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邮储银行(601658)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16:29: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邮储银行(60165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的历史交汇点上,本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地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将长期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之中,不断激发内生动能,提升核心能力。向“更加普惠、更加均衡、更加稳健、更加智慧、更具活力”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目标迈进。

    一是强化核心能力建设,加快向稳健、均衡、有韧性的发展模式转型。本行持续强化“六大能力”1建设,加快创新变革、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持之以恒打造专业化、体系化、机制化能力,发展韧性不断增强。截至报告期末,总资产突破18万亿元,达18.19万亿元;总负债突破17万亿元,达17.05万亿元,资产负债总额双双站上新台阶。在《银行家》(TheBanker)杂志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按一级资本连续第三年位列第12位;三大国际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继续保持国内商业银行领先水平。

    二是业务结构加快转型,资产负债表更加均衡。资产端,坚持以RAROC(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为标尺开展动态配置,优化信贷与非信贷、零售与公司结构。不断挖掘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潜力,全面提升各类信贷资产的均衡配置能力,上半年贷款增加6,229.82亿元,同比多增1,131.13亿元,存贷比和信贷资产占比分别较上年末提高0.90个和0.25个百分点。零售贷款增长稳健,保持较好韧性,上半年增加887.93亿元,增长1.8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对公贷款增加5,410.98亿元,增长14.83%,同比多增2,229.24亿元,形成更加稳定的批零联动结构。非信贷资产灵活配置,持续加强市场研判和前瞻性布局,深化多元化交易策略研究与应用,提高综合收益。负债端,践行量价统筹的发展理念,优化价值存款管理机制,将低成本的同业活期存款纳入价值存款口径,积极做大自营存款规模,努力将稳定、低成本的负债资金来源打造成为长期、可持续性的优势。上半年存款突破16万亿元,达到16.11万亿元,增长5.37%,其中公司存款增加2,296.23亿元,增长13.86%。加强存款定价精细化管理,上半年存款付息率1.23%,较上年继续下行21个基点,保持上市银行优秀水平。通过加强资产负债两端的主动管控和精细管理,上半年净息差1.70%,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三是轻型化转型加快推进,收入结构更加多元。本行聚焦均衡发展,加快推进轻型化转型,实现从“依赖单一息差”到“多元价值创造”的跨越,构建更加稳健的多元收入格局。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492.28亿元,同比增长0.85%;营业收入1,794.46亿元,同比增长1.50%。非息收入贡献提升,中间业务收入169.18亿元,同比增长11.59%;其他非息收入234.70亿元,同比增长25.16%,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同比提升0.85个、2.47个百分点。

    四是全面提升风险引领能力,主要风险态势平稳可控。行业零售信贷增长普遍承压,本行把好业务准入关,全面审视和优化风控策略,强化智能风控建设应用。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0.92%,继续保持优秀水平;拨备覆盖率260.35%,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全力推进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实施,持续完善风险差异化定价体系。深化行业研究,加快“看未来”技术推广应用,深度挖潜优质客户,批复客户10,629户,同比增长41.17%;批复金额2.40万亿元,同比增长261.21%。

    五是首次获得国家大规模注资,打开新的业务发展策略和空间。成功完成A股定向增发1,300亿元,全面提升各级资本充足水平。截至报告期末,资本充足率14.5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分别较上年末提升0.13个、0.96个百分点,有效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能力。首次主动调整代理费率,有力推进“自营+代理”模式市场化运行。拟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丰富牌照资源,有力提升综合化经营能力。

    本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定位,凭借遍布城乡近4万个营业网点形成的渠道网络,服务超6.7亿个人客户,构建起最具广度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基于这一资源禀赋,本行将金融“五篇大文章”国家战略与自身特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客户优势和资金优势,致力于为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户群体提供服务。着力将普惠金融打造成最大的特色、最突出的优势,加快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普惠金融标杆行。同时,突出科技金融,抢占科技金融赛道的战略高地,积极打造科技金融生力军,担当绿色金融先行者,努力成为陪伴在客户身边的养老暖心银行,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生态银行,在“五篇大文章”中全面彰显邮储特色。

    一是完善落实“五篇大文章”的工作机制和组织体系,构建立体化组织保障体系,形成了自上而下、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二是持续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服务模式创新变革,聚焦县域、社区、街区、园区、校区,满足城乡居民各类金融服务需求。截至报告期末,涉农贷款余额2.44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2万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比重均居国有大行前列。三是建立“专业型+特色化+示范性”多层次科技金融专业机构体系,成立一批科技金融事业部,聚焦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为高成长性优质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服务科技型企业超10万户,科技贷款余额突破9,300亿元,本年净增超900亿元。四是持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累计成立碳中和支行、绿色支行和绿色金融部门等绿色金融机构45家,绿色贷款余额9,586.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60个百分点。五是加快形成养老金融的特色优势,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超千万户,缴存规模较上年末增长28.85%;积极打造“523”综合营销服务体系1,已实现多种产业运营模式项下的重点业务落地。六是升级数字金融服务能力,大数据平台实时数仓日均处理数据量超50亿条,同比增长约80%。以“i-Super”数字金融指数2衡量数字化转型质效,优化发展路径。

    本行立足资源禀赋,固本强基,持续优化业务布局,构建更具韧性的业务体系。加快推进“服务强县富镇”“城市业务攻坚”“网点效能跃升”“公司业务提升”“手机银行全面突破”等“五大行动”与组织架构、网点经营、市场服务体系、激励机制、数智化转型、风险管理体系、运营管理体系等“七大改革”,围绕做强长板、拉长短板、锻造新板,推动全行战略升级优化。一方面,深耕农村市场、中小企业和个人业务,不断巩固传统优势。打造高效率、低成本、风险可控的特色“三农”金融模式,推动中小企业服务场景化获客、综合化提质、集约化增效,构建个人业务“零零+批零”拓客体系、“客层+客群”经营体系,将传统普惠业务优势领域锻造成为稳固长板。零售AUM(管理个人客户资产)规模17.6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7%,其中富嘉及以上客户3AUM较上年末增长11.69%。另一方面,发力公司金融、城市金融、特色金融、综合金融,不断提升价值贡献。公司金融“1+N”经营服务新体系4纵深提升,强化主办行客户综合开发、链式拓客,提升客户综合价值创造,公司客户融资总量(FPA)达到6.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72%。做精城市金融,围绕城市业务攻坚目标和重点行动,实施重点城市行优先发展战略,形成特色化的城市金融发展模式。资金资管业务以业务布局的综合化推动实现价值贡献的多元化,同业客户合作数量近3,300家,“邮你同赢”同业生态平台累计交易规模突破7万亿元;积极优化投融资资产结构,提升交易精细化管理能力,票据业务实现非息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34.34%;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47.89%;托管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7.62%。

    下一步,本行将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牢牢守住经营发展底线,圆满完成“十四五”收官,谋划好“十五五”规划,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未来展望:

2025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分化日趋明显。发达经济体通胀有所回落,但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存在。全球贸易壁垒增多,地缘冲突持续存在,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贸易秩序。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入降息周期,但政策路径存在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全球银行业规模扩张总体平稳、盈利能力整体回暖、资本充足状况相对稳定,但资产质量管控面临挑战。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我国银行业经营保持稳健,资产规模平稳增长,金融服务持续加强,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

    展望下半年,我国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充分释放政策效应。银行业将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领域,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25年下半年是冲刺“十四五”收官、谋篇“十五五”开局的关键时期,本行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坚定决心、有力举措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一是坚决扛起国有大行责任担当。坚决落实“四稳”重点任务,大力支持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围绕实体经济多元化融资需求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聚焦粮食稳产保供、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等重点领域,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扛稳服务乡村振兴责任;立足自身战略定位与资源禀赋,加快完善顶层设计与组织体系,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实好国家增资要求,做大规模、提高回报,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二是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深耕农村市场、中小企业和个人业务,将传统优势领域锻造成为稳固长板,做强传统增长极;加快发展公司金融、城市金融、特色金融、综合金融,打造新增长极,积蓄增长动能;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大力发展自营存款,保持贷款积极稳健增长,稳步提高存贷比;大力发展托管、财富管理、银团贷款、并购融资、供应链、财务顾问、代销理财、快捷支付等业务,加快提升非息收入占比。

    三是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统筹战略与策略、破旧与立新、全局和局部、当前与长远、改革发展与稳定,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推动“五大行动”“七大改革”落地见效;加强战略管理,全面评估“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效,谋划好“十五五”规划,全力打造“更加普惠、更加均衡、更加稳健、更加智慧、更具活力”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

    四是牢牢守住经营发展底线。坚持稳健审慎的风险理念,夯实风险文化、人才队伍、数智化水平、行业研究等基础工作,强化重点领域资产质量管控,保持资产质量稳定;强化风险引领机制,完善“看未来”评价方法,全力支撑授信业务发展;推进资产保全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从“处置不良资产”向“经营风险资产”转变,提升资产保全价值贡献;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切实提升消保工作水平。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邮储银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