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信是航海电子与海洋防务信息化领军企业,公司在航海电子领域具备绝对的领先优势,未来将显著受益于船舶配套进口替代与海军装备升级。短期来看,航海电子产品是业绩的主要贡献来源,而海洋防务信息化业务将为公司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军品、民品均有优势
海兰信是国内航海电气与海洋防务信息化领域自主创新的倡导者。历史上,公司曾经历多次重要转变,最终发展成为民品、军品在航海电子与海洋防务信息化的领军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航海电子产品和海洋防务雷达系列产品,其中航海电子产品设计具备世界一流水平,在国内民用市场一枝独秀,具备绝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军品方面,公司拥有国家二级保密资格证书、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等齐全的军工资质。海兰信证券部一工作人员告诉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我们公司军用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产品应用于辽宁舰,海洋机器人相关产品仍处于样机研发阶段。”
民品上,公司主要海事单品均取得了国内或国际认证,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实力,为多个国家的远洋商船提供了产品和服务;公司也是海工特种船领域、公务船领域、近海及远洋渔船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航海电子产品增长空间大
公司航海电子产品以VDR起家,不断自主研发新的单品,如今已成功实现了从单一自主产品供应商到系列化自主产品供应商、再到高技术含量的系统集成服务供应商的转变。
“智慧桥”是国内首套满足国际最新标准的全自主综合导航系统(INS),可实现船舶智能化一人驾驶;多功能工作站可集中显示船舶运行数据并自动执行航线优化、航行监控、航迹控制等功能,有效降低船舶燃油消耗,该系统集成的所有船舶电子核心设备均为海兰信自主研制。中金公司分析员王宇飞预计,INS将大幅提升公司航海电子产品的盈利能力,民品单船价值量将提升到百万级,军品单船价值量将提升至千万级。
海兰信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获列装型号的产品为军用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导航雷达产品仍处于军品招标阶段,时间暂无法估计;同时,公司积极推动成熟民品向军品的转化工作,部分产品已进入测试和试装阶段。”
据测算,全球民用航海电子每年的市场总量在1500船套左右,按照每套设备300万人民币计算,市场规模约45亿人民币。目前日本及欧美企业市场份额约占70%,公司船舶通信导航系列产品技术实力国内无出其右,并且符合国家政策支持,公司不断向毛利率更高的公务船、海工船、军用船舶市场拓展,随着进口替代需求和军工需求的不断增加,公司前景一片光明。
公务船更新换代带来机遇
船舶配套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船舶工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我国船舶配套业水平落后,严重制约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中金公司认为,公务船需求是未来几年公司航海电子产品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从满足新增需求和更新老旧船舶角度而言,未来各种公务船特别是大型公务船有需求迫切。仅以每1000平方公里配置一条执法船计算,则我国包括九段线内的海域共需公务船2400艘,若以日本11%的1000吨以上公务船比例计算,则约需大型公务船264艘。目前公务船总缺口约1550艘,其中1000吨以上公务船缺口219艘。按照普通船船舶导航系统 200万/套,1000吨以上大型公务船舶导航系统400万/套计算,市场空间约40亿人民币。
此外,航海电子军品还将受益于海军装备升级。公司目前主要军品业务是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 (VDR,即“黑匣子”),市场占有率超过50%,单价约160万人民币。公司十分重视军工产品的市场开拓,未来目标是军品和民品各占50%的比例。
公司产品与军工科研院所相比仍具备领先实力,相信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度推进,公司将不断有新品进入军品供应体系,中金公司预计公司导航雷达(RADAR)和小目标雷达将陆续取得竞标突破,并推动公司综合导航系统(INS)进入军品市场。
股价刚刚创新高
从海兰信走势上看,该股在12月下旬探底16元关口后一路震荡走高,本周该股已站上23元关口,并创出24.10元上市以来新高。
上海一私募基金经理赵启斌认为,海兰信所处的行业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目前股价已开始向上突破,投资者可在23元下方适当配置。
中金公司预测海兰信 2014-201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32亿、5.80亿和8.2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4%、34.3%和41.8%;分别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1700万、6100万和1.03亿,同比增长45.4%、251.0%和70.2%;对应2014-2016年EPS分别为0.08、0.29和0.49元。
公司估值处于行业平均水平,成长确定性高,按照60倍PE,公司目标价为29.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