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每周复盘 - 正文

每周股票复盘:聚和材料(688503)Q3扣非净利增12%,铜浆技术突破

来源:证券之星复盘 2025-11-02 03:38: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聚和材料(688503)报收于59.55元,较上周的63.35元下跌6.0%。本周,聚和材料10月27日盘中最高价报66.66元。10月31日盘中最低价报58.72元。聚和材料当前最新总市值144.13亿元,在光伏设备板块市值排名27/64,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332/5163。

本周关注点

  • 来自业绩披露要点: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11.6%。
  • 来自股本股东变化: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东户数达2.59万户,较6月30日增长125.42%。
  • 来自机构调研要点:公司首创光伏用铜浆产品,已实现小规模出货。
  • 来自公司公告汇总:拟变更2025年度审计机构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尚需股东大会审议。
  • 来自机构调研要点:收购SK Enpluse旗下掩模基板资产,预计2026年1月30日前完成交割。

股本股东变化

截至2025年9月30日,聚和材料股东户数为2.59万户,较6月30日增加1.44万户,增幅125.42%。户均持股数量由2.11万股降至9361.0股,户均持股市值为76.7万元。

业绩披露要点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41亿元,同比增长8.29%;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43.24%;扣非净利润2.71亿元,同比下降37.42%。第三季度单季营收42.06亿元,同比增长37.38%;归母净利润5834.72万元,同比下降52.21%;扣非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11.6%。毛利率为6.85%,负债率59.07%,财务费用2568.11万元,投资收益-6836.82万元。

机构调研要点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光伏导电浆料销量超1,450吨,Q3出货量超524吨,N型产品占比达96%,目标全年出货约2,000吨。研发投入5.60亿元,占营收比重5.26%,已构建“材料-工艺-设备”全栈自研体系。

公司在行业首创可用于光伏电池的铜浆产品,攻克铜高温氧化抑制难题,已实现小规模出货,支持“减银-替银-无银”技术路径。

公司对冲存货敞口产生的金融衍生品及租赁白银相关损失属非经营性项目,导致投资收益下滑。

光伏行业进入阶段性供需错配周期,公司通过技术迭代与客户结构优化维持业绩稳定。

公司综合市占率接近35%,优势产品市占率超40%,位居行业首位。

原材料方面,公司已具备电子级金属粉体和无机粉体大规模量产能力,提升自供比例将增强盈利能力与产品稳定性。

收购SK Enpluse旗下掩模基板资产进展顺利,计划2025年12月初完成资产分立,目标交割日为2026年1月30日。

初步预估2024-2025年国内半导体空白掩膜基板市场空间为40-50亿元,未来增长前景乐观。

空白掩膜基板生产涉及清洗、镀膜、涂胶、测量四大环节,技术门槛高,依赖精密设备与专业经验。

SKE旗下产品主要适配DUV-rF及KrF光刻工艺,类型为PSM相移掩模版,已通过多家国内外客户量产验证。

公司未来将依托韩投集团资源,持续推进外延式并购布局,具体信息待确认后披露。

公司公告汇总

聚和材料将于2025年11月12日召开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关于选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1月6日,现场会议地点为常州市新北区浏阳河路66号,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66,003,255.98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61,920,426.93元,主要为应收类款项减值;资产减值损失4,082,829.05元为存货跌价损失,影响利润总额减少同等金额,未经审计。

公司拟变更2025年度审计机构,由原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合伙人为陈勇,签字会计师为徐敏,质量复核人为林玉枝,均具备资质且近三年无处罚记录。财务审计费用130万元,内控审计费用38万元,较上年下降,该事项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聚和材料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