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2日收盘,佳禾食品(605300)报收于14.13元,下跌0.14%,换手率0.84%,成交量3.36万手,成交额4756.67万元。
资金流向
9月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0.37万元,占总成交额1.27%;游资资金净流出301.42万元,占总成交额6.34%;散户资金净流入241.05万元,占总成交额5.07%。
9月2日业绩说明会
问:公司是否有考虑向股东发咖啡豆产品?在淘宝店看到公司的产品,感觉性价比不高,能否做一个跟辛鹿一样的守门员产品?就是30到40元一磅左右,比它便宜的,品质没它好。再就是咖啡豆产品种类不够多,选择太少,中浅烘没有,是否考虑增加种类。
答:公司确在积极布局C端咖啡业务,并推出浓缩咖啡液、精品咖啡豆、风味咖啡粉、冻干咖啡、即饮咖啡等产品。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定价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针对咖啡豆种类不足问题,公司正拓展浅、中、深烘焙产品线,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问:请董秘介绍公司2025年中报的基本情况。
答: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1.85亿元,同比增长10.43%;归母净利润1,243.28万元,同比下降82%;扣非后净利润240万元,同比下降96%。业绩分化主要因植脂末核心原料价格阶段性上涨及咖啡业务与C端渠道投入加大。上半年整体毛利率12.39%,同比降低5.46个百分点,Q1为12.02%,上半年回升至12.39%,成本控制初见成效,但低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拉低整体水平。
问:公司其他业务上半年收入76亿,同比增长40%,占总营收15%左右,该板块包含哪些产品?未来如何展望?
答:其他业务主要包括牛油果、乳制品、干酪等进口贸易类产品,增长源于进口贸易扩张。该业务响应茶饮行业向综合性连锁转型趋势,通过供应进口原材料深化客户绑定。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适配行业需求的进口原材料产品。
问:外卖大战对公司订单是否有明显催化作用?分业务看,咖啡和植脂末业务哪个受益更明显?
答:咖啡业务5-6月订单同比增长超50%,客户增量显著;7-8月增长放缓但仍稳步提升,外卖大战留存客户为后续增长提供支撑。茶饮业务自6月底起订单增加,7月效应明显,8月趋缓;参与客户以低价产品为主,呈现增收不增利。
问:Q2连锁客户恢复增长的主要支撑是什么?
答:连锁客户增长主要受益于茶饮连锁化率Q2超65%,头部客户持续开店,小连锁生存空间受挤压;咖啡业务同样由头部品牌带动,规模化优势显著。
问:公司2025年上半年C端业务增长显著,其主要产品、渠道策略及线下推广动作是怎样的?
答:C端业务同比增长翻一番,核心产品为咖啡,辅以牛乳茶和燕麦奶。渠道策略为线上线下并进:线上通过抖音、天猫、京东运营,营销费用因平台成本高而上升;线下通过临时渠道、K、CVS、O2O等,采用直营与经销结合模式,覆盖网点超6万家。品类分布上,线下主推牛乳茶与燕麦奶,线上以咖啡为主。
问:公司推出的水果原浆系列产品,其目标客户群体是与粉末油脂的茶饮客户重叠,还是会开拓餐饮、火锅等新客户?
答:水果原浆系列设计适配餐饮终端使用场景,旨在帮助经销商拓宽客户群体,实现渠道多元化,重点拓展餐饮连锁客户。
问:咖啡豆原料成本是否会有较大波动?
答:受拉尼娜天气影响,巴西、越南、埃塞俄比亚和哥伦比亚等主产区产量下降,叠加美国拟对巴西咖啡征收关税,短期推高价格。预计下半年咖啡豆价格将震荡上行,主基调为上涨,具体企稳时间需观察期货市场库存变化。
问:公司海外市场的出海战略和规划以及今年是否有设定目标?
答:海外市场为公司突破国内竞争的重要方向,重点拓展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等人口基数大、消费增长快、年轻人偏好茶饮咖啡的国家。产品线从植物油脂延伸至咖啡、糖浆、植物基饮品。
问:海外销售的业务合作模式是怎样的?是直接与海外连锁品牌谈合作、以经销模式合作,还是跟随国内合作品牌顺带销售到国外?
答:海外销售模式有两种:一是配合国内品牌出海,作为其供应链支持,利用公司在东南亚已有的合规供应链进行配送;二是通过海外团队及经销商与当地客户合作,覆盖本地餐饮或工业客户。两种模式并行。
问:咖啡业务下半年的规划及增长情况如何?
答:下半年聚焦市场拓展,把握行业高增长机遇,提升营收份额,通过规模化缓解费用压力。精品化客户储备增多,渠道突破带来增量,例如与盒马合作全咖啡品类供应,已成为其咖啡品类最大供应商。
问:目前咖啡行业竞争格局如何?供应链和品牌端分别有什么变化?是否看到份额持续升及小厂倒闭或转行的情况?
答:供应链方面,中小厂家因原料涨价和供应能力不足出现关厂现象,部分大客户转向公司合作,体现公司供应链稳定性优势。品牌端呈现“强者恒强”,头部品牌持续扩张,中小品牌多处于观望或收缩状态。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