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出了业绩下滑的成绩单之后,富邦股份(300387)昨日推出了一份股权激励计划。根据这份计划,管理层只要在2015年挣到5184.18万元就可以获得奖励,但在公司上市之前的2013年,公司就盈利了6006.48万元。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公司此前解释2014年业绩下滑的理由,与公司去年7月上市时的表态似乎有矛盾之处。
解锁指标不及上市前
根据富邦股份昨日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公司拟向68名员工授予限制性股票150万股,占总股本的2.459%,授予价格为23.62元/股,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总经理周志斌,副总经理冯嘉炜、聂志红、阮自斌及董事会秘书王天慧等多名高管。方案中关于解锁条件的业绩考核条件是:相比2014年度,公司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25%和65%。其中,公司在2015年和2016年的利润考核指标,比公司上市以前的利润还低。
此前公布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4年的营业收入为3.03亿元,净利润为4712.89万元。以2014年的净利润4712.89万元推
算,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净利润只需要分别达到5184.18万 元 、5891.11万 元 、7776.27万元即可解锁股份。而在公司上市前的201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3.02亿元,净利润为6006.48万元。公司上市了,盈利能力反倒变差了,要求也变低了。
与较为宽松的激励条件相对照的,是丰厚的股权奖励。截至本周四,富邦股份的股价为51.54元/股,按照23.62元/股的价格授予150万股,相当于4188万元的奖励。
“10%的业绩增长去激励高管?不激励业绩连10%也不增长了?这就是上市不到1年的公司表现?”网名为szwei828的投资者这样表达不满。
前后表态自相矛盾
在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之前,富邦股份于今年2月中旬给出了一份业绩下滑的业绩快报。根据业绩快报,公司在2014年的净利润下降了21.54%,这给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带来了一个较低的基数。“受肥料市场疲软等因素的影响,肥料滞销库存时间较长,客户对化肥品质要求更高,使其对公司承包的助剂单位消耗增加,导致公司的助剂销售结算价格同比下滑,毛利率同比降低。同时公司去年上市花费比较大。”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询问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时,工作人员给出了这样的答复。
采访中,公司把业绩下滑的原因归结为化肥市场不景气,但从化肥类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来看,业绩其实并不差。记者查询了化肥行业数家上市公司的2014年度经营情况,不少公司都业绩不错。已经公布年报的新都化工,2014年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增长6.4%;史丹利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为4.92亿元,同比增加23.93%;金正大的净利润为8.68亿元,同比增长30.78%。只是,富邦股份的第一大客户云天化确实业绩不佳,其在2014年预计亏损24亿元至26亿元。
有意思的是,公司在去年上市时曾遭到质疑,称云天化的巨亏将影响公司业绩。而公司在上市首日发布澄清公告,称“云天化股份巨亏对公司的业绩未造成重大影响”。公司当时还表示,公司客户中新都化工、史丹利、金正大等上市公司“均呈现较大增长”。但现在看,公司目前对业绩下滑原因的解释,似乎与公司上市时的澄清有自相矛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