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主力研究 - 正文

警惕资产减值“灰犀牛”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17-09-03 08:13:4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警惕资产减值“灰犀牛”)

资产减值很容易沦为业绩操纵工具,最常见的莫过于利润“大洗澡”。

杨苏

A股公司2017半年报披露收官,财务数据众多,令投资者眼花缭乱。从防范投资风险的角度说,我们不得不高度警惕资产减值科目大幅变动的公司。

公司的资产定义为能够在未来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但是,很多资产真实情况并不像财务报表里显示得那么好。资产减值也很容易沦为业绩操纵的工具,最常见的莫过于利润的“大洗澡”了。笔者看来,只要公司涉嫌采取通过资产减值的方式操纵利润,那么这家公司无论未来如何发展可期,都不值得投资者信任和投资。因为这家公司管理层的人品不再值得信任,那么作为外部投资者更难了解还有多少被遮掩的负面内幕信息,正如厨房里不会仅有一只蟑螂的谚语。

应收账款和存货,是最常见的可以转回资产减值损失的资产科目分类。在每年的三四季度,总会有一些上市公司公布会计政策的调整,增减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在半年报中,因为不用审计,公司会自行估计资产减值的情况,如果减值出现大幅增加,那么基本可以推断当年的情况只会更加糟糕了。

可以武断地下一个结论,许多A股公司资产里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可以带来的实际利润远远小于它展示的情况,特别是更新换代的科技行业,以及“私人订制”生产最终产品的制造行业。笔者曾经遇到一家电子类制造企业,存货分为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原材料余额达到数亿元,但是存货科目未计提一分钱减值准备。然而,当时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技术革新的新时期,该公司的产成品必须降价销售,原材料价值更是向废品看齐,因为公司加工越多的原材料,亏损金额就越大。

这家公司撑了半年多时间,最终将存货的原材料全部出售,计提数亿元的减值损失,也导致当年巨额亏损。作为当时上市的明星企业,上市当年净利润非常喜人,但第二年就变脸亏损,实际原因其实可以在财务报表发现,正是公司存在极大的资产减值风险。

让人担心的是,许多行业并不像上述电子公司那么透明,最终销售的产品为消费者所常见,所以很难估量其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减值风险。所以,这些款项能不能收回,存货价值究竟如何,只有上市公司的高管心里有数。在合适的时机,或者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公司就会宣布对某些资产进行减值。

所有的资产减值,一方面是上文提到的财务“大洗澡”,公司过度减值资产以便未来转回。在更换实际控制人或者高管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反正可以将“锅”送给前任高管去背,何乐而不为;另一方面,公司减值部分也许只是冰山一角,现有资产的减值风险有可能在未来继续爆发。只是公司高管不想授人以柄,留下财务差错或者造假的批评,才分几次减值。只要熬过两年然后第三年盈利,不闹出暂停上市的结果就可以。

2002年,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对商誉进行减值测算后,计提近千亿美元的减值准备,导致当年近千亿美元亏损。套用当下流行的经济词汇,资产减值很像“灰犀牛”,对于那些资产科目巨大,行业不景气或者管理经营不善的公司,都需要高度推敲资产减值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