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五矿发展(600058)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16:28: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五矿发展(60005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1、钢铁市场供需矛盾有所缓解,行业整体利润修复但持续性不足

    2025年上半年,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我国经济运行迎难而上、稳中向好,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钢铁行业仍处于“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的深刻调整阶段,国内下游需求低迷继续向产业链上游传导,黑色金属原料价格跌幅明显,成本端压力逐渐释放,为钢铁生产及流通企业重新打开狭窄利润空间。

    市场供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供给端,2025年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5.15万吨,同比下降3%;在需求端,上半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基建投资增速同比回落,传统钢材需求整体持续偏弱运行,制造业用钢方面受“两新”政策刺激需求相对乐观。钢材出口总体旺盛,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1-6月累计出口钢材5,814.7万吨,同比增长9.2%,但受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从出口产品结构上看,钢坯等低价半成品出口量激增,高端成品出口受阻,长期来看不利于钢铁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价格方面,上半年钢价及原料价格均偏弱运行。焦煤、焦炭国内供给持续释放,导致双焦价格大幅下跌,铁矿石进口量及国内产量均同比下滑,但总供给量仍较宽松,对价格形成打压。效益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6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62.8亿元,成功扭转年初亏损局面,超越2024年全年盈利水平。

    2025年1-6月中国钢铁运营景气指数(SOPI)数据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2025年上半年主要钢材产品价格走势

    2025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走势

    2025年上半年焦煤、焦炭价格走势

    2、行业高质量发展,仍需破解“内卷式”竞争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为“反内卷”划定了具体行动路线。《求是》杂志连续两日刊发《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刻认识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强调要靠供需两侧同时发力、规范政府行为、强化行业自律推动“反内卷”,政府有引导、行业有自律、企业有行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就能稳步推进、见到成效。钢铁生产与流通行业经历了近三年的深刻调整,“以价换量、低效内卷”已不再具有可持续性,面对国内钢铁需求萎缩、出口市场贸易壁垒的双重挑战,要在提升创新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上下狠功夫,这是行业企业打开市场空间、防止低水平同质竞争、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

    3、深入推进资源整合,流通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持续的房地产市场低迷和传统建筑钢材需求疲软,导致黑色金属流通企业持续面临商品销售与资金周转压力,但制造业升级带动的高端钢材流通需求增长为行业带来机遇,与此同时上游矿山与物流节点仍在产业链中保持盈利。黑色金属流通企业加快向盈利环节延伸,通过贸工一体化发展、重点港口与口岸布局、上游矿产资源布局等战略举措,开展供应链资源整合,加速优化流通渠道,搭配优质的集群服务、增值服务,不断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公司主要从事资源贸易、金属贸易、供应链服务三大类业务。

    1、资源贸易业务

    资源贸易涉及铁矿石、铬矿、锰矿、铁合金、煤炭、焦炭、废钢、电解金属锰等冶金工业原料。主要业务模式是通过长协、现货采购、自营销售等方式,从上游矿山企业、煤炭生产企业、焦化企业等供应商处采购,销售给下游钢铁生产企业及铁合金冶炼企业等客户,为其提供冶金原料集成供应服务,实现收益。

    按照交易惯例,采购端,与国外矿山签订长协或采购港口现货,向铁合金生产企业、煤炭生产企业、焦化企业预付货款采购或货到后付款。销售端,铁矿石、焦炭、煤炭、铬矿、锰矿等冶金原材料销售主要采取现销方式,多为先款后货结算,根据合同规定全额预收货款后放货;铁合金产品、金属电解锰销售主要采取赊销方式或签订年度长协及一单一议定价订单。

    交易定价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以市场公允价格为基础。冶金原材料贸易中,采购端主要以指数价为基础商定,销售端以指数价为基础,综合考虑产品折扣率及结算方式等调整因素商定价格。

    2、金属贸易业务

    金属贸易包含各类钢材和金属制品,主要服务工程建筑、工业制造等领域。主要业务模式是依托分销网络、加工中心,为终端客户提供钢材物流配送、仓储加工等商品或服务,销售模式有工程配供、加工配送和现货销售等,并通过期现结合业务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按照交易惯例,采购端,因钢铁生产企业需在客户预付采购货款后才能排产发货,大多通过预付货款采购。销售端,公司钢材销售主要为钢材工程配供业务,结算方式大多以赊销为主。交易定价以市场公允价格为基础,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上游采购端主要按照各钢厂制定的价格政策执行,下游销售端主要以主流和区域网价为基准,综合考虑产品规格型号、运输方式和运距、结算方式等因素调整合同价格。

    3、供应链服务业务

    供应链服务包含仓储加工、船代、货代、网络货运、保险经纪、招标代理等,主要依托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建设,通过布局完整的仓储、加工、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结合金融手段为实体企业提供支撑,获取服务费及贸易增长带来的双重收益。主要业务模式是为大宗商品产业链上的企业客户提供仓储、加工、物流、期货交割等各类服务,获取稳定的收益。

    仓储加工业务服务于上游钢厂,为其提供库存管理解决方案;同时服务于下游终端用户,为其提供集库存管理及加工配送于一体的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物流业务以全国临港布局为基础,为客户提供货代、船代服务,以及干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和工程物流等海运服务。保险经纪业务根据投保人需求及风险状况,提供风险管理咨询服务,制订保险方案,协助投保人/被保险人向承保机构进行投保或理赔。招标业务拥有中央投资项目、机电产品国际招标、工程招标、政府采购等多项招标代理资质,以专业的招标代理服务为核心,为各企事业单位客户提供商务增值服务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4、公司主要子公司业务情况

    (1)中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主要从事冶金原材料购销业务的子公司

    (2)五矿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主要从事钢材购销业务的子公司

    (3)五矿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主要从事船/货代、运输和航运业务、仓储物流、加工配送、期货交割以及保险经纪等业务的子公司

    (4)五矿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主要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子公司

    (5)五矿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主要从事钢材贸易的子公司

    (三)公司市场地位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位列2025年度《财富》世界500强第86位,五矿发展作为中国五矿的重要骨干子企业,在2024年度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评比中再次荣获“双百行动标杆企业”称号,入选北京企业联合会、北京市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4北京企业百强”“2024北京上市公司100强”榜单。

    目前,公司在国内拥有分销公司、加工中心、物流园区、口岸公司等形式的营销、物流网点近百个,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公司受托管理多家海外公司,遍布亚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海内外一体、全球化运作的营销网络。

    公司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五矿发展具备大连商品交易所多个铁矿石指定交割仓库(指定厂库)资质,仓库布局辐射山东、河北等多地港口;2024年获批上海期货交易所产融服务基地资质。下属子公司中国矿产具备郑州商品交易所锰硅合金期货交割厂库资质。下属子公司无锡物流园拥有上海期货交易所不锈钢、热轧卷板、螺纹钢、铅、铝、铜、锡、铸造铝合金期货交割库资质,以及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期货交割库资质,并获评上海期货交易所“2024年度优秀交割仓库”。公司受托管理的中国五矿曹妃甸国际矿石交易中心项目,以混矿为中心,构建打造集“混矿、选矿、筛分、冷压”等功能于一体的“港口集约型绿色炉料基地”,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大宗商品港口综合服务能力,非保税精混加工混矿设计产能700万吨/年,一期项目已于2020年建成投产,一期扩建项目于2025年7月5日正式投产,其生产的混矿产品“五矿标准粉”成功纳入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可交割品牌,与曹妃甸区政府联合发布“曹妃甸铁矿石价格指数”,行业引领力、影响力持续提升。

    公司积极发挥行业示范与引领作用。公司“物流降本提质案例”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创新拓展金属矿产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新场景案例”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典型案例汇编》,“金属矿产多式联运服务新场景创新拓展”获评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首批《全国绿色货运发展典型实践案例》;供应链创新实践入选商务部《2024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典型案例》;期现结合实践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宗商品期现结合优秀案例奖”。公司担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报关协会副会长、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职务,获评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5A级企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A物流企业”。下属子公司中国矿产获评郑州商品交易所“2024年度锰硅合金服务实体经济产业基地”“2025年郑州商品交易所产融基地”,获评我的钢铁网“2024铁矿石长期诚信服务商”“2024铁矿石远期现货价格指数诚信采价单位”“2024年中国优质进出口煤焦企业”“2024年度中国铬系优质供应商”等称号,并被“中国铁合金在线”评为“2024年度锰矿行业综合实力十强企业”“2024年度铬矿行业综合实力十强企业”。下属子公司五矿物流拥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A物流企业资质。下属子公司五矿钢铁成都有限公司获评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2024年四川服务业100强”“成都企业100强”“成都服务企业100强”“2025年度四川地区优质工程配送企业”等荣誉称号。下属子公司五矿新港长春钢材加工有限公司获评省市两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延续疲软态势,地缘冲突反复,贸易摩擦升级,供应链扰动进一步加剧。受益于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内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上半年GDP增速5.3%,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钢铁行业内,在上游原料成本下行、制造业需求上升、行业自律控产等因素影响下,行业盈利水平有所修复,但持续性仍显不足,供强需弱仍然是钢铁市场当前主要矛盾,黑色金属流通领域企业仍面临较大挑战。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行业形势,公司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持续强化能力建设与业务策略执行,加快转型步伐、严控经营风险,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在逆势行情中稳健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80亿元,同比减少22.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112.28%,公司业绩同比大幅提升,经营质效稳定向好,企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原材料业务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重点商品经营稳健原材料业务面对重点经营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不利局面,不断强化资源获取能力,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主动加强市场研判,灵活控制采销节奏,业务盈利水平同比显著改善。

    上游资源端,积极开拓资源获取渠道,与海外大型矿山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签订采购长协,保障重点商品供应稳定、成本可控。2025年上半年,铁矿石业务签订长协425万吨,煤炭业务签订长协79万吨,锰矿业务签订长协54万吨,铬矿业务签订长协60万吨。

    下游销售端,深化销售渠道建设,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围绕重点钢厂客户需求,不断提升集成供应服务水平。铁矿石业务坚持稳健经营策略,在稳固核心客户基本盘同时积极开拓增量业务,深挖内部协同潜力,依托公司受托管理的中国五矿曹妃甸国际矿石交易中心项目,为重点矿山提供矿砂筛分服务。锰系业务持续深化战略客户合作,锰系合金经营量实现同比翻番。铬系业务积极拓展市场,与多家铬铁厂、不锈钢厂建立合作关系。煤炭业务通过精准匹配使用场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焦炭业务积极调整优化货源结构及采购成本,以精细管理推动降本、提质、增效。废钢业务依托衢州、盱眙专业化运营平台稳定经营,业务经营规模稳步提升。2025年上半年,原材料业务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密切跟踪、研判商品价格走势,有效控制风险敞口,确保重点商品稳健经营,实现铁矿石经营量约905万吨;煤炭经营量约103万吨;焦炭经营量约52万吨;铬矿经营量约65万吨;铬系合金经营量约39万吨;锰矿经营量约87万吨,同比增长31%;锰系合金经营量约30万吨,同比增长115%;废钢经营量约91万吨,同比增长17%。

    (二)钢铁业务聚焦业务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钢铁业务在建筑业用钢需求持续承压的情况下,着力推动业务结构优化,持续加快制造业转型,终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持续优化工程配供业务结构,上游聚焦跨区域协同,提升钢厂采购效率,发挥整体协同优势。下游重点围绕新能源、新基建和重点工程领域开拓业务,中标多个国家新能源项目。2025年上半年,实现工程配供业务量约226万吨。

    加大制造业终端开拓力度,围绕28个细分目标领域深度开拓,全力打造服务于制造业的“一站式金属材料解决方案”。聚焦中小微制造业客户痛点,深化“集采、加工、仓储、物流、成本管理、供应链金融和出口”的“6+1”核心服务能力,提供集约化采购、精细化加工、集成化物流、便捷化金融服务方案。2025年上半年,实现制造业终端经营量约149万吨,同比上升36.2%。夯实期现结合业务能力,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多样化定价需求提供增值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制成本管理方案,助力客户应对市场价格波动。

    2025年上半年,钢铁业务实现钢材经营量约494万吨。其中,线材约12万吨,同比增长30%;螺纹钢约266万吨;热轧卷板约128万吨,同比增长15%;冷轧卷板约42万吨;其他类型钢材约46万吨,同比增长28%。

    (三)供应链综合业务强化一体化协同发展,服务质效持续提升供应链综合业务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依托数字化手段,推动仓储、加工、物流、招标、保险等业务协同发展,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物流园业务持续丰富园区功能配套,加强期货交割等资质建设,“一网百园千仓”布局有序推进。2025年上半年,新增14家监管库、28家数据对接库,形成9家自管库、22家监管库、59家数据对接库的网络布局。无锡物流园获得上海期货交易所首批铸造铝合金期货交割仓库资质,现有交割品种资质扩大至9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25年上半年,物流园业务实现加工量约60万吨;实现吞吐量约681万吨,同比增长10%。

    物流业务聚焦全程物流,服务能力持续夯实。联通南美、非洲、欧亚三条示范线路上半年实现货运量154万吨,矿产资源回运量同比增长30%。深入探索大宗物流领域多式联运“一单制”,“广东—湖南”线路、天津线路、江苏水运线路实现上线运行,“金属矿产多式联运服务新场景创新拓展”实践获评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首批全国绿色货运发展典型实践案例》。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平台上半年累计完成线上运输量约1,006万吨,同比增长35%。2025年上半年,物流业务累计完成服务总量约7,048万吨。

    招标业务坚持“双轮驱动、内外两个市场”战略,深挖内部协同潜力的同时,锚定重点行业积极开拓外部业务,外部市场业务实现同比大幅增长。保险经纪业务积极拓宽业务发展国际路径,作为“特邀合作伙伴”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业务战略布局取得突破。

    (四)数字化转型成效渐显,服务赋能业务发展围绕大宗商品供应链全流程服务,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以“云链通”工程建设为主线,同步推进商务前台、管理后台相关系统建设。商务前台建设方面,交易平台持续完善服务功能,线上业务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仓储加工平台完成4家物流园和5家加工中心试点上线;多式联运平台完成“一单制”订单等系统功能建设,基本实现客户一站式下单业务办理。运营中台方面,“云链通”贸易业务管理平台完成开发、测试工作,成功试点上线。管理后台建设方面,数字管控平台完成基础框架和页面功能建设。

    2025年下半年,受房地产市场持续探底、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全球贸易摩擦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钢铁行业供需矛盾仍将延续,市场维持下行态势。面对严峻的行业挑战,公司将全面落实“稳增长、强产业、促改革、抓创新、防风险、保安全、强党建”工作方针,以强化风险防控为底线,加快业务周转、拓宽上下游渠道、抢抓市场机遇、强化协同联动,全力确保企业稳健经营,为“十四五”顺利收官、“十五五”有序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五矿发展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