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亨通光电子公司完成海底光缆海试 敲开国际市场大门)
日前,亨通光电(600487)子公司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下称“亨通海洋”)成功完成了5000米级海底光缆海洋试验。此次海试是国内海底光缆制造企业首次进行国际化的海底光缆海洋试验。
5月8日下午,载着13名国内外专家的专业海缆施工船福海号,在经过连续25天的海试后,回到常熟亨通港务码头。亨通海洋海试的成功,标志着其已拿到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有能力打破老牌国际巨头的垄断,将“中国制造”的海底光缆推向国际市场。
据参与此次海试的亨通海洋副总经理孙贵林介绍,此次海试耗资3000万元,海试地点为日本黑潮海域,该海域最大特点是水流急,一小时流量6500万立方米,对海缆施工的张力控制挑战极大。
此次海试共有4个试验场景,分别是水深5000米的海底光缆和中继器集成系统试验,水深4000米的海底光缆和分支器集成系统试验以及水深500米的有中继海缆和无中继海缆“犁埋”试验,目的是在不同深度海洋环境下,测试海底光缆的性能。
据悉,当前95%的国际性通信要依靠海底光缆,相比于卫星通信以及其他通信方式,海底光缆具有低延迟、寿命周期长、通信量大、保密性强等优势。然而海底光缆行业一直被美国的泰科、法国的阿朗和日本的NEC等国际上几个巨头公司所垄断。
作为亨通集团布局“智慧海洋”的重要板块,亨通海洋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海缆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年产量达1.2万公里,拥有独立的港口,可负责进出口。
经过5年的研发,亨通海洋已经成功定型无中继海底光缆HOUC-1和有中继海底光缆HORC-1两个系列共10款产品型号,并取得了国际权威机构国际接续联盟UJC的UJ和UQJ认证,向国内外客户累计交付超过3000km海底光缆。而在这3000km产品中,90%为无中继海底光缆。
有中继海底光缆系统动辄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一直被国际上几个老牌企业垄断。亨通海洋总经理许人东介绍,“海底光缆的市场主要在国外,但全球最重要的海底光缆,仍没有一根是中国生产的”。
许人东表示,亨通海洋自成立之初就定位国际化,要打破外国公司在海底光缆领域的垄断。亨通海洋已具备有中继海底光缆的生产能力,此次海试成功就是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表明亨通海洋已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