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速腾聚创(02498.HK)发布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在激光雷达领域,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就如同摄像头由胶片时代进入数字化时代。2021年,RoboSense发布了行业第一个全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即E平台。该平台下的第一款产品E1是激光雷达行业数字化激光雷达的开山之作。经过多年的打磨,今年上半年,E1开始正式投入量产,是行业第一个进入大规模商业化的全固态激光雷达。
E1是目前L3及L4自动驾驶大广角激光雷达量产的唯一选择。优异的性能表现同时也让E平台成为机器人激光雷达的优选项,我们预计今年E系列激光雷达产品的出货量将会达到六位数。今年年初,我们发布了另外一个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即EM平台,这是专用于长距激光雷达的平台。面对L3及L4自动驾驶,高性能是基本需求;EM平台下的EM4激光雷达,预计将在今年Q3量产,是当前行业唯一一款超500线可量产数字化激光雷达,面对追求高性价比的L2级别高阶辅助驾驶领域,EMX则是以真192线成为新一代车型的性能最优解。自发布以来,我们已获得了众多头部客户大量车型定点,EMX也将在今年Q3进入大规模量产交付。我们预计,2026年EM平台将会快速上量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激光雷达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预测,激光雷达的核心技术竞争将会走向深水区,即从系统光机架构创新走向更深层次的芯片竞争。
数字化激光雷达的关键特征,就是把核心接收系统和回波特征识别功能集成到一颗SPAD-SOC芯片,不仅大幅精简链路、降低功耗、提升信息完整性与一致性,还让激光雷达性能可以遵循摩尔定律不断提升,给智能汽车与机器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感知精度。
我们在自研SPAD-SOC芯片时,把点云处理的know-how,通过更底层的信号特征提取,来设计信号处理算法,以解决雨、雾等恶劣天气中的点云质量问题。
我们已经基于自研的SPAD-SOC芯片推出断代式领先的E平台全固态激光雷达,接下来我们还会基于自研的SPAD-SOC芯片批量交付全面领先友商的EM平台产品。
伴随着在追求高性能车规级的Robotaxi领域,数字化激光雷达已经全面取代旧一代机械式激光雷达成为主流。目前行业唯一可量产的车规级高线数数字化主激光雷达EM4,与目前行业唯一可量产的车规级全固态数字化补盲激光雷达E1组成‘最强拍档’,占据大量市场份额,推动行业进入规模化运营。
在客户验证与商业推进方面,由于断代式领先的产品优势,E1成为Robotaxi补盲激光雷达规模运营落地的首选方案,目前已成为全球8家头部Robotaxi公司的集体选择,已经获得正式定点;高性能长距主雷达方面,EM平台下的EM4也已成功拿下多家北美头部Robotaxi客户的主激光雷达定点;EM4+E1组合已与全球8家Robotaxi客户完成产品量产验证,进入深度合作。今年底,头部几家Robotaxi会开始启动‘EM4+E1’的量产落地,预计Robotaxi全年激光雷达出货量达到万台级别。
我们与滴滴自动驾驶、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进行深度合作。同时,搭载E1及EM4的北美矽谷头部Robotaxi及Robotruck公司也会在年底扩大运营车队规模。Uber已在欧洲与中东等主要出行市场,将文远知行、小马智行、Momenta和LucidMotor等多家我们的合作伙伴纳入商业化运营网络。整体来看,在全球L4领域领先企业中,我们的合作覆盖已超过90%。我们将以自研芯片与全数字化架构为底座,延续在性能与规模的优势,把‘定点-量产-放量’的链路走得更快、更稳,推动Robotaxi成为RoboSense下一阶段的关键增长极。
凭藉强劲的产品性能表现,自其正式发布后,EM系列产品在半年内斩获了来自8家主机厂的45个车型定点。其中,500线以上唯一可量产主雷达EM4,获得了来自全球纯电皮卡Top新势力品牌、欧洲头部高端豪华汽车合资品牌、上汽智己、吉利等多家海内外车企定点,其中两款重磅车型,极氪9X、智己LS6均已正式发布搭载EM平台定制的520线长距主雷达。而192线主雷达EMX,同样斩获了来自吉利、中国新能源车头部车企、日本Top3汽车制造商之一、一汽红旗以及欧洲最大汽车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合资企业等多家海内外车企定点。
我们长期深耕主机厂体系与量产工程能力,SOP车型数量持续位列行业第一,并在今年6月完成第100万台车载激光雷达交付的里程碑。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们与全球30家车企及Tier1供应商深度协作、累计119款车型前装车型定点,并为14家客户的44款车型完成量产交付。截至本公告日期,RoboSense全平台产品累计斩获133款车型定点;其中,我们已赢得8个海外及合资品牌的车型项目,覆盖日本、北美、欧洲等核心市场,其中包含两家日本Top2车企与中国重点合资品牌定点项目上,我们承担独家供应。预计海外市场在未来1-3年将逐步贡献收入、形成多区域放量。
随着EM平台的强势推出,EM平台旗下两个新品EM4与EMX双双在今年下半年进入大规模量产。我们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RoboSense的车载激光雷达业务将占据行业更大的市场份额。作为公司激光雷达第二增长曲线,非车载业务已完成多场景全球化商用验证,进入高速增长周期。
今年,我们推出两大针对机器人领域的数字化革新产品:E1R与Airy。
E1R基于车规级E平台打造,具备超广视场与高鲁棒性,实现复杂环境精准建图定位;Airy作为全球首款超轻半球激光雷达,360°×90°全景覆盖与即插即用设计,重新定义服务机器人感知标准。双产品构建全场景机器人感知解决方案。
E1R和Airy在多领域实现突破。在其中割草机器人赛道的表现尤为突出,我们与多家全球Top5厂商达成独家合作,订单规模突破七位数,充分验证消费级庭院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化商业潜力。在无人配送领域,我们与北美的COCORobotics及北美2家头部外送平台达成合作。同时,与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美团、新石器、白犀牛建立深度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构建全球化配送网络。在具身智能方向,我们与宇树科技、越疆和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超20家全球领先的具身机器人公司保持紧密合作,共同推进从样机到量产的跃迁。
非车载业务的商业化进程全面提速。目前业务布局已覆盖工业仓储、无人配送等垂直领域,服务全球客户突破3,200家。随着数字化产品持续交付,我们乐观估计,未来在机器人领域的交付节奏有望领跑行业。
今年年初我们落地‘AI+机器人’战略,阐述了机器人灵巧操作是具身智能能否大规模落地替代人工的关键技术。
RoboSense围绕机器人通用感知刚需为切入点,我们推出创新品类‘AC(ActiveCamera)’,定位‘真正的机器人之眼’。AC平台定位就是‘allinone’,支持全场景高精度的机器人感知、建图定位、抓取能力落地,配套AI-Ready生态,包括开源算法、工具、SDK数据集,让开发者开箱即用,加速技术验证和工程化落地。AC平台已经收集多个领域400+顶尖开发者和机器人企业的需求,包括来自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斯坦福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及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等的学者和开发者团队。
目前,该平台首款产品AC1已经实现应用;第二款产品AC2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发布,致力解决机器人更高精度的感知任务需求。同时,通过AC结合触觉灵巧手的开发,致力于打造机器人灵巧操作从感知到数据采集到训练模型的生态闭环。从核心零部件到关键工具链再到核心算法的角度为整个具身产业提供支撑,加快具身智能终端场景的落地。
业务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将利用我们的竞争优势,继续实施我们的增长策略,包括继续投资于核心技术及完善产品供应,加强制造及供应链能力,加强及扩大客户群,以及吸引并留住人才。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