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嘉澳转债刚上市即遭大股东清仓——业内人士呼吁可转债设锁定期)
近期定增泛滥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与定增相比,审批简便、无锁定期的可转债成为重要股东套利“新宠”。就在本周一,有上市公司大股东 “急功近利”踩上监管红线。嘉澳转债(113502)11月27日上市当晚,嘉澳环保(603822)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已全部出售其所持有的嘉澳转债,此次抛售违反了交易所关于可转债减持规定。受此影响,嘉澳转债昨日跌幅接近18%,报101.02元,正股嘉澳环保跌1.58%。对此,业内人士呼吁对原始股东获配可转债的减持行为进行约束。上市首日大股东全抛
嘉澳环保于11月10日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即“嘉澳转债”)18.50万手,其中,公司控股股东桐乡市顺昌投资有限公司 (下称 “顺昌投资”)配售嘉澳转债8259.5万元,占本次发行总量的44.65%。
11月27日,嘉澳转债上市,首日大涨超两成。就在当日,作为嘉澳环保控股股东的顺昌投资,随即抛售其所持有的嘉澳转债8259.5万元,占发行总量的44.65%,成交金额9949.33万元。本次出售后,顺昌投资不再持有嘉澳转债。
值得关注的是,因顺昌投资在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可转换债券达发行总量20%以后,每增加或减少10%时,未依照规定履行公告义务。
对于违规的原因,顺昌投资表示“首次认购公司可转换债券,对可转换债券政策、法规把握不够”,同时发表了致歉声明,并承诺在减持资金到位后30日内,将超出已发行可转换债券发行总量20%以上部分的减持所得933万元无偿上缴至上市公司。
减持公告一出,即引来投资者的不满,有投资者吐槽“刚上市就减持,真是圈钱”、“吃相太难看”,也有投资者调侃“哈哈,可转债有意思,直接清仓式减持。” 原始股东获配须设锁定期
事实上,近期可转债风靡市场,一周可出现数家可转债发行,上市首日往往遭到爆炒。而拥有优先配售权的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可以按照持股的比例轻松获配大量的可转债,短期即可获取丰厚利润。
“可转债之所以受宠,就在于非公开发行股票有一个36个月锁定期,未来存在巨大的风险,定增难度大大增加,很多机构已经不愿意参与,而可转债没有锁定期,马上减持就可以获得20%以上收益,存在短期巨大套利空间。”财经评论员杜坤维认为,可转债审批简便,减持没有限制,再度成为套利的一个工具。
“原始股东获配可转债,通过控制上市公司获得了资金的支配权使用权,相应的减持就应该受到限制。”杜坤维建议,尽快出台原始股东配售部分可转债减持规定。可转债作为一种再融资手段,应该参考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规定,至少锁定36个月,并参照减持规定,每三个月减持不能超过1%,到期以后引导股东实施债转股。
昨日一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诉大众证券报记者,“从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角度看,应该对原始股东获配的可转债有所约束。预计以后可转债不会有那么高的溢价,可能开盘就涨三五点,甚至开盘就跌破可转债发行价,只是现在还处于一个比较好的套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