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3日收盘,比亚迪(002594)报收于99.6元,下跌1.18%,换手率1.58%,成交量55.17万手,成交额54.73亿元。
投资者: 1、单电池、储能产销规模,相关的宣传和介绍极少,不利价值实现;2、已销售千万辆的车,数据资源叠加AI算力,尽早规划挖掘;3、未来车辆成为移动娱乐平台,是潜在增长机会;4、先进的制造力,除了车,及早布局具身机器人;5、高端品牌营销能力差,学学丰田,学学友商,跳出一般认知“低端”形象;6、科技的未来,借鉴特斯拉,管理层应研究,为啥其市值超比亚迪10倍,仅是能力差距?该如何改进?
董秘: 感谢您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创新产品提供商,业务广泛,不仅凭借在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等关键领域的雄厚技术积累, 通过技术的持续创新, 打造出长期、 可持续的核心竞争优势, 夯实公司于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地位, 加速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进程,还涵盖消费电子、 AI数据中心等多元化的市场领域。汽车行业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公司将把握时代机遇,不负股东重托,感谢您的关注与建议!
投资者: 1、单电池、储能产销规模,相关的宣传和介绍极少,不利价值实现;2、已销售千万辆的车,数据资源叠加AI算力,尽早规划挖掘;3、未来车辆成为移动娱乐平台,是潜在增长机会;4、先进的制造力,除了车,及早布局具身机器人;5、高端品牌营销能力差,学学丰田,学学友商,跳出一般认知“低端”形象;6、科技的未来,借鉴特斯拉,管理层应研究,为啥其市值超比亚迪10倍,仅是能力差距?该如何改进?
董秘: 您好投资人,同一问题已做回复,请无需重复提交哦。
投资者: 董秘好:公司K-car车型在日本首秀。建议公司在该车的基础上推出加宽、国产5座版;最好再加宽、加长做成6—7座小型mpv。引领国内低碳出行新时尚
董秘: 感谢您的建议!2025年10月29日,比亚迪亮相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简称“东京车展”),全球首发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K-EV BYD RACCO,并同步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正式引入其在日本市场的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全球首次亮相的K-EV,比亚迪始终致力于为日本市场提供更贴合本土出行需求、兼具安全与能效的高品质新能源产品。未来,比亚迪将继续全力投入日本市场,深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产品矩阵,与日本用户共同探索更可持续的未来出行方式。公司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将矢志不渝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再次感谢!
投资者: 贵司可以研究个核聚变发电带动汽车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与建议!
投资者: 您好,为了加强公司治理,是否为公司高管及董事投保了董监高责任保险,如无,以后有无相关计划
董秘: 尊敬的投资人,公司一直努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整体价值,其中包括对董监高责任保险的投保。过去几个年度,公司均在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提请公司股东会授权公司董事会决定购买董监高责任险的议案》。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尽职尽责,为维护上市公司治理、为广大股东创造价值而努力。也感谢您的支持!
投资者: 强烈建议别让宋plus停产,哪怕是回归王朝系列都行。
董秘: 公司密切关注、听取广大消费者的反馈,您的建议我们已经收到并向内部反馈,谢谢您!
投资者: 您好,请把车自带充电桩做的更精致些,不要把腾势和方程豹很好看的充电桩模具换成王朝海洋那样的,很多购车人都反馈这件事,请注意。
董秘: 收到您的建议,公司密切关注、听取广大消费者的反馈,已注意到相关声音。感谢您的反馈!
投资者: 公司能否提早公布三季度业绩预告,三季度明显的新车销量的下滑使得投资者信心大受打击,季报公布前更是有大资金疯狂卖出使得股价跌跌不休,公司是否考虑提早公布业绩报告,利空早点落地,谢谢。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10月30日晚,公司三季报正式出炉,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949.9亿元,实现净利润78.2亿元,环比增长23%,此外毛利率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尽管行业竞争加剧,但公司核心经营指标向好趋势明显。从今年前三季度来看,比亚迪营收达5662.7亿元,同比增长13%,再创同期新高;研发费用437.5亿元,同比大增31%,远超同期233.3亿元的净利润,“研发之王”本色不改。今年1-9月,比亚迪全球累计销量达326万辆,同比增长18.64%,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宝座。海外市场更成为比亚迪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1-9月,比亚迪海外销量达70.16万辆,同比激增132%,远超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比亚迪将不忘初心,持续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
投资者: 三季度公司公告的每月新车销量下滑严重,进入十月后半月之后,比亚迪的股价也跌跌不休。大单疯狂的卖出躲避可能很糟糕三季报的利空,公司是否考虑回购或者建议大股东增持一下或干脆提早发一个业绩预告。避免季报前的持续跌跌不休。谢谢了
董秘: 感谢您的建议!
投资者: 請問,貴司研發費用投入巨大,具體有哪些研發成果,無人駕駛?人工智能?固態電池?如果有新技術研發中,請具體介紹一下相關進度,公司利潤大幅下降,股價大幅下滑,是否說明研發無法驅動公司發展?謝謝!
董秘: 您好尊敬的投资人,此前已陆续您回复几个技术的问题,互动易问答为公共空间,为节省广大股东的关切,请不要重复提问。
投资者: 建议专供日本的车型改叫“海燕”,在国内上市。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2025年10月29日,比亚迪亮相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简称“东京车展”),全球首发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K-EV BYD RACCO,并同步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正式引入其在日本市场的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全球首次亮相的K-EV,比亚迪始终致力于为日本市场提供更贴合本土出行需求、兼具安全与能效的高品质新能源产品。未来,比亚迪将继续全力投入日本市场,深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产品矩阵,与日本用户共同探索更可持续的未来出行方式。公司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将矢志不渝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投资者: 请问: 一、我需要前九个月储能业务单独的财务指标; 二、目前资本市场青睐储能板块,请从市值管理角度,全面详细公布比亚迪储能业务增长情况,以及明年的规划。必要的时候可以专项交流,甚至召开新闻发布会。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比亚迪储能始于2008年,专注于储能系统及新型电池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已形成集储能产品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回收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全面覆盖电源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叉车电池、船舶电池等应用领域。依托全球领先的电池研发制造技术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比亚迪储能已为国内外数百个储能项目提供安全可靠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新能源产品远销全球6大洲公司。 关于您所提及的业务披露情况,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的相关规定进行年报业务分部营收的披露。过去一段时间,公司汽车业务经历超快速增长,汽车及相关业务营收占比不断提升,储能等业务也有较快增长,但营收占比仍较小。因此恕我目前无法提供您所需要的数据,当然,未来可期,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和营收占比的规定进行合规披露。谢谢您!
投资者: 专供日本的海獭,很多人都觉得别致,漂亮,请问该车型会在国内上市吗?
董秘: 您好,感谢您对公司国际化的关注!2025年10月29日,比亚迪亮相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简称“东京车展”),全球首发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K-EV BYD RACCO,并同步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正式引入其在日本市场的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全球首次亮相的K-EV,比亚迪始终致力于为日本市场提供更贴合本土出行需求、兼具安全与能效的高品质新能源产品。比亚迪一直秉承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并适时推出符合需求的产品。
投资者: 市场普遍对三季报很担心,毕竟二季报在销量增长的情况下飞不太好,到底是怎么样的三季报,不能提前报一下给市场吗?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也理解您的关切。10月30日晚,公司三季报正式出炉,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949.9亿元,实现净利润78.2亿元,环比增长23%,此外毛利率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尽管行业竞争加剧,但公司核心经营指标向好趋势明显。从今年前三季度来看,比亚迪营收达5662.7亿元,同比增长13%,再创同期新高;研发费用437.5亿元,同比大增31%,远超同期233.3亿元的净利润,“研发之王”本色不改。今年1-9月,比亚迪全球累计销量达326万辆,同比增长18.64%,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宝座。海外市场更成为比亚迪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1-9月,比亚迪海外销量达70.16万辆,同比激增132%,远超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比亚迪将不忘初心,持续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
11月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48亿元,占总成交额20.97%;游资资金净流入2.32亿元,占总成交额4.24%;散户资金净流入9.16亿元,占总成交额16.7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10月产销快报。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29,808辆,销量为441,706辆;本年累计产量3,643,377辆,同比增长10.50%,累计销量3,701,852辆,同比增长13.88%。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量424,174辆,销量436,856辆;纯电动车型累计销量1,828,462辆,同比增长34.5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累计销量1,827,256辆,同比下降2.69%。商用车方面,累计销量46,134辆,同比增长239.10%。2025年10月出口新能源汽车83,904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27.362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230.613GWh。以上数据未经审核,可能调整。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