本市场“新宠”,受到投资者青睐。
不过,2017年12月,蓝思科技发布网上发行中签率公告,原股东优先配售额为6.5亿元,仅占发行总量的13.54%,申购比例和金额均创下信用申购以来新低。
对此,彭孟武表示,公司股东原本拟按照持股比例全额优先配售蓝思转债,计划认购资金超39亿元。但由于第一大股东蓝思科技(香港)为设立在香港的境外法人,未能在有效时间窗口内获得资金,最终认购比例较低。
大股东拟增持
在此背景下,蓝思转债的弃购比例高达12.65%,创下可转债弃购比例的最高纪录。
作为补救措施,2017年12月16日,蓝思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周群飞、郑俊龙所控制的群欣公司,计划在蓝思转债上市后的6个月内,在二级市场上增持蓝思科技可转债,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增持价格不高于可转债面值。
彭孟武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由于蓝思科技(香港)作为香港法人,不允许在二级市场进行买入操作,大股东将以群欣公司为主体考虑适度增持。”
尽管上市首日破发,彭孟武仍看好蓝思转债的后市走势。彭孟武认为,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紧密相关。近期,手机产业链受外界传闻影响,股价下跌严重。“公司2017年业绩保持高增长。当前经营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对2018年保持较高增长充满信心。”彭孟武表示,业绩预告显示2017年净利为20.46亿元到23.47亿元,同比增长70%到95%。“随着公司股价趋于正常,可转债价格将回归上升通道。”
不过,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短期看公司估值并不便宜。近期正股走势疲软,叠加3月巨量解禁,转债估值可能被进一步打压;长期看,公司规模集群优势与行业龙头地位凸显,蓝思转债仍具有配置价值。
手机市场出货量下降
荣苹果认为,正股的价格对可转债价格影响因素较大。最近一段时间电子类科技股票下跌较多,蓝思科技股价较前期高点下跌了30%,导致股价低于可转债转股价格。
2017年12月以来,手机概念股欧菲科技、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科森科技、德赛电池等股价纷纷下跌。这主要受iPhoneX砍单和国内手机厂商订单缩水消息的影响。据供应厂商消息,今年一季度iPhone零部件订单较预期低15%-30%,一些零部件供应商计划在2月份暂时停产。而华为、OPPO、vivo等近期下调订单规模,有的厂商订单缩水约10%以上。
1月9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4261.2万部,同比下降32.5%;2017年1-12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4.91亿部,同比下降27.1%。
蓝思科技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称,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指引安排采购和生产,不存在订单被大幅削减的情况。公司及行业快速增长的逻辑没有变,各项布局都在顺利推进。不应该由于单个季度的业绩表现而忽略了大的增长方向。
蓝思科技此次发行可转债募资48亿元,主要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外观防护玻璃建设项目、视窗防护玻璃建设项目以扩充产能。
公司表示,将加快上述募投的两个项目建设,达产后将新增东莞松山湖项目(7000万片/年2.5D和3D视窗防护玻璃产能)和浏阳南园项目(1.5亿片/年外观防护玻璃产能),预计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