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北证券(000686)发布2025年中报,证券之星财报模型分析如下:
财务表现概览
东北证券(000686)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经营业绩实现显著增长。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达20.46亿元,同比上升31.66%;归母净利润为4.31亿元,同比上升225.90%;扣非净利润为4.13亿元,同比上升257.35%。盈利能力指标同步改善,净利率达22.02%,同比增长105.2%;每股收益为0.18元,同比增长200.0%;每股净资产为8.26元,同比增长5.15%。
单季度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49.65%;归母净利润为2.28亿元,同比增长105.59%;扣非净利润为2.15亿元,同比增长107.41%,表明公司盈利能力在报告期内持续增强。
主营业务结构分析
从业务构成来看,财富业务和证券自营业务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财富业务实现主营收入10.64亿元,占总收入的51.98%,主营利润为7.74亿元,毛利率达72.80%;证券自营业务收入为4.74亿元,占比23.18%,主营利润为3.9亿元,毛利率为82.28%,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基金管理业务和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分别贡献收入3.1亿元和2.42亿元,占比分别为15.14%和11.85%。期货业务、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较小,其中其他业务出现主营利润亏损,达-5.69亿元,毛利率为-965.95%。
从地区分布看,公司总部、分公司、子公司及其他区域贡献收入13.59亿元,占比66.43%;东北地区收入为2.99亿元,占比14.60%;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华中地区收入占比分别为12.17%、2.21%、1.68%、1.62%、1.15%;西北地区收入为281.24万元,主营利润为-160.01万元,毛利率为-56.89%。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为263.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38%。财务指标变动方面,衍生金融资产增长31.74%,主要因商品期权、收益互换投资规模增加;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下降63.01%,系债券质押式回购规模减少所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大幅增长21257.88%,因本期新增投资。
负债端,应付短期融资款增长81.55%,因短期融资规模上升;衍生金融负债增长79.20%,受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下降影响;应付款项增长50.28%,主要为应付场外期权预付金增加。
现金流方面,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36元,同比下降141.52%,主要因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49.95%,因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上升;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163.68%,得益于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加、流出减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增长151.39%,主要由筹资活动带动。
收益与成本变动原因
营业总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利息净收入和其他收益的大幅提升。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013.44%,因融出资金利息收入增加,同时短融、卖出回购及应付债券利息支出减少;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长271.66%,因交易性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上升;其他收益增长89.92%,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增加。
营业总支出同比下降0.49%,主要因业务及管理费减少。所得税费用增长443.02%,与公司业绩上涨相匹配。信用减值损失增长1111.71%,因计提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增加。营业外收入下降85.83%,因上年同期存在收回已核销应收款情况;营业外支出增长54.27%,因本期计提预计负债。
经营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源于财富管理业务客户规模扩大、交易量提升以及金融产品保有规模增长。报告期内,客户总规模同比增长10.02%,AB股基交易量增长130.79%,融资融券余额达141.97亿元。投资银行业务在北交所首发项目排名行业第10,新三板挂牌及督导数量位居前列。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资产管理板块管理规模稳步增长,东证融汇、东方基金及银华基金管理规模分别达767.01亿元、1234.05亿元和5807.16亿元。
公司持续优化“三地三中心”布局,分支机构覆盖全国28个省区市的66个大中城市,共132家,业务布局完善,风控体系健全,战略定位清晰。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