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转型智能服务欲扮演数据“黑洞”角色引入大量合作伙伴
在陆续剥离的亏损资产后,长虹将以怎样的模式实现扭亏,并且再出发,一直备受业内关注。
这一问题或有了答案。3月30日,长虹的全球首个开放的物联运营支撑平台(United Platforms,简称UP平台)浮出水面,长虹欲借此从产品运营商向智能服务商转型。而该平台将建立设备中心、支付中心等21个能力中心,第三方开发者、创业公司等可在平台上实现共享。
日前,长虹首席技术官(CTO)阳丹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虹有强大制造和大数据运营能力,但在进入不熟悉的领域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并通过自身大数据平台吸引合作者进入,合作、入股在这一平台上都将成功可能。”
或将组建统一新业务实体公司
“智能服务正在成为长虹业务的新增长点,未来在业务中的比重将逐步提升。”阳丹表示。
实际长虹已早开始在这一平台上进行布局。基于该平台,长虹已经孵化出点点帮、妥妥医、购食汇、家事帮、能源管理、关护通、车联网、智慧学习等多个智能服务产业公司,同时,长虹方面透露,目前已有酷派、江苏物联、百微电子等数十家公司加入到长虹UP平台合作伙伴队伍中,并联接长虹自有产品、第三方友商产品、传感器、智能硬件等几十大类,上百款终端产品。这些智能产品相互联接、协同,并实时产生用户行为数据,集合在物联数据运营平台中。
对于在引入这些合伙人过程中,长虹与合作方的具体盈利模式,阳丹告诉记者:“在盈利分成上,长虹与合作方将按其对服务平台依赖度进行逐一谈判,目前没有统一标准。这一平台更多的是2C,长虹将通过大量的用户和数据在这一平台上扮演‘黑洞’角色。”
至于长虹与这些涌入者在股权方面的关系,阳丹告诉记者:“未来长虹在这一新商业模式中,主要精力会放在平台运营上。对于新建的平台公司,长虹的持股比例或会很小,让进入平台的企业大量持股。目前,长虹在这一平台中的智能服务将包括用户数反馈、加工和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两种盈利模式。”
而有接近长虹的人士透露,为加快建设和运营这个平台,长虹或将很快在内部组件统一的实体公司,对各产业板块进行统一的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
首抛物联运营支撑平台
虽然近年来海尔等家电巨头推出的概念层出不穷,但此次长虹是首个在业内抛出“物联运营支撑平台”的家电企业。这让长虹此举,引发业内众多的想象。
物联运营支撑平台是长虹基于其软件服务和大数据运营能力,在该平台实现智能硬件、O2O服务等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分析并完善智能硬件和O2O服务,在此过程中引入大量合作伙伴。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长虹将基于家电、军工、IT三大核心主业,加速布局智能服务等五大新兴产业,而该UP平台则可实现传统核心能力与新兴业务的对接。这标志着长虹智能服务新兴产业的核心基础支撑能力已成功构建。
长虹大数据公司总经理刘东表示:“长虹将快速整合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交易及强大的供应链等资源,最终实现‘O2O+C2B’,并真正实现个性化产品及服务的提供。”
实际不仅长虹,近年来,海尔、小米等企业均不断抛出互联网思维和新商业模式。
阳丹认为,长虹此次互联网新模式的构建,与这些企业最大的不用在于长虹有强大的制造优势,但同时在大数据布局上又走得较早。“海尔看中物,相对不太看重联,而小米则以联起家,在物上采取Q2O的模式。”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长虹此前一直在做家庭互联网,此次发布UP平台是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延伸和统筹。在物联网时代,家电行业从终端产品应用向通过终端产品提供内容与服务的转型趋势已不可阻挡,如何基于在原有智能家电这块饼做‘厚’的同时做‘大’这块饼,对于长虹来说极为重要,智能服务等新兴产业将在其未来业务比例中加重。”
中怡康研究机构品牌总经理左延鹊则表示:“长虹此次构建物联运营支撑平台,可以加快其云平台整合,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在物联网时代,厂家要有开源和共享思维,大家必须一起来‘玩’这场游戏,才能成为赢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