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本加大和电商冲击的压力下,已出现单季亏损的区域商超龙头——中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不得不加速转型。
去年的最后一天,中百集团召开股东大会。继中百集团创始人汪爱群因年龄较大退休后,同样来自武汉大型百货业的刘聪履新,继任董事长。
刘聪首度接受媒体采访。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前零售行业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中百集团也结束以往的“跑马圈地”时代,转而进行深度转型。
除了快速关闭亏损门店外,刘聪说,公司新组建的管理层更加开放,加大与同业的合作。公司联手竞争对手、如今的二股东永辉超市(601933.SH),进行大数据对冲,并推行联合采购。
打破区域壁垒,中百集团与外界的深度融合全方位展开。
管理层换阵:从国资系到民资参与
原董事长汪爱群和原总经理张锦松先后离职后,中百集团董事会迎来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变化。新一届董事会除保留董事长一人外,其余董事全部换完。
12月31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一项重要议案即《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与中百集团2011年的董事会换届选举不同,此番中百集团的候任董事名单中,仅保留了新当选的董事长刘聪一人。而新一届董事会成员由11人组成,除4名独立董事由专业人员构成外,其他7名非独立董事中,还首度出现了民资身影,即代表二股东永辉超市的张经仪和李国,代表第三大股东的浙江民企新光控股集团的周义盛。张经仪为永辉超市董秘,而周义盛为新光控股集团董事。
三季报显示,永辉超市对中百集团的持股比例达18.18%。新光控股集团从中百集团逐步退出,已减持为持股5.12%。在保卫控股权的战斗中,武汉市国资委旗下的武商联集团依然以29.99%位列中百集团第一大股东。
尽管国有大股东地位依然稳固,但随着股权结构的变化,中百集团的董事会成员已不再是武汉国资系的单一构成。上一轮董事会班底中,6名非独立董事或来自武商联集团,或来自中百集团内部,二者均隶属于武汉市国资委。
此届董事会成员里,代表国资委的董事也具有外资百货企业的管理经验。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在银泰集团任职过的王纯出现在董事会名单内。中百集团一内部人士指出,王纯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其已先后从银泰集团和鄂武商离职,此番代表武汉国资委担任董事,并当选中百集团新任常务副总经理,进入公司经营层。
“新一届董事会的构成,表达了中百集团在经营管理理念上更加开放、多样和包容。”刘聪表示,对比同行,中百集团的转型启动已相对较慢。这和武汉本土三大商业企业鄂武商、武汉中商(8.69, 0.11, 1.28%)和中百集团在武汉长期驻扎竞争,形成极强的区域壁垒不无关系。
“事实上,与同业合作对中百集团来说也不算第一次。”刘聪说,中百集团多年通过连锁方式发展,具有很强的网点经营、规模和品牌优势,并通过会员制形成固定客群,管理团队和运营也积累了诸多经验。此前,行业间也曾谈过合作,做联合采购,但当时零售企业的日子比较好过,大家没法真的“心往一处想”,但目前整个消费方式、市场和竞争都发生变化,特别是电商的冲击等,给商超行业带来很大挑战,行业间意识到必须加强抱团取暖。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去年11月,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0.8%,增速比去年同期水平低4.7个百分点。1-11月,其零售额累计同比下降0.6%。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3年开始,通过多轮在二级市场增持的方式,永辉超市进驻中百集团,成为第二大股东。同样超市业态的中百集团和永辉超市曾一度被理解为竞争对手。直到去年10月,双方同时发布公告称,签订框架合作协议,转为战略合作关系。
刘聪解释,与永辉超市合作之前,公司曾与湖南连锁巨头企业步步高合作,但双方的合作仅停留在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交流。
“目前,除财务数据外,双方已在其他大数据对冲。”刘聪指出,即针对不同品类,进行毛利等财务指标的对比,发现问题后马上调整。双方已共享采购渠道,联合采购的食品、生鲜等品类已在中百集团各类门店中销售。下一步,中百集团还计划通过永辉超市的渠道,采购澳大利亚的牛肉、红提和新西兰的羊肉等产品。在中百集团“走出去”受挫的重庆市场上,中百集团已利用永辉超市在当地的供应链渠道进行采购,湖北区域的门店也在探索这种合作方式。
门店收缩:停止盲目扩张
除管理层引入全国性的商超同行进行管理“输血”,中百集团同时停止盲目的“跑马圈地。”
不计成本,每年以几十甚至上百家的开店速度迅速扩张,这是多年来传统商超业态奔跑的状态。
刘聪坦言,在零售市场的高速发展时期,中百集团的发展方式主要是依靠规模的扩张,到目前为止,其门店已扩张到一千多家,而经营面积也已达到190多万平方米,但有些门店的效益不太好,甚至常年亏损。
他说,此前公司主要关闭便利店止损,但很少关闭湖北区域的仓储门店。不过,自2014年下半年起,公司对旗下所有门店进行梳理,先后将位于湖北十堰、襄樊、宜昌、荆州等地近十家仓储店关闭了。“关闭的原因则是因为当地的竞争大,中百集团的配送优势还不够强等,而集中关店也导致了公司当年第三季度的的亏损。”刘聪说。
中百重庆市场就是一个案例。“7年的培育期仍未扭亏,这早已超出任何一家门店正常的市场培育期。”有研究人士表示。
不过对比以往,2014年以来,中百集团加大了转型力度,并多方整合采购资源,并针对新开门店,明确要求加大坪效,原则要求在两年内就达到盈亏平衡。
“公司在2014年的新开仓储店也达到了10家左右。”刘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2014年,未经审计的数据预估,公司整体销售应达300多亿元,继续保持以往的增幅。
在中百集团转型的探索中,定位为更加年轻化、时尚化的好邦便利店业态被视为公司新的赢利点,但到目前为止,其门店数量也只有60家左右。“未来,便利店的发展趋势是扩大加盟范围。”中百集团连锁超市负责人彭波说。此前,公司曾试过针对好邦便利店制定加盟计划,但加盟方追求短期运营,所以这项探索又回到原点。但公司仍然将探索加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