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汉鑫科技(83709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一)主营业务
公司是信息技术领域专业服务商,专注于为政企客户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包括系统设计、系统开发、设备选型采购、实施调试以及运营维护等。业务领域涵盖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慧城市三大领域。
智能制造领域,基于精益生产理念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工业企业提供全面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生产运营各环节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
依托工业数据AI分析平台和工业视觉AI开发平台,研发了“AI+工业视觉”、“AI+数字工厂”两类基于客户场景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在自有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打造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汉工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联合生态伙伴共同构建“AI+X”产业赋能生态,实现“AI+工业”在各行业领域的产业落地。目前已服务于流程化工、高端装备、食品药品、汽车及零部件、3C电子、金属冶炼六大行业千余家客户。
智能驾驶领域,基于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开发了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平台、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平台、自动驾驶算法系统以及车路协同智能终端等全栈产品矩阵,面向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城市车联网运营商、园区港口矿山等企事业单位,提供自动驾驶车辆改装、园区物流管理、精准公交、自主召泊车、智慧隧道巡检、数字教学仿真等应用解决方案,实现“人、车、路、网、云”全域数字化协同,提升车辆自动驾驶能力与道路通行效率,强化交通安全管理,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化落地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
智慧城市领域,公司深耕智慧城市领域20余年,积累沉淀了大量的业务及技术经验,目前已形成涵盖业务应用平台、场景解决方案、信创适配方案等的数字化转型能力,在算力基础设施、政务、教育、医疗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咨询规划、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系统实施、开发调试、运行维护为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为党政机关提供国产自主可控的信息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信创行业应用系统的软件开发及适配业务。
(二)主要产品和服务
1、智能制造领域
(1)“AI+工业视觉”
“AI+工业视觉”解决方案是基于先进视觉技术,以深度学习为核心技术引擎,应用机械、工业自动化、大模型等技术,综合考虑工业企业的环境、目标、成本、效果等要求,在工业企业生产各环节,以智能设备替代人工,提供精细检测、精准测量、精确定位、高效识别等智造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帮助工业企业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打造核心竞争力。
为满足工业企业多样化的需求,持续降低交付成本、提升交付效率,汉鑫科技自主研发了工业视觉AI开发平台(HiVision)。平台以众多行业开源算法库为基础,积累了千余个自研项目算法库,并根据工业视觉独特应用场景要求,整合了视觉算法开发所需的工具集和开发环境,在提高项目质量同时,实现项目快速交付。未来汉鑫科技将持续推动“AI+工业视觉”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深度应用,为细分领域工业CV大模型研发奠定基础。
(2)“AI+数字工厂”
“AI+数字工厂”解决方案,以汉鑫工业物联网平台(HiIOT)、工业数据AI分析平台(HiData)和工业APP开发平台(HiCode)为底座,按照ISA-95和ISO-62264国际标准打造了智能运营管理平台(HiMOM),实现订单管理、智慧排产、智慧调度、制造执行管理、质量管理、仓储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等生产运营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管理。围绕工业企业运营管理痛点,依托工业数据AI分析平台,打造工艺、质量、设备、能源等大数据集,通过内嵌的AI算法,对非线性、强耦合的数据集进行数据挖掘和关联分析,孵化了“AI+配方优选”、“AI+工艺优化”、“AI+能耗优化”等8大应用场景。“AI+数字工厂”解决方案帮助工业企业实现了全要素、全业务、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提升了工业企业利用数据进行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从而帮助企业持续优化经营绩效。
2、智能驾驶领域
(1)云边一体化开发平台
云边一体化开发平台采用1+N+X架构体系,提供核心通用能力、行业定制化扩展能力和场景化应用扩展能力。
平台基于1个核心通用能力模块,提供全局性的技术支持和资源管理;N个领域扩展能力模块,专注于不同领域的特定需求,确保平台能够快速适应和响应各行业的应用场景;X个场景化扩展能力模块,进一步满足复杂和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平台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支持集群部署、标准部署或轻量化部署等多种方式。
(2)智能网联云控平台
智能网联云控平台,包括云控基础平台和云控应用平台两部分。
云控基础平台:应用物联网和车联网技术,实现海量路侧设备和车端数据的高效接入与管理,提供高精交通数据。平台为交通运行管理和智能化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实时监控和分析交通状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云控应用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实现交通异常检测、交通拥堵监测、车辆出行规律分析、驾驶行为分析等功能,支持交通信号控制、V2X安全出行、公交优先通行、网联车辆运营管理等多种场景应用。
(3)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平台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平台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应用管理等模块组成。
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和处理,实时获取智能网联汽车的行驶数据和车辆信息,包括车辆位置、速度、行驶路线、车辆健康状况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发现行驶中的异常情况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管理。同时可实现与其他平台的数据共享和交互,配合相关管理部门开展交通违法处理、事故调查、责任认定、原因分析等工作,共同构建智慧交通管理体系。
(4)边缘计算单元
边缘计算单元实时处理雷达、视频等设备的多源感知数据,通过内置算法实现数据的本地化处理与分析,提供实时交通状况监测、车辆行为分析、路况预警等功能,有效减少云端计算压力和网络延时,可应用于实时交通信号控制、动态路径规划、事故检测与响应、智能停车管理等场景。
(5)自动驾驶车辆改装解决方案
自动驾驶车辆改装解决方案是为具备线控底盘的新能源车,配置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安装自动驾驶算法系统,增加激光雷达、摄像头等感知设备,实现电控车辆自动驾驶功能。面向矿山矿卡、港口集卡、配送车、清扫车、巡检车等应用需求,通过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决策控制等算法优化,实现特定领域自动驾驶应用,并与智能网联云控平台、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平台数据协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协同式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6)精准公交解决方案
精准公交解决方案利用智能网联技术对城市公交车辆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公共交通车辆的行驶安全和通行效率。通过车端智能设备与路侧智能设备进行信息感知与共享,实现智慧公交的车、路、云一体化协同与管理,将公交车辆的实时位置、速度、载客信息等数据与路侧设备及其他网联车辆进行信息交互,可实现公交优先通行,提升公交准时准点率,提高公众绿色出行和低碳出行数量,为城市碳达峰和碳中和做出贡献。
(7)自主召泊车解决方案
自主召泊车解决方案利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视觉分析等技术,实现人、车、路、场、云的协同和交互,提高车位利用率和停车效率,优化停车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可为停车场运营商、物业管理公司、城市规划者和车辆制造商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管理工具,帮助用户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停车管理。
(8)智慧隧道巡检解决方案
智慧隧道巡检解决方案面向交通管理、隧道养护、应急救援等场景,提供隧道智慧交通警察系统、隧道智慧巡检管理系统和隧道智慧应急管理系统产品。隧道智慧交通警察系统通过雷达、摄像机、巡检机器人等设备,感知隧道内车道级精准交通数据,对隧道拥堵、交通违章等进行秒级预警,对异常事件快速处置,保障隧道交通安全,提升通行效率。隧道智慧巡检管理系统对隧道路况、环境、设备设施进行24小时无死角巡检,发现异常即时预警,异常事件快速处置,提高隧道整体管养能力。隧道智慧应急管理系统对隧道内的重大突发事件实现秒级预警,并联动设施设备进行现场疏散及控制,在事故发生初期降低事故影响,减少二次事故发生及人员伤亡。
(9)数字教学仿真解决方案
数字教学仿真解决方案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场景相结合,通过智能座舱、底盘线控等装调设备,采用微型测试场、实景沙盘、数字孪生、虚拟仿真操作、数字人教师等创新实训模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智能网联知识以及各类设备系统安装测试技能,实现教、学、训、考、评五维一体,创新职教产教融合方式,培养实践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3、智慧城市领域
公司通过软件的开发服务、硬件的安装集成,对业务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可视化,帮助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相关部门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服务能力。
(1)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模型在各行业的推广,各省、地市分别建设算力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算力底座。区域算力中心的建设将为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提供大规模的普惠AI算力,加速推进海量数据和各行业领域模型训练过程,提升模型精度,加速人工智能算法创新及应用进程。公司可为客户提供算力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算力运营维护和相关应用(智能计算、大数据分析、算法模型迁移搭建等)方面的定制化服务。
(2)数字政府
数字政府业务致力于推进各级政府治理体系和服务的数字化,实现互联化、智能化、开放化的政府运营,形成“用数据对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治理模式。产品服务主要包括政务信息化、指挥中心、城市大脑等的建设及运营。
(3)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业务是将校园内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软硬件集成,实现校园的全面信息化。公司在智慧校园领域主要提供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平台、汽车智能技术实训室、校园车路协同微型测试场、远程驾驶仿真系统、数字人教学等解决方案,实现教学理论和操作实践的有机结合,为解决行业蓝领人才缺口提供有力的人才培养支撑。
(4)信创服务
该类业务系为客户提供自主可控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基于国有知识产权的芯片及操作系统,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场景,为客户提供应用软件国产化适配服务及产品,构建自主可控的业务系统,实现功能和服务的国产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聚焦在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服务的业务主线,通过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驾驶三大业务,专注于为政企客户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1、公司财务状况
(1)公司资产总额为642862354.78元,比上年度末减少6.92%;负债总额268615570.61元,比上年度末减少9.08%;资产负债率41.78%;净资产总额374246784.17元,比上年度末减少5.31%。
(2)公司经营成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846253.81元,同比减少47.09%;营业成本48188152.01元,同比减少41.50%;净利润-17919099.34元,同比减少468.84%。
(3)现金流量情况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723985.37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4229.23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1733095.63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9391710.88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99457081.00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6947481.65元。
2、业务拓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顺应经济环境和行业的发展态势,及时调整业务重心,持续推进核心业务的战略布局,为公司持续的业务转型和发展打好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846253.81元,毛利率24.52%。
智慧城市业务收入主要是信创、教育领域市场订单。受到客户资金支付能力的影响,公司在跟进的算力建设及运营的潜在订单处于暂缓状态,客户侧需求下降,报告期内智慧城市业务实现营收59102892.17元,占比92.57%。
智能制造业务受到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质检专机系列二代产品推广未及预期,单体千万规模的潜在订单尚在跟进中,报告期内实现营收4721173.54元,主要是AI+数字工厂业务订单,占比7.39%。
智能驾驶业务领域,目前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尚处在引领示范阶段,该领域订单存在一定波动,公司在跟进潜在订单尚在推进中,报告期内尚未实现收入。公司积极拓展特种车辆自动驾驶应用等新业务领域,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工业园区/港区物流接驳、无人清扫等应用场景落地。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约9000万元,其中智能驾驶业务约5000万元,智能制造业务约1800万元。
(二)行业情况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持续推进。2025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进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发挥我国优势推动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形成创新与应用的良性循环;要求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要示范引领,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安全能力水平,构建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治理格局。
山东省出台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15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从聚焦策源引领,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聚焦关键环节,强化核心要素供给;聚焦重点领域,深化拓展赋能应用;聚焦协同发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聚焦激励相容,加大要素资源保障五个方面,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提供系统化政策支撑。2025年6月6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提出到2027年,培育20个服务垂直行业的基础级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50个以上可复制推广的标杆应用场景等目标;围绕加速赋能重点产业、培育生活领域新型消费热点等方面明确重点任务,推动人工智能在多领域应用。
公司围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业务产品包括工业AI产品及解决方案、交通AI产品及解决方案、数字城市解决方案及建设。在当前人工智能产业相关的政策支持下,公司将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领域持续发力。
1、智能制造领域
2025年4月19日,工信部依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的任务要求,发布了《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用于指导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攻关、智能制造标准研制应用等相关工作,助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山东省做为工业大省,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推进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2025年1月26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全省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94%的目标,通过完善工业互联网功能体系等举措助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开展了2025年度“工赋百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项目申报暨数字化供应链试点工作,围绕技术赋能、链式转型、载体赋能三类方向布局任务,涉及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5G工厂等多个细分领域。
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一个逐步和长期的建设过程,为公司智能制造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智能驾驶领域
2025年是中国乘用车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元年。2025年3月,工信部有条件批准L3准入,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已开放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测试,处在“试点先行”的阶段。在技术实现层面,依赖端到端大模型提升复杂场景泛化能力、车路协同基建弥补单车智能盲区、算力能力等进一步提升;在社会管理层面,需要通过数据积累与政策制度协同实现从示范应用到全面商业化的跨越。单车智能的发展将积极地促进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的步伐。
山东省济南市入选全国20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推动了山东省智能网联产业的发展。2025年2月,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力争全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50万辆,整零协同产业体系基本完善,智能网联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提出在智能驾驶领域,重点发展高精度定位导航、复杂环境动态避障等场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在“人工智能+出行”方面,布局建设智慧交通系统等,开展无人配送、无人出租、智慧公交等应用场景试点,全面推进“出行即服务”模式。
这为公司智能驾驶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
3、智慧城市领域
2025年4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聚焦智能化市政设施、智慧交通、数据安全等领域,提出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新建设施同步部署物联设备,老旧设施逐步实现实时监测与模拟仿真推;动“5G+车联网”协同发展,加快道路智能感知系统布设,提升车路协同水平,构建城市运行智能中枢,整合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等全领域数据,实现“一网统管”和应急快速响应。
2025年4月3日,国家数据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支持城市开展可信数据空间试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资源体系,围绕智慧交通、能源调控等场景开发数据产品;建立数据安全可信流通机制,通过动态数据价值评估和收益分配,激发数据要素价值共创;试点期为两年,目标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上述政策的推出为“一网通管”和信创业务的发展带来契机。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