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10月31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新华基金近期对6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中际旭创 (新华基金参与公司电话会议)
调研纪要:2025Q3公司营收102.16亿元,毛利率43%,归母净利润31.37亿元,环比显著增长。800G出货量持续增长,1.6T已开始部署并增加订单,预计2026-2027年大规模上量。硅光比例和良率持续提升,产品结构优化推动毛利上升。在建工程增至近10亿,主要用于扩产,产能仍紧张,将持续投入。光芯片供应较紧,已提前锁定资源。Q3税率升至8%因计提“支柱二”所得税。海外扩产面临挑战,但已提前布局。Scale-up场景需求增长快,2027年有望落地LPO/XPO/NPO方案。800G产线回收期约2-2.5年,1.6T预计相近。
2)德赛西威 (新华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电话会议)
调研纪要: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23.37亿元,归母净利润17.88亿元,毛利率19.70%,经营现金流净额22.60亿元,其中第三季度营收76.92亿元,归母净利润5.65亿元,毛利率18.51%。研发费用率为8.79%,持续投入算法与软件领域。传感器业务快速增长,已获长安、吉利、上汽大众、RENULT、HOND、东风日产等新项目订单。无人车业务实现技术协同与场景落地,客户结构更加均衡,高价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3)八亿时空 (新华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32.7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32%。液晶主业稳健,车载高对比度及超低温材料量产,PDLC+染料液晶批量销售。预计明年液晶市场保持稳健,车载带来增量。光刻胶树脂已量产,计划二至三年内达年产200–300吨,二期投资更精简。核心客户为恒坤新材,与多家头部光刻胶企业合作。验证难点在于客户需求理解与工艺稳定性。技术积累源于20年自主研发,形成合成与杂质控制壁垒。LCD增长依赖份额提升,本土厂商扩张明显。通过成本管控与高端产品维持毛利率稳定。OLED氘代物优化完成,咔唑类等产品海内外批量供货。车载染料液晶研发突破,为明年重点方向。参股南通詹鼎(持股11.59%),其电子氟化液用于半导体与超算液冷,技术领先,发展势头良好。
4)中航高科 (新华基金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电话解读会)
调研纪要:公司生产组织仍维持稳定节奏,依托现有订单和长期协议保障中长期需求。存货约85亿元,处于合理区间,匹配主机需求。三季度因主机节奏调整致收入利润同比下降,四季度仍需观察。年初14%收入增长目标受主机需求变化影响,全年计划将结合实际情况研判。毛利率保持稳定,通过降本增效与科技创新保障盈利。预浸料市占率超95%,技术积累深厚,竞争优势明显。深圳轻快世界营收占比较低,已在适航客户中供货。优材百慕前三季度收入1.4亿元,研发投入超1600万元,持续推进国产化能力建设。
5)海泰新光 (新华基金参与公司策略会&业绩说明会)
调研纪要: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内窥镜业务整体增长40%,Q3单季增长超100%,需求旺盛。售后收入达6000万,国外占比90%,2026年有望持续增长。与美国客户合作扩展至宫腔镜、膀胱镜等新品,1888镜体预计明年定型。泰国工厂已承接主要出口生产,二期建设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国内整机业务四季度及明年有望明显增长,光学产品保持30%以上增速,拓展工业检测领域。美国客户在手订单超三亿元,关税未影响业绩,美国工厂扩建维修车间,未来将持续分红。
6)聚和材料 (新华基金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
调研纪要: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06.41亿元,同比增长8%,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滑43%。非经营性损失主要来自白银价格波动引发的金融衍生品及租赁白银相关损失。光伏导电浆料销量超1,450吨,N型产品占比达96%,市占率接近35%。公司研发投入5.60亿元,占营收5.26%,持续推进少银化、无银化技术,铜浆产品已在头部客户测试并小规模出货。原材料方面已具备电子级金属粉体和无机粉体大规模生产能力。收购SK Enpluse旗下掩模基板进展顺利,计划2026年1月30日前完成交割,标的公司产品适用于DUV-rF及KrF光刻工艺,已通过多家客户验证。未来将持续推进外延布局。
新华基金成立于2004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541.94亿元,排名86/211;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377.09亿元,排名87/211;管理公募基金数82只,排名77/211;旗下公募基金经理15人,排名87/211。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新华中证云计算50ETF,最新单位净值为1.9,近一年增长78.42%。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