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博瑞传播(60088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打造成都数字文创新经济重要资本平台”的战略定位,持续围绕“智慧管理、数字文创、现代传媒”业务发展方向深耕,当前业务主要集中在智慧管理、游戏研运、媒体广告、文创金融等领域。主要经营模式如下:
1.智慧管理业务:公司依托自身在软件研发和硬件集成方面的整合能力,以智慧教育和智慧城市为细分赛道,积累了丰富成果和经验。在智慧教育上拥有“教育治理、教学质量提升、素质教育”三大成熟完整的自研产品体系,结合AI、大数据等为基础教育全场景、全角色提供基于大数据深度专业服务的“区域智慧教育整体解决方案、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区校一体化解决方案、(智慧)精准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素质教育整体解决方案”五大解决方案。在智慧城市(园区)上通过推动业务结构优化升级,结合区域实际需求,搭建数字化校园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城市综合治理智慧解决方案等,加大业务拓展和落地,打造更多“智慧教育”“智慧城市”赛道上的标杆范例。
2.数字文创业务:公司数字文创业务包含两部分,一是以文化产权交易为主的文交所业务,二是以游戏研运为主的游戏业务。文交所业务以旗下数字文化资产交易平台为经营主体,以区块链技术提供确权保障,打造文创资源交易平台,推动数字文化产权交易公平化、安全化、智能化,释放文化资产价值。游戏业务以自主研发“侠义道”、“全民主公”、“七雄争霸”等知名IP为题材的网络游戏,产品线覆盖手游、页游及端游。试点探索以弘扬中华文化为特色的IP游戏,并积极推进游戏出海业务,加快海外市场拓展和产品运营,已完成离岸“研发+运营+发行”一体化全流程体系构建,打通游戏出海全业务链条。
3.现代传媒业务:公司以传统户外广告为发展基础,紧跟传播行业结构性变革,大力拓展新媒体业务、广告代理、赛事整合营销等业务。目前经营的媒体有高速大牌、公交车身、门户网站平台、垂类新媒体直播等。为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公司也正在进一步探索传播业务向数字化、流量化、场景化转变和发展,以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数字化赋能创新为驱动,整合国内外优质文创IP及资源,拟通过升级打造国际非遗博览园积极推进演艺、文创活动及赛事营销等业务,打造成都潮流文创消费新地标。
(二)行业情况说明
1.智慧管理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相关政策举措正在逐步为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指明方向、提供保障。中央对城市建设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部署中,“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便是其中之一。未来,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将越发凸显。
同时,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将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完善多模态语料库,推动思政、科学教育、基础学科等垂直领域专题大模型应用,并加速课程、教材、教学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在政策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不少企业纷纷涉足“AI+教育”。在业内看来,“AI+教育”已进入技术红利释放期和生态重构窗口期,教育大模型也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在诸多利好下,“AI+教育”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2.数字文创行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5G、AIGC、云游戏、VR/AR等新兴技术与游戏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游戏的画质和性能,为玩家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游戏体验,进一步给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印发的《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全面部署了2025年数字经济重点工作。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数字文化行业将呈现多元化、融合化、智能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多元化体现在内容形式上,从传统的动漫游戏向影视、音乐、文学、教育等多个领域拓展;融合化则是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智能化借助AI等技术实现内容创作的自动化和个性化推荐;国际化则通过“走出去”提升中国数字文化产品的影响力。
3.现代传媒行业发展情况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报告(2025)》显示,我国广告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经营额突破1.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7.9%,数字广告成为产业发展核心引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户外广告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随着AR/VR/MR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沉浸式体验将在户外广告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博瑞传播董事会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以市场为指引,深度落实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坚定围绕建设“成都数字文创新经济重要资本平台”的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市场赋能、融合发展”的经营理念,全面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5亿元、利润总额1783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0.14%、11.01%;净利润691万元,同比减少19.8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18万元,同比增长6.29%。
(一)文创新地标初见雏形,新消费领域探索更深
报告期内,公司非遗博览园项目进展顺利,通过积极引入多种商业形态,营造消费场景,举办品牌活动,将现有资源充分调动并有效利用。自5月公司正式接手运营非遗博览园后,已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草莓音乐节”等大型游览、演艺活动,活动期间日均接待量达3万人次,暖场效果显著,客群数量与质量均有明显提升,为后期流量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已与新加坡绿柳创意私人有限公司完成落地实施协议签约,双方将携手在非遗博览园打造顶流明星户外演唱会、国际美食街、XR世界等引流项目,进一步提升非遗IP影响力和产业吸附力,通过设计、建设和运营准备,预计明年一季度多个项目将盛大亮相。此外,公司试点参与了演艺项目——“YE上海演唱会”,为后续独立运作商业演艺项目储备经验与资源。
(二)合作共赢开创范式,智慧管理筑牢护城河
报告期内,公司智慧管理业务持续聚焦“AI+”领域,与科大讯飞携手打造智能化教育产品和服务,推动学校试点开展了AI赋能课堂教学,新上线“AI拍照答疑系统”和“AI数字人功能”,开创了智慧教学的新模式;公司打造的“基于推理AI大模型的习题答疑辅学系统的实践应用”智能优教项目入选四川省中小学人工智能应用典型案例。心理健康业务市场培育取得突破,公司现有的“AI+身心安全整体解决方案”获得市场认可,部分试点项目已成功签约。后续,公司将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及信息化项目在更广泛区域内的推广与落地。
(三)传媒业务根基稳固,新媒体运营能力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进程中取得新的突破,成功获取“小红书”综合代理资格,弥补了在互联网头部平台合作方面的短板,有效增强了公司在新媒体项目上的投放能力,并依托丰富的新媒体资源成功拓展了新能源汽车厂商新客户,进一步巩固了媒体阵地资源和矩阵优势。教育垂类新媒体深耕行业资源,持续强化品牌输出能力,推动客户数量与需求实现稳定增长;策划实施了“高考放榜季”等网络直播项目,有效提高红星教育在整合营销领域的品牌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重视IP孵化与运营,构建游戏研运发行新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游戏业务深入推进出海战略,逐步完善产业链体系,构建起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全产业链布局,开发兼具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的精品游戏产品。《全民主公II》国内APP及小程序上半年实现流水1.1亿元,海外市场上半年流水为4804万元,其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首发时登顶iOS免费榜第一。新游戏产品《我叫MT:口袋守卫战》获评2025年麒麟杯“最受欢迎网络游戏”。
(五)文创平台持续优化,交易量与覆盖业态逐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旗下文创交易平台持续发力,重点推进了包括“蛟龙”文化出海平台、“文采汇”平台、“红星智媒”平台等项目的运营,做大业务增量。截至6月底,“蛟龙”文化出海平台交易量超过17亿元,日均发车量已提升至34车。新文创业态交易平台逐步开发上线,影视(数字文娱)在线交易平台、国潮市集交易平台等已上线运营,业务增量逐步释放。数字展陈项目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六)多元业务数字化转型加速,夯实服务主业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旗下多元业务稳定发展,增强了内生动力,为公司孵化新业务提供了业绩支撑。小贷业务立足本地市场,着力推动个人抵押类小微业务的稳定发展和区域平台企业贷款类业务规模的扩大,贷款规模同比增加8400万元,逾期贷款回收1811万元,实现了经营与风险的平衡发展。楼宇租赁业务着力提升项目竞争优势、增强客户粘性,持续强化“区域高品质生态甲级写字楼”的定位,出租率维持在75%以上。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