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太钢不锈(000825)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2 16:47:5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太钢不锈(00082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

    公司拥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配套设施,主要从事不锈钢及其它钢材、钢坯、钢锭、黑色金属、铁合金、金属制品的生产、销售;钢铁生产所需原辅材料的国内贸易和进出口等业务。

    (二)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有不锈钢、冷轧硅钢、碳钢热轧卷板、火车轮轴钢、合金模具钢等。电磁纯铁、超纯铁素体、双相钢、高碳马氏体、无磁钢、铁路客货车用钢、火车轮轴钢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公司坚持以新制胜,重点产品批量应用于石油、化工、造船、集装箱、铁路、汽车、城市轻轨、大型电站等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软态不锈钢精密箔材(手撕钢)、笔尖钢、高锰高氮不锈钢等新产品为我国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公司所处行业形势及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1、钢铁行业形势

    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供给需求双降,因国家宏观调控利好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碳钢热轧卷板盈利能力改善,钢铁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有所提升,不锈钢受到购销两端挤压盈利能力减弱。

    我国钢铁供给小幅减少,不锈钢供给增速放缓。2025年1-6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5.15亿吨,同比下降3.0%,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累计生产粗钢4.23亿吨,累计同比下降1.0%。中钢协不锈钢分会统计数据,2025年1-6月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2017万吨,同比增长99万吨,增幅5.2%,增速比上年放缓0.68个百分点。

    我国钢材需求总量下降,钢铁企业盈利水平改善。房地产行业投资同比大幅下降对国内钢材需求影响较大,总体看国内钢材需求总量在下降。分行业看,房地产投资继续惯性下降,基建投资小幅增长,民用钢质船舶完工量增速放缓和集装箱产量下降。出口方面,我国不锈钢制品出口量和家用洗衣机产量同比增速放缓,燃油汽车、电梯、工业锅炉和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等工业产品产量同比下降。2025年1-6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7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3%;平均销售利润率1.97%,同比增长0.87个百分点,钢铁企业盈利水平改善。

    碳钢热轧卷板盈利能力改善,不锈钢盈利能力减弱。2025年1-6月,碳钢热轧卷板均价同比下跌14.5%;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均值同比下跌14.4%;柳林焦煤均价同比下跌41.8%;碳钢原料成本降幅高于产品,盈利能力小幅改善。2025年1-6月,不锈钢304冷板均价同比下跌4.0%,304热卷均价同比下跌5.3%,430冷板均价同比下跌4.7%;高镍铁均价同比上涨2.1%;不锈钢主要原料价格上涨,但产品价格下跌,购销价差进一步受到挤压盈利能力减弱。

    2、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公司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以不锈钢产品为主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形成了以板带型线管全系列、超厚超宽超薄极限规格不锈钢、冷轧硅钢、高强韧系列钢材为主的高效节能长寿型钢铁产品集群,品种、质量、研发、节能、环保、服务等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多个品种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四)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公司坚持“四化”发展方向、“四有”经营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高精尖特产品研发力度,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和能力建设,不断拓展算账经营的深度广度,推进精益运营和整合协同,内涵式效率持续提升,经营业绩实现提升。

    1、深化科技创新,产品与技术研发实现新突破。

    瞄准全球不锈钢产品与技术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下游行业用钢新需求,发挥全流程不锈钢生产工艺优势,全力推动前沿产品、“卡脖子”使命类材料和重点领域迭代升级用钢精品的研发,大力拓展产品应用新领域,实现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手撕钢”产品高温超导基材用精密箔材和掩膜版用精密箔材首发,实现了我们国家此类材料的国产化。全球首发海上光伏支架用不锈钢,引领了光伏支架产业用材料的升级换代,为降低光伏支架全生命周期成本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攻克不锈钢特厚板机械性能控制难题,完成向某国际重大能源项目的特厚板批量交付,其中单板最大厚度达150mm、极限单重28吨,创下全球同类型产品交付规模新纪录。自主研发的不锈钢轧制复合板应用于国铁集团首批新型敞车,是该材料继在自备敞车、漏斗车领域实现全球首发首用后的又一突破性进展。

    2、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与能力建设,市场开发取得新成效。

    深化产销研一体化实体化运营机制建设,促进从研发到制造到市场的全流程无界面贯通,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提升市场和客户响应速度,独有领先产品、高盈利产品和战略产品销量占比超过60%。加强品牌建设,举办“手撕钢”产品品牌、首发产品发布暨不锈精密带钢产品推介会,进一步提升“手撕钢”品牌影响力,推动“手撕钢”产品走向世界。强化渠道建设,推进“区域公司(区域总部)+分支机构(子公司/办事处)”的营销组织布局,围绕质量、成本、交付、品种、服务等关键要素,加强重点用户走访,跟踪解决客户诉求,提升终端服务能力。积极应对频繁的产品国际贸易摩擦以及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加强国际市场渠道建设,深化与国际客户的合作,积极开发“一带一路”沿海国家地区和其他新兴市场,出口量占比总体维持稳定。

    3、深化改革和整合协同,内涵式效率与价值创造水平实现新提升。

    扎实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优化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推进基地间人力资源流转,畅通员工退出渠道,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预定目标。推进内涵式效率提升,打造集约化生产模式,太原基地铁前一体化、炼钢厂整合落地。坚持以效益和效率为前提组织生产、配置资源,围绕提升吨钢盈利,全面改善全体系运营管理效率和质量,铁前降本和铁后盈利进步明显。全体系推进“一总部多基地”间的业务协同,项目化推进整合协同,价值创造水平实现新提升。

    4、深化绿色化数智化发展,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推进太原基地焦化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及评估监测,开展煤电机组深度治理,持续巩固超低排放A级企业绩效。完成太钢鑫海公司有组织排放改造和无组织排放改造。落实“一泓清水入黄河”要求,太原基地实施废水提标改造,推进焦化酚氰废水零排放、污水提质改造和膜处理废水循环利用深度治理等项目。推进“无废集团”建设,实施中和污泥源头减量、含锌尘泥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助力“无废城市”建设。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光伏项目建设,加大绿电采购利用比例,挖掘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性节能低碳技术,太原基地高炉煤气捕集CO2项目、天津天管公司光伏发电项目等工程项目完工投运,太原基地300MW2#机组低碳节能改造、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太钢鑫海公司炼钢余热蒸汽回收等节能降碳项目均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序推进“双碳”工作,适应钢铁行业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要求,加强碳排放数据管理与应用,开展碳履约相关工作,谋划碳资产管理,积极探索不锈钢低碳发展技术路径,做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的引领者。提升智慧制造应用能力,以“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为指导思想,推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化技术的应用,产线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实现新提升。

    5、全方位防控风险,保持了稳健运营。

    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与闭环管理,推动法务、审计、财务、风控大合规体系建设,强化业务全过程风险监管,确保了稳健运营。强化现金流管理,大力压减负债和两金规模,提升资金效率,两金占用和周转天数逐月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实得应得比超过100%。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区域安全责任、专业安全管理责任落实,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现场,健全完善权责清晰、协同发力、系统集成、规范高效的安全生产常态化监管体系,完善隐患排查管理机制,动真碰硬推进事故隐患清零,安全生产稳定受控。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科技创新实力雄厚

    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不锈钢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创新平台,拥有不锈钢行业一流的科研技术人才队伍和健全完善的SBU(战略业务单元)、PET(产品拓展团队)管理体系,建立起了“揭榜挂帅”机制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风险抵押机制,形成800多项以不锈钢为主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专有技术,主持或参与完成我国超过70%的不锈钢板带类产品标准。

    (二)品种品牌优势明显

    公司坚持“四个面向”,发挥科技创新和全流程不锈钢生产工艺等能力与优势,持续加大首发产品研发力度,形成了以不锈钢、冷轧硅钢、高强韧系列钢材为主的高效节能长寿型钢铁产品集群,不锈钢产品涵盖板带型线管全系列、超宽超厚超薄极限规格,笔尖钢、手撕钢、铁路用钢、双相不锈钢、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硅钢等高精尖产品享誉国内外,构建起了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引领行业产品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满足下游行业迭代升级用钢需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绿色低碳发展水平领先

    公司高标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在成为全国首批全流程超低排放A级企业的基础上,持续致力于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完成高炉热风炉、热轧加热炉等烟气排放深度治理,环境绩效优于环保A级。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与资源循环利用,获评“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工序/设备”。研发应用节能低碳新工艺新技术,打造出钢铁冶炼CO2捕集+CO2转炉顶底复吹能源化高效利用+CO高含量尾气再利用技术路线。建成不锈钢行业首个双碳智慧信息管理平台,集成覆盖生产全流程的碳数据追踪、碳足迹评价等六大功能模块,实现了碳排放精准核算及多场景动态模拟,满足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际合规要求及用户对产品碳信息数据的需求。加强低碳品牌建设,完成三类低碳不锈钢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认证和7份不锈钢产品环境声明(EPD),为客户选择低碳材料提供了可靠依据。

    (四)智慧制造赋能提效

    公司构建起了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智慧制造体系和数字化经营管控体系,实现了从原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6%,设备远程运维系统对1.9万余台设备实现24小时监控,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专项工程,精益制造能力持续提高;推进AI技术与钢铁制造的深度融合,自主研发的“AI智慧炼钢助手”系统,构建起了“数字孪生驾驶舱”,实现智能风险预警、动态工艺优化和知识图谱应用;利用AI大模型优化排产,建立订单分类分级体系,战略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0%;推进产业链生态融合,与战略客户实现产品数字交付;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应用创新,实施“工业大脑”攻关项目,推进数模建设,实现数据价值、资源协同、生产效率、经营决策、商业模式等的多重突破,智慧制造由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化集成化。

    (五)协同效益凸显

    公司科学确定太原本部、太钢鑫海公司、天津天管公司三大生产基地的定位分工,持续深化“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研发、统一制造管控、统一财务、统一数据标准”的具有不锈钢专业特色的“一总部多基地”管理模式与体系建设,推进研发、采购、制造、营销的集中管控与一体化运营,促进资源能力的高效协同与充分共享,整合协同效应持续显现,运营效率和价值创造水平显著提高,高效响应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价值创造的能力与水平持续提升。

    (六)资源保障坚实有力

    太钢集团具有年产1300万吨铁精矿粉生产能力,铁矿石、冶金辅料具备“自给自足”能力,在镍、铬、煤炭等资源方面与业内领军企业缔结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为公司钢铁生产提供可靠、稳定的资源保障。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钢不锈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