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南京证券(601990)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13:27: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南京证券(60199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全球地缘局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与不确定因素交织叠加,严重冲击了国际贸易秩序,显著削弱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报告期内,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一是政策发力稳市场稳预期。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股市”纳入总体要求,4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报告期内,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面临的卡点和堵点问题,推动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建立以中央汇金为核心、央行流动性支持为后盾的“平准基金”机制,展现了维护资本市场平稳的决心和信心。A股市场表现出强劲韧性,在经历多次短期调整后均实现快速修复,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涨幅分别为2.76%、0.48%和0.53%。二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进一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加速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积极推动“并购六条”各项措施全面落地,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和活跃度大幅提升。三是锚定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目标,坚定不移深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推动更加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生态加速形成。

    证券行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为指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努力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一是强化功能性建设,紧密围绕国家发展大局,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二是加强专业能力建设,锚定一流投资银行建设目标,提升投行、投资、投研等专业能力,重点增强服务新质生产力和居民财富管理的综合能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质效。三是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机构整合陆续进入落地阶段。大型券商通过股权整合提升综合规模与国际竞争力,加速向国际一流投资银行进阶,中小券商以业务互补、风险化解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并购整合,推动完善自身业务版图,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四是融入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中资券商以香港为“桥头堡”,提升跨境服务能力。证券经营机构发展对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未来证券行业强者恒强格局或将延续,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凸显,行业竞争格局将趋于激烈、分化加剧,给行业发展带来一定挑战。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为个人、机构及企业客户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证券金融服务,并开展证券投资和交易等业务。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证券及期货经纪、证券投资、投资银行、资管及投资管理等业务。

    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代理买卖证券期货、金融产品销售、投资顾问等产品或服务,获得手续费、佣金等收入,并提供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等信用交易业务服务,获取利息等收入。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宁证期货开展期货业务。证券投资业务是以自有资金和依法筹集的资金进行权益类证券、固定收益类证券、证券衍生品以及另类金融产品的投资和交易,获取投资收益等收入。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蓝天投资开展另类投资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股票承销与保荐、挂牌推荐、债券发行与承销、资产重组、兼并收购、改制辅导等服务,获取承销费、保荐费、财务顾问费等收入。资管及投资管理业务主要包括资产管理业务及通过全资子公司巨石创投开展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通过为客户提供相关服务,获取管理费、业绩报酬等收入。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宁夏股权交易中心开展股权托管、挂牌等业务,获取服务费等收入。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8亿元,主要由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利息净收入构成,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51.16%、25.69%、20.01%。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24.81%,主要是自营投资业务收益增加;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9.00%,主要是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49.34%;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9.23%,主要是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减少。公司营业支出7.86亿元,主要由业务及管理费构成,占营业支出比重为93.56%,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长1.54%,主要是职工及折旧摊销等费用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1亿元,同比增长13.65%,在上年同期实现19.73%增幅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1.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

    (1)证券经纪业务。报告期内,A股市场整体呈现持续波动、稳中向好趋势,投资活跃度提升,沪深北交易所股票基金交易量192.25万亿元,同比增长65.73%(数据来源:同花顺),为证券经纪业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受行业竞争激烈、佣金费率下行趋势延续等因素影响,经纪业务发展仍承受较大的压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落实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战略目标,聚焦提升投资研究、资产配置和客户服务等专业能力,进一步扩大客户基础,更好地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一是持续加强业务开拓,筑牢业务发展根基。通过竞赛推动、渠道合作、运营推广等举措全力推动有效客户和重点业务规模增长,同时,强化金融科技赋能,结合差异化营销目标和业务场景,完善客户服务运营体系建设,增强精准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区域理财服务中心对存量客户服务的覆盖面及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和系统功能,促进服务质效提升与客户转化,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围绕机构客户综合化、特色化服务需求,加强技术系统建设,提升交易服务竞争力,明确“标准化零售产品+定制化专属产品”的策略布局,在高净值客户及区域定制产品方面深化探索,丰富机构业务产品体系,推动机构客户综合服务效能实现有效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新开户数量同比增长约23%,股票基金代理交易额约1.13万亿元,同比增长71%。二是践行买方投顾理念,不断完善投顾业务体系。围绕客户需求,紧跟市场行情,持续优化大类资产差异化配置的基金投顾产品体系,做好组合策略优化和稳定运行工作,继续研究储备新的组合策略,同时持续探索证券投顾业务新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资产配置和投资顾问服务。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中国证券报颁发的基金投顾创新案例金牛奖。三是加强市场和产品研究,不断完善金融产品评价和引进机制,进一步扩充金融产品库,以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以客户为中心,持续运行6大“星基荟”策略选基榜单,升级优化3类“星享选”公募优选产品,赋能投资者的产品选择和财富管理,做好社会财富的管理者。截至报告期末,代销各类金融产品超万只,客户非货币基金理财产品保有规模较上年同期末增长26.49%。

    (2)信用交易业务。报告期内,股票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带动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全市场融资融券业务余额1.8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期末增长24.95%,报告期内日均余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20.19%(数据来源:同花顺)。报告期内,公司在融资融券业务方面,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强化全流程风险管控,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加强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服务质效。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出资金余额规模105.24亿元,较上年同期期末增长32.31%,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65%,报告期内实现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2.67亿元。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方面,认真落实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等工作,从严管控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审慎开展新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余额3.68亿元,均为自有资金,较上年同期期末减少0.32亿元,整体履约保障比例494%,报告期内实现利息收入719.36万元。

    (3)期货业务。报告期内,受资本市场阶段性波动影响,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管理价格风险的需求增加,带动期货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全国期货市场当期累计成交额为339.73万亿元,同比增长20.68%(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宁证期货开展期货业务。报告期内,宁证期货积极顺应市场环境变化,持续提升服务和发展质效。一是加强营销开拓,推动客户资产规模增长和客户结构优化,报告期内新开户数同比增长64%,客户日均权益规模27.77亿元,同比增长24%,代理交易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40%;二是强化团队建设,完善系统和流程,加强风险管控,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三是加强“风险管理+产业服务”“保险+期货”及更多“期货+”创新业务模式探索,把握和衔接实体经济需求,业务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2.证券投资业务

    报告期内,A股市场呈现先抑后扬的震荡走势,主要宽基指数实现上涨,但分化加剧,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涨幅分别为2.76%、0.48%和0.53%。债券市场呈现低利率环境下的高波动震荡特征,报告期内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波动的最大幅度约30bp。报告期内,公司在权益类投资方面,加强宏观和市场研判,有效把握市场节奏,强化风险管理,同时加大对长期战略持有为目的的标的以及低估值资产的投资,取得了良好收益。衍生品业务方面,场内业务紧扣结构性机会,审时度势调整策略,场外业务遵循审慎发展原则,坚守服务实体经济与风险管理的功能定位,报告期内通过“保险+期货”业务为上千户“三农”主体提供价格风险管理服务,同时,持续拓展交易对手方和交易品种,优化业务结构、降低交易集中度,综合竞争力实现稳步提升,报告期内投资业绩良好。公司金融衍生品部被授予南京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示范引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固定收益类投资方面,紧密跟踪市场走势,积极捕捉市场波动机会,择机择时波段交易,丰富投资交易策略运用,加强风险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另类投资业务方面,子公司蓝天投资加强走访调研,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股权投资项目落地,同时进一步完善业务布局,为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投资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资本市场支持全面创新的生态加速构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持续优化提升,带动股权融资市场回暖,51家企业完成境内首发上市,募资总额373.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1%和14.96%,股权再融资募资总额7,805.10亿元,同比增长约700%。各类债券产品发行规模4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6.60%,其中公司债及企业债发行规模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4.09%(数据来源:同花顺)。报告期内,公司在股权融资业务方面,继续深化根据地战略,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性作用,依托公司服务实体经济专班和“宁心聚力”专项行动机制,主动服务地方发展战略和产业体系构建,加强对上市公司投行业务需求的挖掘和响应,深耕非上市企业财务顾问等业务,多渠道拓展业务资源,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同时强化业务联动,建立重点企业信息库,深化资源整合,提升全业务链金融综合服务水平。债权融资业务方面,进一步拓宽区域市场空间,在科创债、产业债、民营企业债以及ABS、CMBS等领域加强业务布局,深化产融协同发展,助力企业发行可持续挂钩科创债、金融机构科创债、ABS等产品,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报告期内,公司主承销各类债券产品规模113.66亿元。

    4.资管及投资管理业务

    (1)资产管理业务。报告期内,券商资管业务加快向特色化和专业化方向转型。截至报告期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5.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51.32亿元,其中,集合资管业务规模3.0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1%,占比上升至55.91%,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据来源:中基协)。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锚定财富管理转型方向,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体系,新增“固收+期权”产品及定制类产品,更精准地响应客户多元化场景下的资产配置需求;持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进一步丰富策略研究维度,拓展投资覆盖边界,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同时在场外衍生品、可转债、利率债基、QDII债基等大类资产方面加强探索和布局,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综合投资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报告期内,公司新运作集合资产管理计划6只,单一资产管理计划4只,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145.68亿元。

    (2)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报告期内,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呈现出“募资回暖、投资缩量、退出优化、行业分化”的鲜明特征,在政策引导与市场修复双重驱动下,行业进入结构性回暖阶段。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巨石创投开展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报告期内,巨石创投积极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功能性作用,丰富基金类型,设立了首只早期基金,主要投向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早、小、硬科技”领域,积极践行国资创投的社会责任。投资方面,聚焦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中具备“四新”特性的优质企业,完成数个新质生产力项目投资布局。加强投后项目的跟踪和管理,从严管控投资风险,顺利完成部分项目的退出,业务经营保持稳健态势。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南京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