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燕塘乳业营收增速首度跌破10% 产品安全曾遭质疑

来源:大众证券报 媒体 2015-04-20 09:57:4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燕塘乳业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咨询高手 实盘买卖

近日,燕塘乳业发布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据年报显示,燕塘乳业去年营业收入约为9.50亿元,同比增长8.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9亿元,同比增长13.38%。记者发现,这是燕塘乳业近三年来营收增速首度跌破10%。

近三年收入增速放缓

近两年,蒙牛、伊利扩张逐步加快,华南乳企“带头大哥”燕塘乳业还没有正式突围。

记者整理财报发现,2011年~2014年,燕塘乳业营业收入从6.49亿元增长至9.50亿元,最近三年增长率分别为19%、13%及8%,呈现放缓态势。相比而言,蒙牛、伊利等大型企业年增速在10%以上。来自尼尔森公司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液体奶总体销售额增长了11.8%。

同时,燕塘乳业一直寄予厚望的省外业务也进展不大。年报显示,燕塘乳业的主营产品液态乳、花式奶及乳酸菌乳饮料去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3.73亿元及2.69亿元,其中来自广东省内市场的收入达到9.39亿元,占到去年总收入的98.8%;省外市场由于营业成本增幅大于收入,整体贡献的利润很有限。

实际上,2011年~2014年,燕塘乳业在广东省外市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0.49万元、365.75万元、130.05万元和230.21万元,对公司利润的贡献微乎其微。一位广东某乳企市场部人士称,液态奶的区域优势明显,燕塘乳业在省外市场宣传力度不大,很难与当地品牌以及蒙牛、伊利等全国性品牌竞争。

产品安全:纯牛奶被指“变质含毒”

除了市场地位以及成长性不足的风险之外,市场最担忧的是其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风险。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有关燕塘乳业的食品安全事件也是频频被当地媒体报道。

广东当地媒体曾报道过燕塘牛奶包装盒上不打生产日期的问题。2014年3月,有媒体记者在湛江市霞山区一燕塘牛奶销售点购买一箱12瓶装的燕塘纯牛奶,发现该箱牛奶竟然有9瓶没有生产日期。在与销售点交涉过程中,对方在无法解释清楚不打生产日期的情况,竟然欲出200元并赠送一箱牛奶私了。

诸如这样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时有发生。2012年,一消费者在微博上发帖,燕塘牛奶呈泡沫状疑变质有毒;2011年,广东湛江消费者陈和义报料,称其为儿子订了几年的燕塘牛奶竟然出现了黑黄色沉淀物;2009年,广州消费者爆料在饮用燕塘牛奶的时发现豆腐渣似的异状物。

本报记者也关注到,燕塘乳业在天猫商城所售的商品同样遭到了消费者的投诉。公司旗下一款名为“红枣枸杞牛奶“的饮品,活动促销单价3.9元每盒,平均月销量在2000盒以上。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该产品为公司优势产品。

对于该优势产品,有消费者去年11月1日投诉称:“买了十盒,好在没买多,看不到日期买了不敢喝,还有十来天就过期了,哪里还敢喝?”

海通证券指出:“如果公司因产品质量控制不严、食品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或事故,将会导致公司品牌声誉受到极大影响,公司亦可能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处罚及消费者的投诉、诉讼,上述事项均会对公司业绩及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燕塘乳业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