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 - 新股资讯 - 正文

中再集团H股IPO“临门一脚”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再集团等待上市已达七年之久。此次上市,虽然中再集团遭遇了股市的冰火两重天,但其并未改初心。这背后的原因既有中再集团内在业务扩张的需求,也存在外界即国内再保险主体即将扩容的压力。业内期望其成为“股市低迷中的一匹黑马”。

在全球股市震荡的背景下,港股IPO分外热闹。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香港的新股上市,合计集资1,564亿港元,港交所首发募集资金全球第一。这其中,有超过一半来自中国内地的金融服务机构,其他业务为消费、零售业及基础建设业。一面是IPO市场的火热,一面却是在港上市新股频破发。2015年在港上市的13只股票,目前有11只股票跌破发行价。与此同时,中国再保险、华融资产、中金公司等企业并未减慢赴港上市步伐,其中等待上市已达七年之久的中国再保险定于10月26日香港上市。

中再集团等待上市已达七年之久。此次上市,虽然中再集团遭遇了股市的冰火两重天,但其并未改初心。这背后的原因既有中再集团内在业务扩张的需求,也存在外界即国内再保险主体即将扩容的压力。

中再集团香港上市仅差“临门一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中再集团暂定于10月26日香港上市,IPO指导价区间为每股2.25-2.70港元。

另据外媒报道,中再集团IPO将发行57.7亿股股票,吸引到15位基石投资者,包括何超琼、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已获得11.2亿美元认购。

对此,一位接近中再集团的投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基石投资者认购比例超过50%。”

事实上,中再集团等待上市已达七年之久。此次上市,虽然中再集团遭遇了股市的冰火两重天,但其并未改初心。这背后的原因既有中再集团内在业务扩张的需求,也存在外界即国内再保险主体即将扩容的压力。

同时,虽然中再集团净资产收益率(ROE)并不理想,但影响其估值、发行等的因素叠加在一起依然较为理想,业内期望其成为“股市低迷中的一匹黑马”。

上市计划不因股市震荡变更

转眼,七年。

1996年,中再集团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再保部的基础上组建而成。2003年12月22日,经过重组改制,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成立。2007年10月,中再集团改制为股份公司。2008年,中再集团便计划先引入战略投资者,再进行A+H两地上市。

然而,2008年灾害频发,中再集团再保险业务损失较大,加之资本市场低迷,其上市计划不得不延迟,这一等就是七年。

中再集团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上市,中再集团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梳理,2015年1月,中再资产管理公司在香港设立的中再资产管理(香港)公司获批,注册资本1亿元港币;2月,保监会批复中再财险注册资本由95.32亿元增至100.3225亿元;8月,保监会原则同意中再集团设立新加坡分公司,分公司以经营财产再保险与人身再保险业务为主,注册资本金为5000万新币。

在人事方面,2015年6月,保监会核准任小兵担任中再集团合规负责人,任小兵为中再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8月,保监会核准莫锦嫦担任中再集团独立董事,而莫锦嫦在公司融资、二级市场集资及上市公司合规事务方面以及相关交易有着丰富经验。

然而,对上市进展一切顺利的中再集团而言,股市的突然“变脸”则为其上市计划增添了变数。

香港普华永道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三季度香港市场大型IPO宗数及集资额明显减少,三季度港交所主板共有25只新股集资共260亿港元,比去年同期数据减少近45%。

不过,中再集团似乎并不为股市所动。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取的信息来看,中再集团上市仅差最后一公里,10月26日便见分晓。

对于原因,前述接近中再集团的投行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再集团始终在坚定推进第四季度上市的计划。资本市场变幻莫测,行情好当然喜闻乐见,但谁又能预测未来的走势呢?而且,股市现在已经出现了稳定向好的迹象。”

“同时,香港股市更为成熟、理性,并且如果一个准备上市的公司中途突然改变计划,将涉及重新撰写招股书、审计财务报表等,费时费力。”

另外,业内认为,中再集团按部就班推进上市计划的原因,还包括国内再保险市场主体扩容在即的压力。

2015年2月,七匹狼(002029)、爱仕达(002403)、腾邦国际(300178)发布公告,将联合其他多家法人机构共同发起设立前海再保险公司;4月,人保集团(01339.HK)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发起设立一家再保险公司;8月,泛海控股(000046)公告称,拟通过间接全资子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多家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亚太再保险公司。

再保险公司估值较复杂

一位评级机构的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目前中再集团的IPO指导价区间以及基石投资者的认购情况来看,中再集团的上市情况还是比较理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财产险业务为主的上市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是影响其估值的重要因素。如果集团整体上市,则可以先将子公司进行单独估值,然后再合并给出一个整体估值。

ROE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中再集团近三年的财报显示,中再集团2012年、2013年和2014年ROE分别为5.46%、7.53%和10.89%,而国内大型直保公司的ROE多在10%到15%之间。

不过,前述评级机构的分析师表示,“中再集团的ROE的确并不理想,但相比直保公司,再保险公司业务更为专业,对其估值会更为全面和复杂。不仅如此,中再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再保险公司,目前香港也并没有一家专业从事再保险业务的公司,对其估值自然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根据21世纪经济经济报道记者此前获得的中再集团初步招股说明书,中再集团在经营记录期间取得了总资产、总保费收入和盈利规模的快速增长。中再集团的总资产由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1480.29亿元增加至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1896.7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3.2%;总保费收入由592.99亿元增加至737.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1.5%;净利润由23.18亿元增加至54.7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3.7%。

截至2015年3月31日,中再集团的总资产为2096.31亿元。在2015年第一季度,中再集团的总保费收入及净利润分别为243.25亿元及25.01亿元。

同时,2012年至2014年,中再集团财产再保险、人身再保险和财产险直保各业务分部同期保费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0%、14.6%和11.9%。同期,财产再保险、人身再保险和财产险直保各业务分部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6.8%、126.0%和11.0%。

在2015年第一季度,中再集团的财产再保险、人身再保险及财产险直保业务总保费收入(扣除分部间抵消前)分别占中再集团总保费收入总额的30.9%、42.5%和27.9%。

中再集团的客户涵盖境内65家财险直保公司和70家人身险直保公司,其中包括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平安财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人寿等,客户覆盖率达93%,并在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等市场确立了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主再保险人的地位。

另据前述评级机构的分析师分析,“中再集团初步招股说明书中国际化、互联网战略都对其估值、发行有一定积极影响,而且其背后的股东是财政部、中金公司这样的实力派。”

中再集团官网显示,中再集团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6,407,611,085元,其中财政部持股15.09%,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84.91%。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ST泛海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