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尖峰集团(60066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公司的主营业务仍以建材和医药为主,以健康品、商贸物流、电缆等业务为辅。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规定,公司归属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0)。
公司主要产品为水泥、药品两大类,水泥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及房屋等的建设。公司的药品已形成抗生素类、心脑血管类、抗抑郁类、眼科类用药等产品管线,并向抗肿瘤药物、婴幼儿用药方向拓展。
(二)报告期主要业务的经营模式
公司根据相对多元化的产业布局,以战略管控为主导,结合运营管控、财务管控模式,确保下属子公司平稳、有序、安全地运行。公司总部作为战略决策和投资决策中心,追求总体战略控制和协同效应的培育;同时按照业务、区域的不同分别设立专业子公司,由各子公司负责各业务板块的运营。
公司的建材业务主要分布在湖北、云南、贵州、浙江。大冶尖峰、云南尖峰、贵州尖峰三家控股子公司各自拥有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开展水泥、熟料等的生产和销售,尖峰大展的日产4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目前正处于建设期;公司还通过参股南方尖峰、天山股份来获得投资收益。近年来,公司先后设立了湖北尖峰建材、云南尖峰建材,向机制砂、骨料等建材产业延伸,湖北尖峰建材的机制砂、骨料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云南尖峰建材拟新建一条年产300万吨骨料砂石生产线,目前正处于项目建设前期。公司各水泥企业坚持“成本领先”战略,通过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工艺革新、设备更新以提升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降碳,推进绿色生产,同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针对各区域市场特点制订竞争策略,以直销和经销两种销售模式,积极开拓市场。
公司的医药业务包括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由尖峰药业及其下属各子公司组织运营。尖峰药业在浙江金华拥有金西、秋滨、临江三个医药制造基地。尖峰药业严格按照GMP的要求进行药品生产,从原料采购、设备管理、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监督检验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公司医药商业包括商业配送和零售业务,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销售收入主要来自金华医药和尖峰大药房,区域内的各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广大患者是其主要客户群。子公司上海北卡及其下属安徽基地目前主要产品为农药和医药化工中间体,并积极向医药原料药发展。
公司的健康品业务主要有植物提取物、中药饮片、保健食品等,主要由尖峰健康、天津尖峰等子公司组织运营。尖峰健康主要产品有红景天破壁灵芝孢子粉软胶囊(景芝赐康)、破壁灵芝孢子粉(仁寿堂)、骨泰胶囊、晚安软胶囊等保健品。天津尖峰主要产品有葡萄籽提取物、人参提取物、苹果提取物等花青素、多酚、果蔬粉等系列产品;公司的质量体系完善,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出口食品备案证明;公司天然植物提取物主要为国内外的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行业的广大用户提供原料产品。
公司的物流业务由尖峰供应链公司经营,主要有期货和现货的仓储服务、运输配送、物流园区等业务,尖峰供应链公司是大连商品交易PP/PE/PVC、郑州商品交易所棉纱、广州期货交易所工业硅产品、上海期货交易所铸造铝合金的期货交割仓库。
(三)报告期主要业务的行业情况
建材板块: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泥市场总体呈现出“需求弱势不改、价格前高后低、效益同比改善”的运行特征。报告期,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加快,“两重”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基建端水泥需求“压舱石”作用凸显,但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过程中,继续拖累水泥市场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份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实现水泥总产量8.15亿吨,同比下降4.3%。根据数字水泥网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水泥市场价格行情总体呈现“前高后低,加速下跌”的走势。一季度,水泥行业企业在政策引导、行业自律强化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反内卷”进程取得阶段性成效,水泥需求端下滑幅度减缓,价格同比实现回升,叠加煤炭成本下降带动成本下移,行业较去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二季度传统旺季需求不及预期,多地价格大幅回落且降至低位,企业经营压力逐渐增大。
医药板块:2025年上半年,我国医药行业政策总体上呈严监管、促创新、数智化、强合规等趋势。行业向深度结构化调整发展,医保控费与带量采购政策的持续深化,加速行业洗牌,传统制药领域承压明显,创新药企业凭借政策支持实现逆势增长。2025年1-6月,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75.2亿元,同比下降1.2%;利润总额1766.9亿元,同比下降2.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报告期,国家相继发布多项纲领性政策文件,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医疗保障方面,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对2025年医保工作进行部署:一是加强医保基金运行管理,坚决守住医保基金安全底线;二是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三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持续赋能群众健康;四是优化医保支付机制,赋能医药机构健康发展;五是强化医保战略购买,赋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六是深化医药价格改革治理,不断规范医药价格秩序;七是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八是优化医保管理服务,促进医保服务更加惠民利企。药品流通方面,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公告,正式启动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工作,本次国家药品集采品种共55个,涉及治疗领域主要包括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哮喘、糖尿病用药、心血管用药、神经系统药物等。药品创新方面,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进一步完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举措,推动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提出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二是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三是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四是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报告期,公司建材和医药两大主业都面临着行业性的下滑,公司围绕“创新思维方法,强化落实执行;持续降本提质,提升效率效益”的工作总方针,努力推进各项生产经营工作,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降4.42%,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6.18亿元,同比增长1196.93%。
建材业务板块:报告期,水泥市场需求延续近三年总体下降走势,但降幅有所减缓,受房地产深度调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有所放缓、基建拉动不足及区域结构性失衡等因素影响,水泥行业面临持续压力。上半年公司实现水泥、熟料销售量244.90万吨,同比下降1.38%。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下属各水泥企业持续推行标杆管理、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运用替代燃料和光伏发电技术,持续开展节能降耗改造工作;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实行降本增效;及时调整销售策略,积极拓展销售市场。大冶尖峰先后完成了回转窑传动改造、窑尾布袋扩容改造、预热器旋风筒改造、窑头余风循环利用改造、水泵节能改造等十余项技改,涵盖了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稳定生产、安全环保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以及各种极端天气的影响,提前做好市场预判,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云南尖峰全力攻克运距壁垒,抢攻新开重点项目,同时提升高毛利品种的出货量;从源头入手,通过及时开展设备维护,降低生料辊压机工序电耗;持续深化招标比价采购机制,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贵州尖峰通过对磨尾通风机、辊压机收尘风机等进行改造,提高水泥磨系统工作效率;依据市场动态变化,灵活调整各区域市场的定位方向及对应的价格策略,同时加大市场调研的深度与广度,持续优化公司产品的品质,提升市场口碑。报告期,公司以水泥、骨料等建材制造为核心,持续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稳步推进尖峰大展日产4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云南尖峰建材年产300万吨骨料砂石生产线项目,积极打造新的增长点。
医药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尖峰药业及其子公司持续推进各研发项目,抗肿瘤创新药JFAN-1001项目临床试验正常推进,罗沙司他胶囊、化学原料药罗沙司他获批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种类。报告期,尖峰药业积极推进管理体系优化,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尖峰药业生产部持续开展阿米巴管理模式实践,在划小核算单位的同时,加强各单元之间的协同,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配合度和工作效率;新北卡完成农药产品的基本客户架构搭建,形成较为完善的国内贸易、国内终端、外贸的多渠道模式,主要产品啶虫脒、虱螨脲的销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尖峰北卡对左氧氟羧酸、甲基多巴等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取得了降本增效的效果。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周期互补型双主业结构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建材和医药双主业的经营架构为主,同时积极拓展健康品、供应链物流等其他业务板块。公司的建材业务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依赖性较强,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关联度较高,有较强的周期性。公司的医药业务周期性较弱,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医疗保健意识增强将推动多层次、多样化健康管理需求持续增长。这种周期性和非周期性行业相结合,相对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形成了周期互补优势,增强了公司发展韧劲。
(二)建材行业的竞争优势
1、品牌和质量优势
公司是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60家大型企业之一的上市公司,是浙江省“三名”培育试点企业,多次入选“中国建材企业100强”、“中国水泥熟料产能100强”,荣获“2024建材企业实力200强”等称号,并获得“绿色低碳—中国水泥金质奖”,报告期,公司被评为“2024-2025年建材企业文化建设典型实践单位”。子公司大冶尖峰、云南尖峰、贵州尖峰均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大冶尖峰制定的《42.5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企业标准通过“湖北精品”标准先进性评价,大冶尖峰入选黄石市“无废工厂”示范单位,金山石灰石矿入选黄石市“绿色矿山库”,贵州尖峰被评为“水泥企业影响力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和“水泥企业影响力重点工程优质供应商”。公司凭借在水泥行业六十余年的经营经验,以高质量的“尖峰”牌水泥产品和良好的口碑来赢得客户,在各布点区域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同度。
2、技术及装备优势
公司的水泥企业都已采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配备了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脱硫脱硝、燃料替代系统,公司持续不断地对水泥生产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进行研究、探索和运用,不断通过技术改造,推进节能、降耗、减排、降碳,提高系统运转效率,以确保工艺和技术装备的优势。子公司大冶尖峰申报的尖峰水泥工业互联网平台被认定为“湖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3、管理优势
公司已经在水泥行业耕耘六十余年,拥有较为丰富的水泥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公司还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推行对标管理、标准化管理,运用阿米巴经营管理理念,持续开展以降成本、降费用、降用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营销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三降三提高”活动,提高管理水平。
(三)医药行业的竞争优势
1、质量管理优势
尖峰药业始终坚持“立尖峰志,追求卓越品质;做精品药,造福人类社会”的质量方针,不断完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生产经营过程控制,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水平,为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根本保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质量保证。公司将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监督、控制水平,确保工艺真实、可行;质量可控、稳定;数据规范、可追溯。
2、产品及研发优势
尖峰药业现已形成抗生素类、心脑血管类、抗抑郁类、眼科类用药等产品线,并向抗肿瘤药物、婴幼儿用药方向发展。尖峰药业及其子公司有多项研发及一致性评价项目,分别处于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生产前研究或申报生产的各个阶段,为公司医药板块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产品保障。报告期,尖峰药业的罗沙司他胶囊、化学原料药罗沙司他获批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管线。
3、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尖峰药业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构建了较为健全的医药企业运营架构。在研发方面,尖峰药业一直以来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拥有省级药物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科研平台,为尖峰药业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提供保障。尖峰药业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浙江省创新型示范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在生产方面,尖峰药业正实施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全产业链升级战略,构建纵向一体化的布局,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将有利于公司提高对原料的控制力,增强竞争力。
4、品牌优势
尖峰药业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级绿色低碳工厂,多次获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AAA企业等系列荣誉。报告期,尖峰药业固体制剂数字化车间获评“2024年浙江省数字化车间”。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第5类人用药、化学原料药、化学医药制剂商品上的“尖峰”注册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有较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