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22日收盘,华熙生物(688363)报收于55.45元,下跌1.96%,换手率0.73%,成交量3.54万手,成交额1.97亿元。
9月2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17.33万元,占总成交额8.74%;游资资金净流入998.71万元,占总成交额5.08%;散户资金净流入718.62万元,占总成交额3.66%。
Q 近期大量媒体报道,关于公司支持郝宇博士一事是否可能给上市公司带来风险,能否详细说一下具体情况?
公司作为全球透明质酸产业的龙头企业,理应维护透明质酸这一中国优势产业免受境内外不正当竞争数年来的攻击。今年5月17日以来,华熙生物发表《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等系列研究文章,旨在探讨生命科学未来走向与产业转化关系,避免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受短期资本题材切换影响。相关讨论引发行业专业人士和临床医生对重组胶原蛋白添加量检测问题的关注,此类讨论已在行业内长期存在。华熙生物基于国家药监局监管原则和行业协会沟通机制,严格管理研究信息与第三方检测数据,引导讨论理性、有序进行。
随着相关企业发布自查声明承认产品存在局限性,华熙生物原认为事件已结束。但9月11日起网络出现大量报道,将公司置于“不正当竞争”舆论中。为澄清事实并回应投资者关切,公司依规披露相关信息。
公司在收到郝宇博士求助后,组织专家开展检测评估,并于6月1日发布《关于支持郝宇博士维护消费者权益》声明。此后联合国家计量院等多家第三方机构完成方法学验证,实施多中心检测,获得数十份检测报告,结果一致显示相关产品重组胶原蛋白添加量未达标。
6月23日,涉事公司发布声明承认局限性。出于维护行业生态、尊重监管决策周期等公共利益考量,华熙生物当时未公开检测报告。仅于6月30日发布与国家计量院合作的方法学验证结果,证实复杂配方中重组胶原蛋白成分可检测且方法可验证。
Q 公司是否会面临潜在的重大诉讼、重大行政处罚风险等问题?
公司已对媒体报道中提及的“郝宇博士发布无法律效力测评信息”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专项评估。坚信科学数据真实有效,未来在可能涉及的法律诉讼、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中面临的风险极小。郝宇博士发布内容时所属主体为“聚研荟公司”,与华熙生物无股权关联;后续账号主体变更为“上海柳页医创医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亦与华熙生物无直接股权关系。华熙生物仅为柳页医创股东海南海熙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公司已将数十份检测报告提交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Q 媒体报道相关单位与公司具有一定的股权关系,导致评价不够客观,公司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公司认为,无论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股权联系,均不改变检测数据的真实性,不影响产品质量是否达标的科学判断,也不能成为阻碍监管介入或消费者知情权的理由。产业发展允许暂时的“局限性”,但所有参与者都应承担责任,推动行业文明进步,而非延长局限状态。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