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海泰新光(688677)报收于48.5元,较上周的48.5元上涨0.0%。本周,海泰新光10月27日盘中最高价报57.0元,股价触及近一年最高点。10月30日盘中最低价报47.14元。海泰新光当前最新总市值58.14亿元,在医疗器械板块市值排名62/126,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2951/5163。
公司内窥镜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增长40%,其中内窥镜增长33%、光源模组增长超100%;第三季度单季业务同比增长100%,内窥镜和光源模组均增长超100%。第四季度及明年需求预计维持旺盛。
2025年前三季度售后业务收入6000万元,同比增长80%;其中国外售后业务5300万元,占比90%;第三季度单季售后收入2600万元,国外占比同样为90%。预计2026年售后业务将持续增长。
与美国客户合作已扩展至宫腔镜、膀胱镜、小儿腹腔镜等领域;4毫米宫腔镜已量产,2.9毫米膀胱镜和3毫米小儿腹腔镜即将量产。下一代内窥镜系统涉及鼻窦镜、关节镜等除雾产品,样品已提交验证。开放手术领域的光源、镜头进入设计固化阶段,气腹机正在开发。3D系统样机已提交客户展示。与丹纳赫旗下子公司在分析诊断领域合作推进,泰国工厂启动体外诊断仪器小批量生产。
1888镜体为美国客户下一代系统产品,集成公司光学除雾技术,光源、摄像手柄及图像算法升级。除雾内窥镜价格将在原有基础上提升,预计明年完成设计定型。
本次股权激励聚焦管理层、海外技术业务人员及近年重要岗位人员,预留20%用于激励国内核心业务人员。业绩考核分三期,基于重点项目进度及国内品牌建设周期制定。
小镜种包括关节镜、宫腔镜、耳鼻喉镜等,相关产品已取证并推广,在北京、上海头部医院试用反馈良好。国内关节镜已销售,海外除雾关节镜在验证中。小镜体易损特性将带动维修业务增长。
国内整机营销团队已于去年底建成,今年品牌建设投入加大,近百名专家到访公司。受医疗环境影响,当前销售数据不突出,但四季度及明年整机业务预计将明显增长。
光学产品前三季度保持30%以上增长,主要受益于分析诊断类产品合作增加及口腔影像产品(如口腔三维扫描模组)增长。公司正拓展工业检测等新应用领域,增长确定性较高。
美国客户未执行订单达3亿元人民币,加上其他客户订单总额超3亿元。收入转化节奏受客户需求、库存及生产周期影响。
当前中国出口美国关税为55%,泰国出口为19%。公司已将大部分产品生产转移至泰国,关税未对公司业绩产生直接影响。非美地区以ODM为主,国内市场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光学业务以OEM/ODM为主。
美国客户自去年四季度起需求稳定增长,公司已协调中、美、泰三地供应链安排生产与库存。光学产品按订单生产;国内整机因市场初期需求不稳定库存偏高,后续将逐步回落至合理水平。
美国工厂新增1700平方米用于维修业务建设,目前仍在推进中。公司现金流健康,未来将依科创板要求结合资金情况持续分红。
泰国工厂已实现对美主要产品(内窥镜、光源模组)的生产转移,分析类设备产线获批并小批量出货。二期建设已启动,涵盖扩大分析仪器与医疗整机产能,建设GMP车间用于一次性气腹管和内窥镜生产,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