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2日收盘,中国外运(601598)报收于5.69元,上涨0.53%,换手率0.36%,成交量18.81万手,成交额1.07亿元。
资金流向
9月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2.16万元,占总成交额1.33%;游资资金净流入618.43万元,占总成交额5.79%;散户资金净流出760.6万元,占总成交额7.12%。
8月27日公司通过定期报告说明会回应投资者关切。自2003年港股上市以来,公司保持稳定派息,2024年全年派息率达55.2%。2025年上半年现金派息率近54%,若计入股份回购金额,综合派息率达76.7%。拟出售路凯国际25%股权事项若于下半年完成,将带来近18亿元税前利润,增厚2025年业绩。公司将结合资本开支与并购计划统筹派息安排。
面对海运、空运运价承压,公司通过调整空运可控运力航线布局、加强集中采购与商机统筹、推进低效业务治理等措施实现成本管控。
中外运敦豪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约39%,主要受关税政策变动、成本上升及汇率波动影响。此前两年空运市场处于非常态高景气,当前正回归常态。公司将在市场开发、采购优化与国际网络合作方面持续降本,预计经营将逐步企稳。
下半年空运市场有望随圣诞季、“双十一”及“黑五”等旺季到来而恢复,但恢复程度取决于后续政策与需求变化。公司上半年定班货运包机等固定运力仍实现同比增长。
海运代理业务单箱分部利润同比保持稳定,优于2024年全年水平,主要得益于数字化转型与集约化运营推动多环节业务占比提升。长期公司将通过延长服务链条、压降低效业务提升单箱利润。
中国企业出海正由制造出海转向品牌与产业出海,客户在东南亚、欧洲、拉美等地布局增多,带动公司海外服务能力提升。公司将持续增强端到端服务能力与属地化运营水平。
上半年其他收益同比下降约3亿元,主要因班列业务量同比下降24.6%导致相关财政补贴减少。补贴包括包机、国际班列及网络货运平台等,金额取决于政策与业务开展情况。
合同物流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国内仓库空置率上升,租金承压,新签协议价格下滑而部分成本刚性,业务持续承压。行业复苏依赖国内有效需求恢复速度。
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聚焦全网运营体系建设:完善数字化指标体系,推广CRM系统,升级需求归集方案;建设产品与报价管理系统,已上架数十个通道及原子级产品,打通销售至结算全流程;推动采购能力提升,实现从“分散管理资产”向“集约运营资源”转变。
与小马智行合资公司已实现自动驾驶高速干线商业运营里程突破300万公里,覆盖京津塘高速等线路,并拓展至码头运输场景。
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于2025年7月29日上市,入池资产位于昆山、无锡、金华、天津、成都,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截至半年报时点,确认投资收益4.4亿元,对净利润影响为3.7亿元。
船舶代理业务收入下滑68%但分部利润稳定,系公司主动优化业务与客户结构、治理低效业务所致。
海运代理业务流向中亚洲占比最大且略有提升,欧洲与美国占比均略有下降。公司观察到海外子公司第三国业务有所增加,反映产业转移趋势。
公司重点关注东南亚、中东非及欧洲等产业转移密集区域的并购机会。已在东南亚实现网点全覆盖,未来将加大布局;在欧洲强化海外仓建设,通过自建、收购或合作方式完善资源网络,提升属地运营能力。
中国外运于2024年10月17日披露A股股份回购方案,经2024年11月15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拟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用于减少注册资本,回购期限为股东大会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资金总额不低于27,100万元且不超过54,200万元,回购价格不高于7.43元/股。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A股股份88,254,536股,占总股本1.21%,支付总金额448,336,545.94元(不含交易费用),回购价格区间为4.67元/股至5.32元/股。本次回购符合相关规定及方案要求,公司将继续推进回购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