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华夏航空(002928)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16:29: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华夏航空(00292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及市场定位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国内、国际的航空客货运输业务。

    根据市场定位不同,航空市场可分为干线航空与支线航空。干线航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少数中心城市,而支线航空的需求则分散在大多数中小城市。其中,干线航空公司又可按客群不同分为全服务航司和低成本航司。全服务航司和低成本航司的市场为出行需求旺盛、客源充足的大型门户城市、全国性枢纽城市和部分区域枢纽城市、省会城市和省内经济发达城市。其中,全服务航司的客户为上述市场中对价格相对不敏感的公商务出行旅客及自费出行旅客;低成本航司的客户为上述市场中对价格较为敏感的自费旅客以及追求高性价比的商务旅客;而支线航空所处的细分市场为需求分散的中小城市、旅游城市,是区别于全服务、低成本航空的更为下沉的细分市场。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支线航空公司,致力于为中小城市构建更便捷、更舒适的航空出行方式;致力于成为网络型航空公司,构建广泛覆盖的交通网络;致力于满足中小城市日渐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2、公司的市场地位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规模化的独立支线航空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明确坚持支线战略定位,也是国内支线航空的引领者。报告期末,公司机队规模77架,航线网络覆盖支线航点96个,占全国支线航点的43.84%;公司在飞航线194条,其中国内航线192条,国际航线2条,基本构建了全国性的支线航空网络。

    (二)行业发展现状

    2025年1-6月份,民航旅客出行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因私出行需求旺盛,民航旅客运输量3.72亿人次,同比上涨5.98%。分季度看,一季度民航旅客运输量1.86亿人次,同比上涨4.87%;二季度民航旅客运输量1.86亿人次,同比上涨7.11%。

    (三)经营情况讨论

    上半年度,受益于持续增长的国内因私出行需求,公司抓住支线旅游、淡季出行等市场需求变化所带来的机会,通过新开支线航线,推动航班量提升,优化支线城市通达性,满足更多旅客的航空出行需求;公司可用座公里数(ASK)达到88.60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1.41%;公司旅客周转量(RPK)达到72.23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7.13%;公司客座率81.53%,同比增长3.67个百分点。2025年1-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360,964.74万元,同比增长12.41%;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77.89万元,同比增长858.95%。主要系:一方面,公司推动飞机利用率提升,飞机租赁及折旧等固定成本进一步摊薄,公司单位成本同比下降;另一方面,公司加大对偏远地区的航线覆盖,支线网络价值进一步提升,航线综合收益同比提高。

    1、机队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引进1架A320飞机、以经营租赁方式引进1架C909飞机。2025年6月末,公司运营的机队规模达77架,公司平均机龄6.39年,平均机龄较短,飞机整体稳定性高,有利于保障公司运行的安全性。

    2、航线网络

    报告期末,公司在飞航线194条,其中国内航线192条,国际航线2条,相较2024年末增加12条航线,进一步丰富航线网络布局。公司支线航线189条,占比97.42%,始终坚持支线市场的战略定位,坚持支线航线的网络布局。公司独飞航线170条,占比87.63%,以差异化网络为核心,保持网络竞争优势。

    修订后的《支线航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公司为进一步促进区域支线航空的协调发展,提高偏远地区人员航空出行的便利性,加大对偏远地区、革命老区等地面交通不便区域的运力投放。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符合《支线航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补贴范围的航线运力占比达到45%,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对偏远地区的航线覆盖能力。

    公司航线网络已覆盖全国43.84%的支线航点,以重庆主运营基地为核心,并围绕贵阳基地、成都基地建立西南枢纽;围绕库尔勒基地、阿克苏、喀什和哈密基地建立新疆枢纽;围绕西安基地建立中北枢纽;围绕呼和浩特基地、包头基地建立内蒙枢纽;围绕大连基地、天津基地建立北部枢纽;围绕衢州基地建立东南枢纽。公司基本建立覆盖全国的支线航线网络,并围绕枢纽航点打造通程航班,促进中转便利化,形成干支航线互联、干支机场互通的航空运输网络,大幅提升枢纽周边支线城市的通达性,改善偏远地区居民乘机出行的便利性。

    3、通程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通程载运人次达到86.39万人,同比增加36.43%,占总载运人次的比例为16.59%,占比同比提升1.59个百分点,枢纽中转便利化程度提升,通程产品需求增长。公司围绕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哈密打造新疆枢纽,通程载运人次占新疆区域总载运人次的比例为21.08%;围绕重庆、贵阳、成都打造西南枢纽,通程载运人次占西南区域总载运人次的比例为14.12%;围绕西安打造中北枢纽,通程载运人次占中北区域总载运人次的比例为18.69%;围绕呼和浩特、包头打造内蒙枢纽,通程载运人次占内蒙区域总载运人次的比例为19.13%;围绕大连、天津打造北部枢纽,通程载运人次占北部区域总载运人次的比例为12.28%;围绕衢州打造东南枢纽,通程载运人次占东南区域总载运人次的比例为15.62%。公司持续提升枢纽中转便利化程度、通程产品多样化程度,从而大幅提升枢纽周边支线城市的通达性。

    服务支持方面,公司已在140个机场建立中转便利化服务。同时,公司积极响应通程航班备案工作,丰富通程产品,已成功备案6,698个通程航班组合产品。

    产品营销方面,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组合逻辑,增加智能服务标签,提升通程产品竞争力;通过与主流OTA深化合作提升通程产品展示率;通过持续迭代通程智能收益模型,提升通程航班收益管理能力。

    4、安全运营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推动安全管理数字化,提升预防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复杂运行环境的安全治理水平。

    数字化治理方面,基于现有安全管理平台,公司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和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实现安全管理过程的可视化、可测量和智能化决策,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公司对复杂运行环境的管理能力。公司继续推进智慧民航建设,公司全机队已实现系统智能监听,并配套管理机制;公司将继续优化监控逻辑、训练识别模型,提高识别准确率。

    飞行员管理方面,公司持续完善飞行员画像系统,通过对大数据的有效分析利用,充分识别技能短板,为飞行管理、飞行训练、风险预防、航班计划、飞行员成长规划提供有效支持。

    运行管理方面,公司实现从机场静态空域、飞行程序、跑道及性能、机场基础信息、机场安全管理5大维度对机场进行画像,不断累积安全数据,最终运用到训练、排班、运行中,管控环境风险,提升运行安全;将运行数据与气象信息高度结合,提供平面、剖面天气风险提示、飞机和道面积冰风险提示。

    风险管理方面,以预防事件再次发生为目的,公司制定了《事件调查工作效能指标和评价标准》,从调查资源、调查组织实施、调查工作质量3个维度建立效能指标,以有效提升事件调查的工作效能。公司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机制,建立并落实风险管理例会制度,持续优化叠加风险的分析模型和运算逻辑,提升叠加风险管控能力。

    5、精细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节油工作,通过航路优化、APU(辅助动力装置)使用措施优化、重心节油等措施,共节油6,348吨,降低单位航油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公司持续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加强账期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持续优化旅客服务,健全服务应急处置预案,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支线航空战略定位,形成差异化航司商业模式

    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推力作用下,中国三、四线城市社会消费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均逐年增加,消费需求随之呈现增长态势,聚集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同时部分行业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一、二线城市市场空间日趋饱和,各类主体投资三、四线城市的意愿更强烈,为公司带来更广阔的拓展空间。

    区别于干线航空的主要经营模式,公司立足于三、四线城市,与干线航空公司联合建立中国主要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航空网络,提升干线到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客流量和网络内干支线航空公司的客座率和载运率。

    公司在支线航空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以干支结合为切入点,将支线航空多样化的需求集中在就近枢纽,通过枢纽对接国内业已成型的骨干网络,实现通程,将民航的触角伸至干线航空所无法企及的众多地区,在干线航空网络之外形成错位竞争的优势。

    2、支线航空网络效应,能够更高效地提升通达性水平

    报告期末,公司在飞航线194条,独飞航线170条,占公司航线比例达87.63%;公司支线航线189条,占公司航线比例达97.42%;公司覆盖支线航点96个,占比43.84%。

    公司将持续专注于支线航线网络建设,从而在通达性提升方面具备更强的网络效应,这将使得公司能够为旅客提供更高效的出行服务,为合作机构提供更高效的航空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扩大与其他航司在通程合作上的优势。公司已在重庆、贵阳、成都、大连、天津、呼和浩特、包头、西安、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哈密、衢州建立了13个运营基地,航线网络已基本覆盖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华北、新疆等地区,这些区域是我国支线机场资源丰富的地区,也是对支线航空潜在需求较大的地区。

    在机型配置上,公司选用CRJ900系列飞机、C909系列飞机和A320系列飞机作为主力运营机型。报告期末,公司运营36架CRJ900系列飞机、11架C909系列飞机、30架A320系列飞机。公司在深刻理解支线航空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不同机型的优势,在支线市场开发过程中,根据航线特点匹配更加合适的机型运营。公司利用支线飞机航段成本低的特点进行支线市场开发与培育;利用A320机型较低的单座公里成本的特点,承接支线机型培育相对成熟的市场,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取得良好效益。

    3、先发优势提前布局,形成更匹配支线环境的运营能力

    相较于干线航空而言,我国的支线航空起步较晚,初始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普通民众出行的偏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出行方式的便捷性、舒适性有了更高要求,因此航空出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二、三、四线普通民众的首选途径。公司很早就切入了当时尚处于空白的支线领域,经过十余年的耕耘,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支线航空运输的领先者。

    在时刻资源方面,由于机场时刻有限,每年时刻增速受到计划限制,先进入者取得优质时刻,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公司目前覆盖支线航点96个,在支线机场时刻资源获取上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

    在航线布局方面,由于公司进入支线航空领域较早,在各地布局和开设航线大都先于竞争对手,因此能够较早地确立自身的行业地位和用户口碑,从而在目标市场形成先发优势。特别是在部分三、四线城市客流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公司抢先进入这类城市的支线航空市场,能够迅速形成航线布局,开辟若干独飞航线。

    在运行能力方面,公司在飞行技术安全管理、航空维修维护安全管理、客舱安全管理、地面运行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在支线硬软件设施差,高频起降的严苛运行环境下,支撑了飞机高日利用率及高运行品质。

    在机队结构方面,报告期末,公司运营36架CRJ900、11架C909,合计47架支线飞机,占公司飞机总数的比例为61.04%。支线飞机具有航段成本低的特点,是公司培育支线市场的主力机型。

    在营销网络方面,公司作为中国最早的专门从事支线客货运输业务的航空公司,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形成了一整套针对支线市场的运营模式,并配套了相关的制度流程。公司针对支线航空的特点,逐步建立起遍及全国三四线城市的营销网络,营销力量同步下沉,对终端市场进行直接开发。

    在资源整合方面,公司通过在支线航空市场建立先发优势,占据市场份额,具备国内三四线城市支线端的资源整合优势,并以此为基础与干线航空公司展开全方位合作,进一步带动客流量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增强公司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夏航空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