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中化境外资产超七成 橡胶产业加码国际化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5-08-10 09:38:4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化国际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咨询高手 实盘买卖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橡胶的谈判过程异常艰难,经过多次谈判,双方最终签下了框架性协议,但细节性问题仍在敲定中。

中方的谈判代表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称“中化”),在橡胶换高铁的协议中,中化将负责从泰国进口20万吨橡胶。不过,由于橡胶在泰国国内的市场价格要高于国际市场,为了避免价格倒挂,双方就进口价格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

扩张海外

作为成立最早的国有外贸企业之一,中化长期经营石油、化肥等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但随着外贸经营体制变革,企业发展遭遇挑战。现在,中化正围绕“一带一路”加快海外业务布局。

中化国际(600500.SH)是中化旗下上市公司,而天然橡胶在中化国际业绩中占比近三成。

泰国是世界第一大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去年年末,泰国农业经济办公室表示,预计泰国2014/2015年度橡胶产量将增加2.6%,至443万吨。尽管谈判艰难,但对于中化来说,在橡胶产业上和泰国的合作是海外战略并不可少的一步。

2004年开始,中化的橡胶业务开始转型,从单纯的贸易转向上游加工环节。随即,中化国际在云南、海南收购了三家民营橡胶生产企业。当时,中国国内橡胶生产能力仅有60多万吨,而国内市场需求却超过250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70%。

中国只有海南西部、云南西双版纳洲有部分热土资源可以种植橡胶,优质资源基本都在国外。在国内搭建了10万吨的年产能后,中化国际开始着手准备进军海外。2007年,中化国际收购了马来西亚的一家工厂;次年,中化国际收购了新加坡上市公司GMG,利用GMG平台,又于2010年收购了泰国天然橡胶的鼻祖德美行公司。2年后,中国国际以16亿元收购比利时SI.T公司35%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不过,即便是在行业低谷期,中化的海外拓展步伐并没有停止。中化集团总裁助理、中化国际董事长张增根透露,未来收购还将继续,进一步充实上游资源和产业链。中化国际今年天然橡胶的销售目标是100万吨。

走出去碰过的那些坑

中化国际海外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中化国际总经理覃衡德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回忆,2007年收购马来西亚欧马橡胶公司后,决定撤掉原有的管理团队自己接管工厂,后来发现根本行不通。在当地收购原料需要人脉,即使出再高的价格,没有几十年的交情,胶农胶商也不愿意合作。经过一年的痛苦期,交了学费后,公司又把原来的管理团队请了回来,中化只从财务、管理体系、资金、市场上提供支持。现在,该工厂生产和盈利都很稳定。

除了投后管控,还有政治和外交问题需要面对。中化国际天然橡胶业务的种植和加工环节,多数位于东南亚和非洲。在一些政治和市场环境不是很稳定的国家,往往要面临很大的风险。张增根说,中化和合作伙伴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多种合作模式,以降低投资风险。

截至2014年年末,中化集团境外资产总额超过2500亿元,占集团总资产比例超过70%;实现利润近60亿元,约占集团利润总额的一半。

对于一些公司来说,海外资产以及收入占到整体收入的比重,通常被外界用来衡量其海外业务发展的程度。但是现在,海外战略的重要议题不仅仅是收入和资产,如何融入当地的社会可能是央企本土化要学的一门课。

张增根说,中化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会深入了解当地宗教、风俗,“不但要学会当地的语言,还要知道当地人的基本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化国际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